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7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强震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强震监测成果对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水电站枢纽工程实际对深溪沟水库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并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软件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深溪沟水电站建设大坝强震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大坝强震监测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自动获取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储存地震波数据,并显示大坝坝体各测点的地震反应过程。强震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烈度,为判定震后大坝安全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32.
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的多源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8.0级地震在地表形成总体走向N40°~45°E,倾角60°~70°,长达10 km的破裂带。该文采用Landsat-8、SPOT-5、SAR、GDEM、Google Earth多源遥感影像研究夏垫断裂的遥感影像特征。利用ERDAS软件,对Landsat-8影像按7∶4∶2依次为R、G、B分量作彩色合成增强处理,突出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对Landsat-8和SPOT-5影像、Landsat-8和SAR影像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丰富影像的光谱信息;对GDEM与SPOT影像进行三维叠加,突出影像的三维特征;对SAR影像进行斑点压缩、方向滤波处理,突出影像平行断裂方向的线性特征。文中分析、对比了Google Earth和SPOT-5影像上地震陡坎的特征,陡坎在SPOT-5影像上表现较明显,但在影像上表现不出较低陡坎,同时,在两种影像上容易将绿色植被、狭窄道路或其它地物误认为陡坎;SAR滤波后的影像表现出暗色的线性条带;Landsat-8和SAR融合后的影像表现出较宽的异常条带,该条带指示断裂带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233.
本文主要对近30年来营口地震台记录的海城7.3级地震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按不同的震级进行统计,分别作出M-T图和N-T图,可供今后监测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34.
利用宽频带地震台网建立的实时或准实时地震监测系统,要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实时或准实时概率估计,提高短临预报水平,利用异地间电波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采取防震措施,减少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235.
吸取阪神地震的教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推进工程抗震研究,提高综合防御水平密切注意东部地区震情,努力捕捉短临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236.
论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绍玉 《灾害学》1996,11(2):86-90
依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现场调查材料,考察了地震灾害给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分析了震灾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同时对地震灾害发生后实施心理救助的问题也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37.
李海华  马秀芳 《灾害学》1996,11(4):30-34
对我国沿海地区1~3a强震危险性给出三级层次分析结果。首先分析地震大开势,其次分区研究强震概率增益,最后以华南为例对小层次即潜在震源未来1~3a强震概率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38.
在中国西部大震发生前后冬、春雨季常伴随雪灾。本文根据地气耦合原理着重探讨大震前、大震时和大震后雪害发生的机理和预测雪害的指标,由此探讨由地震活动性指标预测雪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9.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个表征非线性系统失稳程度的量,在国内外的地震预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江苏及邻区(N30°00′~36°00′,E117°00′~123°30′)1970 01~1998 09的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共12个)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2个震例中有11个震前有明显的响应比异常;异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5个月;异常的最大值绝大多数在10之内;异常最大值出现时间至发震时间多数是在1~2.5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今后在预报工作中认清该地区非线性失稳的特点,提高预报效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0.
通过对安装在宁波台ZK03 井上的SD- 3 型自动测氡仪记录的1998 年3 月~8 月整点值曲线图的分析,发现在距离该井80 多公里的嵊州等地先后发生的3-3 级和4-5 级地方震前,具有明显的、非常相似的临震前兆异常。主要特征为震前十几天开始出现整点测值向下突跳,数天后再出现频繁的整点测值向上突跳的形式,并以正异常为主。这是继该仪器在1996 年长江口以东南黄海海域发生的MS6.1 地震前记录到临震异常后,又记到的临震异常。笔者认为前兆数字观测仪器将在地震临震预报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