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97篇 |
免费 | 2273篇 |
国内免费 | 2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8篇 |
废物处理 | 51篇 |
环保管理 | 1388篇 |
综合类 | 4531篇 |
基础理论 | 660篇 |
污染及防治 | 614篇 |
评价与监测 | 1071篇 |
社会与环境 | 203篇 |
灾害及防治 | 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7篇 |
2024年 | 251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407篇 |
2021年 | 395篇 |
2020年 | 434篇 |
2019年 | 311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295篇 |
2016年 | 332篇 |
2015年 | 377篇 |
2014年 | 415篇 |
2013年 | 403篇 |
2012年 | 396篇 |
2011年 | 500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360篇 |
2007年 | 385篇 |
2006年 | 293篇 |
2005年 | 257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91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11篇 |
1973年 | 5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使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自动采样系统(ACCU)在上海吴淞工业区进行冬季3个月8个不同风向的PM10采样;使用质子激发X荧光发射方法(PIXE)测定颗粒物中18个无机元素浓度.结果发现,8个风向的质量浓度分布取决于不同方位的大气质量状况.将大气颗粒物中的元素浓度作为环境污染指纹,8个方位的无机元素浓度分布与采样点周围的居民住宅、道路交通和工矿企业的排放密切相关,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确定排放源的范围和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ACCU采样系统和PIXE分析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为大气污染溯源、治理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2.
陆域氮通量输入是河口氮负荷的首要来源,引发富营养化和低氧等生态环境问题,系统识别入海河流的氮来源是河口氮管控的前提. 基于对环渤海辽宁省、河北省的12条入海河流179个点位的氮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识别了河流的硝酸盐来源,并结合稳定同位素(SIAR)模型定量计算各污染源对河流硝酸盐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研究区硝酸盐的转化主要以硝化作用为主. 对12条河流,动物粪便及污水的贡献率范围为13.9%~90.1%,土壤氮的贡献率范围为4.3%~54.0%. 此外,沧州市廖家洼河、宣惠河和南排河的农业化肥贡献率较高,为25.2%~64.4%. 总体而言,这12条河流的氮通量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且不同河流的硝酸盐主要来源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的氮污染源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583.
兰州冬季大气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WRF(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气象数据驱动HYSPLIT_4.9(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模式),结合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和CWT(权重浓度轨迹分析)模拟研究复杂地形下兰州城市尺度大气污染物局地输送特征、潜在源区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2002—2008年影响兰州城区冬季12月空气质量的轨迹可分为5类,输送类型可分为城区内输送和城区外输送. 第1、3类轨迹出现频率均大于20%且污染轨迹出现频率均大于38%,是污染物的主要输送路径,对应潜在源区为兰州城关区东北部和榆中县东部,这2个源区对ρ(PM10)的影响最大,对ρ(SO2)的影响最小,对ρ(PM10)、ρ(SO2)和ρ(NO2)的贡献分别超过200、80和60 μg/m3. 来自榆中县的第4类轨迹和兰州西固区的第5类轨迹易造成大气重污染,而来自皋兰县的第2类轨迹属于清洁轨迹. 兰州冬季污染既受局地输送的影响,也与地面天气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4.
585.
贵州典型酸雨城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采集了贵州省典型酸雨城市—都匀市的大气降水,分析了其中pH、阴阳离子及重金属元素等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都匀市降水存在一定酸化现象,40.4%降水样品pH5.6。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80.7μmol/L、50.7μmol/L,SO42-/NO3-值为1.44~15.62,降水属于硫酸-硝酸混合型。阳离子以NH4+是最主要的,平均值为129.8μmol/L,占无机阳离子总量的50.8%。降水中重金属元素(Cu、Zn、As、Cd、Pb、Cr)含量较低,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Hg的含量偏高。降水中总离子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中化学组分以CaSO4、MgSO4、NH4SO4、Ca(NO3)2等为主。Ca2+与Mg2+主要来自陆源性颗粒物,NO3-、SO42-、F-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及金属冶炼,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燃煤以及人为活动污染。 相似文献
586.
分析不同材料屋面径流污染负荷特性,对于提高城市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精度和确定初期径流截流比具有重要意义.以扬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小青瓦屋面、水泥瓦屋面和混凝土屋面这3种屋面进行降雨径流监测,比较不同材料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冲刷规律以及初期冲刷效应.结果表明暴雨事件中,小青瓦屋面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悬浮物(TSS)的事件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EMC)约为水泥瓦屋面的4~9倍;小青瓦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受雨强影响程度大于水泥瓦屋面,其中TP和TSS的浓度变化趋势和雨强变化趋势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 853和0. 822;各材料屋面的初期冲刷强度呈水泥瓦屋面混凝土屋面小青瓦屋面,分别截流3种屋面初期径流的31. 5%、58. 0%和60. 4%,可以完成削减60. 0%的屋面径流污染负荷量的目标.如果未具体区分瓦屋面材料,用水泥瓦屋面径流污染物的EMC估算古建筑聚集区的屋面污染负荷量,将严重低估暴雨事件中TN、TP、TSS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实际排放量,表明精细化区分屋面材料对提高城市面源负荷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7.
588.
589.
The continuing conundrum of the LEA protein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esearch into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LEA) proteins has been ongoi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but, although there is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LEA proteins with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particularly dehydration and cold stress, for most of that time, their function has been entirely obscure. After their initial discovery in plant seeds, three major groups (numbered 1, 2 and 3) of LEA protei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a range of different plants and plant tissues. Homologues of groups 1 and 3 proteins have also been found in bacteria and in certain invertebrates.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some new data, survey the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and bioinformatics of the LEA proteins and highlight several possible functions. These include roles as antioxidants and as membrane and protein stabilisers during water stress, either by direct interaction or by acting as molecular shields. Along with other hydrophilic proteins and compatible solutes, LEA proteins might also serve as “space fillers” to prevent cellular collapse at low water activities. This multifunctional capacity of the LEA proteins is probably attributable in part to their structural plasticity, as they are largely lacking in secondary structure in the fully hydrated state, but can become more folded during water stress and/or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membrane surfaces. The challenge now facing researchers investigating these enigmatic proteins is to make sense of the various in vitro defined functions in the living cell: Are the LEA proteins truly multi-talented, or are they still just misunderstood? 相似文献
590.
太原市大气PM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