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793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328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根据近十年来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在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动情况,分析了影响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2.
安徽省省内流动人口空间选择主要体现为省会优先、邻近区域优先和高工资区域优先的特征。省内形成以首府合肥为第一层次,以芜湖和淮南为第二层次,以蚌埠、淮北、安庆、马鞍山和铜陵为第三层次,其余城市为第四层次的空间选择格局。合肥是省内人口流入最大的辐合场,淮南、芜湖是次级辐合场,淮北、淮南、六安、巢湖等城市是对流场,流入人口规模与流出人口规模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123.
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利用1991-2009年数据,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甘肃省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9年甘肃省第三产业总值对GDP的长期弹性为0.3503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田万慧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982-985,989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定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改善农业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及其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及其各区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5.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干流江苏段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最差因子评价法,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16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的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夏半年的水质优于冬半年,部分断面水质较差,各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以氨氮为主。  相似文献   
126.
湖北省棉花生产变化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奕  王丰  涂建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2):110-111,19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湖北省近50多年来棉花生产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影响湖北省棉花总产量的各项因子。结果表明,棉花单产是影响湖北省棉花总产量的首要因子,播种面积对棉花总产的影响仅次于单产,其制约作用呈上升趋势;自然因素对棉花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有效灌溉面积对湖北省棉花总产量有逐步增强的制约趋势;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用电量以及化肥施用量对湖北省棉花总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以滁州市1966年的地形图,1978年、1987年、1995年、2000年及2006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滁州市6个时段的建成区面积对其用地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建成区面积在1966-2006年间面积增加了7.84倍,扩展速度经历了先快后慢的过程;发展方向以东南方向为主,40年间城市中心向东、南方向分别迁移了1084m和1940m对揭示安徽省中小型城市用地的发展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8.
以市级区域为空间结构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安徽省各市级区域在近20年的发展中,区域差异空间格局整体上变化不大,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发达的地区现在仍为发达区,原先落后的地区仍落后;②1980年以来,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表明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通过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机制得出:轴线的地位差异显著,以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和沿江轴线为主,形成经济实力中心,而其它地区相对落后,形成了明显的中心-边缘模式。  相似文献   
129.
云南近期3次中强震的天文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澄江地震至丘北地震间云南发生的3次中强震时的天体位置、地球自转与太阳活动等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3次地震的震级都较小,但都发生在震中所受引潮力变化较大时刻和太阳活动局部下降时段。  相似文献   
130.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已建设改造了 8个台站。对 8个台站记录到的背景噪声进行定量分析 ,测定背景噪声的地动速度均方根值 (RMS)、有效测量动态范围 (D有效)和噪声功率谱。结果表明 :受台基和海潮等观测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台站的地动速度RMS值高于 2 × 1 0 -8m/s,降低D有效 值。背景噪声功率谱峰值频率为 2 5~ 3 0Hz。这些定量分析为了解数字地震台网的实际监测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