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81.
动孔压发展模型在滨海相软土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结合软土动孔压发展的机理,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的核心甬数应具有的基本性质.提出了动孔压半值指数的概念,揭示了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等传统动孔压模型核心函数的缺陷.根据能量耗散原理,建立了基于微分控制方程的动孔压发展新模型.数学分析表明,两个传统模型的核心函数及其动孔压半值指数均是新模型对应的特例,新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不足,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82.
为研究厦门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结构特征、组成及来源,于2010年7月采集厦门湾表层沉积物,综合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沉积物进行表征。粒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沉积物的主体粒径在80μm附近,且有明显的次粒级峰,并以粗颗粒的主体粒级峰占有优势。研究的沉积物类型主要有三种,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砂-粉砂,其中砂质粉砂是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物类型区域沉积物,其含量达90%以上;而粘土含量以背景点鸡屿岛为最高,达到11.97%。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沉积物中优势轻矿物为石英、高岭石,部分区域含有石墨及一些零星分布的伊利石、海绿石和斜绿泥石。这些矿物组成显示了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具有较好的亲陆性,同时,其组成也受到了涨潮流的较大影响。沉积物形貌形态的研究发现,厦门湾沉积物组分较为复杂,其中含有多种藻类及其碎片(主要为硅藻)、矿物颗粒(高岭石)及未知名碎片;形状主要有孔状结构、层叠状结构、长条片状和不规则的六边形块状等。  相似文献   
383.
河流健康评价中不同标准化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5月与2010年5—6月对浑太河流域开展大型底栖动物野外生态调查,分别使用水质法(水质指标标准化法)、栖境法(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化法)和综合法(水质与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结合的标准化法)筛选参照点和受损点,构建IBI(生物完整性指数)以对研究区域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 结果表明:不同标准化方法筛选的参照点与受损点不同,其中,水质法与栖境法筛选的参照点与受损点数量多于综合法. 不同标准化方法构建的IBI核心参数不同,仅有4个参数〔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蜉蝣目、積翅目、毛翅目三目昆虫分类单元数之和)、耐污类群相对丰度和黏附者相对丰度〕为3种方法所共有. 不同标准化方法对河流健康的评价结果不同,其中,水质法与栖境法对浑太河健康状况的评价等级整体高于综合法. 比较不同标准化方法选择参照点的准确率可知,栖境法的准确率(75%)优于水质法(50%)和综合法(67%);而在选择受损点的准确率中,水质法(100%)和综合法(100%)均优于栖境法(89%).   相似文献   
384.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不断加严降尘量控制指标,为了掌握降尘量中离子沉降量特征及其来源,采用过滤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测定北京市核心区冬春季降尘量及离子沉降量,采用PMF模型开展离子沉降量来源解析.结果表明:(1)离子沉降量及其在降尘量中占比平均值分别为0.87 t·(km2·30 d)-1和14.2%,工作日降尘量和离子沉降量分别是休息日的1.3倍和0.7倍.(2)离子沉降量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和平均风速的线性方程可决系数分别为0.54、 0.16、 0.15和0.02,离子沉降量与PM2.5浓度和降尘量的线性方程可决系数分别为0.26和0.17,控制PM2.5浓度对控制离子沉降量非常重要.(3)离子沉降量中阴、阳离子分别占61.6%和38.4%,SO2-4、 NO-3和NH+4合计占60.6%;阴阳离子电荷沉降量比值为0.70,降尘呈碱性;离子沉降量中ρ(NO  相似文献   
385.
Analytical reagents identify and manage metal pollution,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Regrettably, these compounds' safety concerns, especially when heated, have been neglect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thermal hazard of the extremely reactive analytical reagent styphnic aci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y examined styphnic acid's thermodynamic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ed weight loss reactions starting at 127 °C and peaking at 208 °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howed an endothermic peak at 176 °C. The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y test showed that styphnic acid self-accelerates at 237 °C after 196.5 °C. Kissinger, Ozawa-Flynn-Wall, and Kissinger-Akahira-Sunose thermokinetic models calculated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from 131.677 to 155.718 kJ/mol. A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typhnic acid undergoes a two-step autocatalytic reaction during heat degradation. Thermal safety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time to conversion limit, maximum rate, total energy release, self-acceleratin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Styphnic acid is less stable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its thermal hazards depend on heating rate. The computed SADT was 109.04 °C, with alarm and control temperatures of 104.04 and 99.04 °C, respectively. The risk matrix analysis based on Tad and TMRad suggests reducing thermal instability. This study on styphnic acid's thermal risks and safe storage and transit during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is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