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H—酸溶液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两阶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广义动力学模型被用来描述湿式氧化(WAO)及催化湿式氧化(CWAO)反应过程,并确定了动力学参数。2个模型的计算值均与实验值相符,而广义动力学模型相对现准确些。2个确定均表明反尖分2个步骤:首先是H-酸被迅速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后者再缓慢氧化,这2个步骤由模型参数加以表征,因而模型可被用来对CWAO催化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2.
论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多数资源型城市处于非效率状态,不同类别城市间效率差异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并未随时间明显改善;第二,按区域分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中部区域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三,按规划综合分类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成熟型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四,按资源类型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煤炭类组内差异与综合类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最为重要的前两位因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3.
东亚春季边界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对2004年4月东亚边界层(距地面.km以下)臭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评估了东亚边界层光化学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东亚春季臭氧呈带状分布,其高值.〔φ(O3)>55×10-9.主要集中在30°N~40°N.受东亚季风气候控制.沿蒙古、中国东北以及日本一线有一强臭氧输送通道.输送通量达3×10-.mol/(m2·s).通过计算边界层O3光化学净生成率可知.光化学影响主要集中在高污染源排放地区.其与水平输送对臭氧影响的分布具有负相关性.说明光化学生成的O3可被输送至下风地区,而不仅限于局地.   相似文献   
134.
针对我国环境事件频繁发生和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缺位、体制不健全之间的矛盾,结合矩阵管理与应急管理理念,创建了基于事件分级、事件生命周期和事件运行管理为三维的矩阵管理模式,并以此模式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阶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5.
为评价不同气化方案对印刷线路板熔融盐气化的影响,针对印刷线路板的熔融盐气化反应过程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化反应体系首先发生CO、H2和焦炭的氧化反应.生成较大量的CO2和H2O2,此后反应体系内CO2和HO2与焦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逐渐减少,在参加反应的焦炭被消耗完全后,反应体系随着水气变换可逆反应的平衡而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36.
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 Ⅰ:建模机理及数学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培德  王如意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2):2404-2419
在充分分析活性污泥系统中生物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去除营养物质的细观机理模型--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ully Coupled 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简称FCASM3).FCASM3将系统中微生物划分为8类菌群,包含31种组分、72个子过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进一步细化,充分考虑了系统中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FCASM3引入了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实现了对两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模拟;FCASM3不仅包含聚糖菌的有关生物反应过程,而且还考虑了聚磷菌(非反硝化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以及聚糖菌的厌氧维持过程,为直接体现温度对生物反应的影响,FCASM3将温度作为一个变量直接耦合到生物反应速率方程中.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某市化工区环境污染物概况的调查,建立了污染风险模型,并且根据模型获得的结果确定了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区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应急监测提供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38.
以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并以2001~2015年PM2.5年度均值作为衡量霾污染的指标,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中国霾污染影响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的霾污染演变趋势具有倒"U"的特点,这说明中国的霾污染在2001~2015年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总体变化趋势;无论是采用地理相邻权重还是经济权重,中国省际间的霾污染均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这揭示霾污染的治理与控制需要地区间建立恰当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损人利己"现象;在对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控制的基础上,全要素能源效率对霾污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不仅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霾污染水平,还将对周边地区的霾污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解方程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霾污染的负向效应显著,并且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大于技术效率,但两者的间接效应均显著大于直接效应,这揭示了技术扩散对霾污染具有重要的潜在促降效应.因此,在治理霾污染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和开发新能源技术以发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减霾效果,以及通过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在霾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基于信息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创新信息过程的角度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分析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在创新信息过程与网络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企业内各部门在创新信息获取接受与加工学习中的特征,指出建立创新信息网络与有效进行创新信息过程管理是促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0.
本文根据灰色理论GM(1,1)预测方法,以保山地区1993-1997年度工业废气年排放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GM(1,1)预测模型。模型精度为一级,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能反映出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