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基于InVEST模型评估2000—2018年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探究不同因素对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35.16 mm,19年间产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产水量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南部向北减少的特点。秦岭地区产水量波动程度和变化趋势都较弱,产水服务整体比较稳定。各因素对产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降水主导的范围最大(33.18%),且集中分布于产水量较多的秦岭南侧。其次为NPP(17.90%)和实际蒸散量(16.71%),两者在中北部地区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明确撂荒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揭示土壤养分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中段不同年限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5种胞外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  相似文献   
73.
杭州西湖冬、春季水体光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7年冬、春季对杭州西湖主要湖区的水下光合有效辐射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光学角度讨论西湖的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选用美国LI-COR公司的水下光量子仪(LI-COR 192SA)分层测定光合有效辐射(PAR),同时测定透明度,叶绿素a,悬浮物(SS),总氮和总磷等理化因子. 通过对不同深度处水下辐照度进行指数回归得到光学衰减系数(Kd). 结果表明,西湖水质和水体光学条件冬季优于春季,ρ(叶绿素a)和ρ(SS)低,透明度和真光层深度高. 水下光合辐射的垂直分布呈指数衰减. 从总体上来看,Kd冬季小于春季,外西湖高于其他湖区,并且由南至北逐渐升高. 冬、春季Kd分别为0.49~2.25和0.59~3.45 m-1. Kd与ρ(叶绿素a)和ρ(SS)呈正相关.浮游植物和悬浮物是影响西湖水下光照的重要因素. 降低浮游植物和悬浮物含量是改善西湖水体光学条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4.
GIS支持下的秦岭植被景观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植被景观类型丰富,具有过渡性和复杂性特点,植被垂直分带明显. 在分析了大尺度秦岭植被景观空间水平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基于GIS梯度分析方法,分析秦岭的植被与海拔梯度的关系,得到秦岭不同植被景观类型的斑块数、分布范围、植被分布的海拨高度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以太白山为例,对太白山植物种进行了梯度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太白山依次出现7种植被景观类型:温带草丛→温带落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和热带山地针叶林→草甸→高寒草甸等植被类型,植物种亦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钭晓东 《四川环境》2001,20(1):46-49,61
全球的生物物种在急剧减少,而此情景也呈现于我国的西部在,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切实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无疑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及对策等方面,论述笔者对预防、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几点思考,但愿能引起广大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76.
本文论述了西部开发广元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改善自然生态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7.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吉林两部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基于TM影像,借助人机交互解译方法,结合1:10万地形图获得1986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矢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全面揭示研究区15年的LUCC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扩张,湿地、水域萎缩和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数、粮食总产置等12个指标作为LUCC:变化的丰十会经济驱动因子,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农业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78.
长白山树线交错带的生物量分配和净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山地垂直带海拔上升,环境恶化会影响到植物生物量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分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测定了位于长白山北坡海拔1900m树线交错带的两个林分: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岳桦林的生物量分配和净生产力,并与低海拔相似林分进行了比较,探讨树线特殊环境下树木的生长反应和生态系统的碳投资策略。树线交错带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都出现急剧降低,冠层树干生物量比例急剧降低,而枝、叶生物量比例有显著增加。而根系比例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在两种林分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树线落叶松混交林出现急剧增加,而树线岳桦林与低海拔岳桦林相比没有显著差别。枝、叶生物量比例增加,特别是叶生物量分配增加有利于在树线恶劣环境的碳吸收和碳平衡,是对树线交错带大风、积雪等恶劣气候的可塑性适应,树木在树线出现多分枝、矮曲生长型。树线地带落叶松混交林和岳桦林的净生产量也出现急剧降低,但根系生产量比例则较低海拔同类林分高,有利于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79.
The cold and arid mountains and plateaus of High Asia, inhabited by a relatively sparse human population, a high density of livestock, and wildlife such as the iconic snow leopard Panthera uncia, are usually considered low risk for disease outbreaks. However, based on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drivers of disease emergence, we show that High Asia is rapidly developing conditions that favor increased emerg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zoonoses. This is because of the existing prevalence of potentially serious pathogens in the system; intensify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apid changes in local ecological, socio-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global risk intensifier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 risks posed by diseases to humans, livestock, and wildlif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establishing a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improving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care. Public health must be integrated with conservation programs, mor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fforts and long-term disease surveillance.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The online version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vailable at 10.1007/s13280-021-01599-7.  相似文献   
80.
北京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入京旅游流西向的扩散转移对省域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具有极大的直接促进作用,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在对我国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界定的基础上,利用转移态指数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入京旅游流向西转移态及其与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入京旅游流西向转移态对西部典型区经济的影响程度为:成渝泛西安云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如何更好地吸引北京入境旅游"二手客源",以促进旅游业更快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