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793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328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详细介绍了辽宁省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指标综合评价法,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东沙是江苏岸外沙洲中面积最大、高程最高的一个沙滩,但尚未开发利用。本文据实地调查、海图卫片、文献资料,分析了东沙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的开发潜力,并就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4.
在总结目前关于氨基酸溶金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床表生带的矿石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的分离、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氨基酸的稳定性与所处的成岩成矿环境有关,因此不同环境中对成岩成矿发挥作用的氨基酸种类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差异;进行氨基酸溶金作用模拟实验时应该首先考虑氨基酸在不同成岩成矿环境中的稳定性。结合已有的氨基酸溶金作用模拟实验所得到的认识,对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氨基酸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贵州西南地区慢性铊中毒途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铊中毒区土壤、植物中铊含量均很高,铊中毒途径主要是食用高铊蔬菜,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导致慢性铊中毒。  相似文献   
26.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应注意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开发、草地资源开发、农业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活动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对海堤工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以保证工程充分发挥其效益。  相似文献   
28.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环境恶化事件不但导致了生物大绝灭,而且造成了自然界正常的碳循环崩溃。为了研究三叠纪早期生物复苏过程中的环境特征、碳氧同位素演化上的地层学意义,对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与已知的平顶山北坡剖面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相似。δ13C值在Induan阶、Olenekian阶底部首先表现为大幅度负漂,随后呈上升趋势。δ18O值除了表现出1Ma的周期性波动之外,与δ13C低值区对应处也具负偏趋势。δ13C、δ18O值的演化趋势反映了早三叠世海洋环境恶化、生物复苏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29.
辽宁阜新两类变质地区的构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古宙地壳在后寒武纪被改造的特点,可以将研究区──阜新地区划分为西部稳定区和东部线性杂岩带。而西部稳定区又可依据变质作用强度进一步划分为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用闪岩相区。本文通过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角闪岩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演化的动力学以及发育于其中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麻粒岩相区为历闪岩相区的根部带,后期构造运动的右行拉伸作用,使上部的角闪岩相区与下部的麻粒岩相区发生分离,而后一起抬升剥蚀,从而处于平行位置。  相似文献   
30.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怀良 《四川环境》2003,22(3):38-41
四川水资源以河川径流为主,可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径流的地区差异大;水能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在分析水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的相应措施:以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把建设全国能源基地与实现地方电气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水能资源;以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推动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