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793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328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资江流域锑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2020年该流域水质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锑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尤其资江干流下游益阳市内的锑污染明显减轻,由2016年的超标率100%到2020年全部实现达标,各断面锑的质量浓度最大降幅达55.5%。资江支流中,2020年邵水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较2018年下降了13.1%。资江流域的娄底、邵阳和益阳市均采取了一系列锑污染防治措施,使得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但资江支流中邵水和平溪江污染最重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仍有超标,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强流域内涉锑企业和历史遗留污染的治理,力争尽早实现资江全流域水质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992.
云南省近500年旱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云南省近500年的旱涝灾害时间分布序列,应用R/S分析,预测了未来旱涝灾害的发生时间,但预测时间尺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因此仅从旱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序列本身来预测,需确定其能够预测的时间范围;应用Smalley算法分别对云南省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干旱年发生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为0.5498,洪涝年发生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为0.4923,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均小于Cantor集合的0.6309,可见云南省旱涝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程度可能会提高。分形研究的结果反映的仅是云南省近500年旱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平均状况,由于旱涝灾害的分布具有空间差异,因此需分别研究不同程度灾害区旱涝时间序列的分形及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3.
干旱对辽宁省玉米产量影响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辽宁省14个市1967-2006年降水量逐月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为基础,应用滑动直线平均法、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各地区玉米因旱减产程度及风险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干旱对产量的制约程度不同,据此划分为两类地区:A类地区干旱是玉米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B类地区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明显。根据A类地区确定因旱减产指标:当降水负距平分别为20%、20%~40%、40%~60%时对应的玉米减产率分别为5%、5%~11%、11%~17%。综合产量波动、减产强度、抗旱能力三要素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辽宁省因旱减产风险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4.
河北霾分布与地形和风速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河北省81个气象台站的常规观测霾资料,对1961-2008年霾出现的年平均日数分布特征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河北霾出现频数分布与地形具有密切联系.山麓地区霾平均出现频数显著高于其两侧的平原和山地,山间盆地霾频数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霾出现频数与当地年平均风速和大气污染程度有关.这些结果对于了解河北霾的出现规律及其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可供该省某些工厂企业的选址、政府部门的大气环境治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给出了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定义,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计算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模式,进而探讨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台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评估,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综合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对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相似文献   
997.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的城市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0年是1991年的1.5倍,人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度最大,为40 m2,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经济发展和用地配置机制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城市新区建设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城市用地中存在用地效率不高、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等问题,应当加强土地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8.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挥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冯新斌  陈业材  朱卫国 《环境科学》1996,17(2):20-22,25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野外现场测量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实验装置,于1993-08至1993-10在贵州省三类地区(高汞区、人为汞污染区和背景参考区)的5个采样点进行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军发性汞释放通量具有白天高于夜间的昼夜变化规律,土挥发性汞释放通量与土壤总汞含量、在气气温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凉山州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化分析法和FT-620型环境γ-x照射量率仪就地测量法,测量凉山州天然放射性水平。地层岩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赋存于震旦纪至白垩纪地层中;土壤中基带土壤红壤核素含量较高;河水中铀钍含量较高,温泉水中钾-40较高;凉山州陆地和地表水体与地层岩石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