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李深 《交通环保》2003,24(6):21-22
以对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化现状和危害的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路建设的特点,阐述在西部公路建设中开展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原则、对策与措施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主要通过R型聚类分析,讨论了成分上相似、区域上伴生、空间上不直接相连的含矿花岗斑岩体与毗邻大花岗岩基之间的成因关系。分析结果与其它方面提供的证据十分吻合,说明用聚类分析来探讨空间上不直接相连的两岩体之间的成因关系,许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长江三口及西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及8月对长江三口及西洞庭湖18个断面进行了浮游植物的调查,共检出6门72种,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方面,在11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变化范围为1.32~275×104cells/L,平均密度为32.75×104cells/L,其中,长江三口平均密度为35.39×104cells/L,西洞庭湖为25.88×104cells/L;优势类群方面,长江三口以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瞳孔舟形藻(Navicula pupula)、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smithii Grun)为主,西洞庭湖则以蓝藻门的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为主;多样性方面,长江三口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分别为1.31和1.01,西洞庭湖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分别为1.40和1.10,通过对浮游植物和水环境因子数据进行CCA分析可知,水温(WT)、总氮(TN)、总磷(TP)是影响长江三口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而WT、pH值是影响西洞庭湖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4.
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对西水东调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研究了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对其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小清河底泥置于清洁的自来水中,底泥与自来水之间存在着浓度不平衡,底泥污染物发生了静态、动态释放,造成清洁水体污染,使Ⅱ类水质变为劣Ⅴ类水质,不利于西水东调。底泥污染物的释放程度与底泥污染物含量、河水流速、污染物的种类有关。为此,我们提出了防止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污染水体水质的措施,以解决好底泥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5.
本文系统阐述了区内上石炭统地层的分布范围、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及所含生物群面貌。  相似文献   
176.
火山岩岩石化学研究表明 ,西昆仑山东段北缘石炭纪火山岩的SiO2 含量在 42 .98%~ 5 0 .78%之间 ,Na2 O +K2 O在 1.5 2 %~ 5 .85 %之间 ,Na2 O/K2 O为 1.5 3~ 5 .86 ,显示出明显的富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为 :ΣREE为 (146 .91~ 472 .14)× 10 -6,LREE/HREE为 1.78~ 2 .5 8,δEu为 1.0 4~ 1.15 ,(La/Yb) N 为 3.45~ 5 .32 ,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右倾的弱铕正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的平滑曲线。微量元素研究结果 :Nb/Ta比值在 15 .96~ 17.99之间 ,Zr/Hf比值在37.2 2~ 41.42之间 ,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和高场强元素 (HFS) ,在微量元素N -MORB配分模式图上 ,呈明显的左侧单“隆起”型 ,即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呈现峰值。Rb -Sr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样品Rb/Sr比值在 0 .0 0 49~ 0 .1314之间 ,表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分析认为 ,该区火山岩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 ,应属产于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的钠质碱性玄武岩  相似文献   
177.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中国最大的第四纪层状复式火山,是1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至今保留着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机制、岩浆演化及火山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基地,也是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78.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我国西部1980年和1990年两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3个时段进行预测,借助可供水量、需水量、缺水量和缺水率的变化,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预测时段分为对2010年的预测及对2030年和2050年的展望,这些预测和展望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9.
哀牢山北段山地的地温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哀牢山北段东西坡山地不同海拔8个气象站的同期地温与气温资料,讨论了该山地的地温与气温差、地温及地积温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80.
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地区,山势巍峨,交通边远不便,过去对其拥有的土地资源缺乏详尽地考察和系统地了解。现根据1987年的考察资料,对西昆仑地区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地位、垂直分异规律及其主要类别予以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