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560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河口区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在厦门湾九龙江口的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对目前河口区CDOM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分析的一些影响因素(主要是离子强度、浓度效应、不同孔径滤膜过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OM的EEMS与样品中离子强度关系不大,说明在河口区河海水混合过程中,仅仅由于水体盐度的变化不会造成CDOM光学特征的明显变化.河端CDOM的荧光强度随物理稀释倍数的增大成相应比例的减小,稀释对EEMS的影响仅仅体现在荧光强度上,显示河口区的CDOM样品不存在荧光淬灭效应.九龙江口河流端样品中共含有类腐殖质(C、A)及类蛋白质(T1、T2)4种荧光团,随着混合样品中海水体积分数的增大,样品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代表海洋来源的类腐殖质荧光峰M逐渐显露,T1峰逐渐高于A峰.这说明从河端至外海CDOM的组成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来源上逐渐完成了以陆源为主到海源为主的转变;性质上逐渐完成了以类腐殖质荧光团为主到类蛋白质荧光团为主的转变.在中、高盐度区,0.2μm的Millipore聚碳酸酯滤膜可以很好地去除水体散射对EEMS的干扰,EEMS(0.2μm)比EEMS(0.7μm)更为规则,各峰的显示更加清晰.不同荧光基团的划分更加容易.无论高、中、低盐度站位,0.7μm滤膜过滤的样品,其CDOM荧光强度都要略高于0.2μm滤膜过滤的样品,2种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对CDOM荧光测定带来的差异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32.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大亚湾内13个站位的采样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并对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含量远高于上覆水,但两者不具有相同的含量分布趋势.PO34-P、SiO23-Si、NH4 4 -N、NO-2-N和NO-3-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9.22、444.99、13.49、20.71、8.99p,mol·m-2·d-1.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在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说明间隙水中赋存营养盐的浓度并不是其上覆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33.
合理的区域发展定位,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支持,而区域发展定位结论的得出,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支撑其客观性与科学性。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SWOT分析工具,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影响环罗源湾区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识别,然后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相关的AHP-SWOT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将福建省环罗源湾区域定位为集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为一体的生态港口工业城市,把该区域建成海峡西岸服务福州市的港口加工业与物流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34.
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沉积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01至2007-11分4个航次对宁波南沙港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利用MOM—B系统的三个子集参数对沉积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子集1得出2007-01的平均分数小于0.5,而-2007—04、2007—07以及2007—11的平均分数均大于0.5;子集2得出4个季节沉积物的pH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范围分别为7.15—8.33和-197.5m~-105my;子集3得出4个航次得到的平均分数介于4和10之间;综合3个子集的结果来看,南沙港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冬季为2级,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属于4级严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235.
胶州湾环境演变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研了胶州湾近几十年的环境变化,结果主要是水域面积缩小、海岸线变迁、生物资源衰退、水体营养盐结构改变、环境质量下降等.胶州湾的环境现状调查相对滞后或局限于胶州湾的局部区域和个别项目,而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胶州湾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亟需对胶州湾整体环境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调查,从而对近期的胶州湾环境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为环胶州湾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36.
2002年1月到2005年12月通过多种方式对罗源湾海水中的FCB(粪大肠菌群)数量、来源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湾内主要水域FCB的数量在<0.02~≥24 /mL之间,入海河流、沿岸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海上网箱养殖是罗源湾海水中FCB的主要来源,其中湾内主要的入海河流FCB超标严重,入海河流是罗源湾内FCB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罗源湾内 FCB空间分布与盐度呈负相关(R2=0.84),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高东低、内腹海区高于湾口,近岸海区高于湾中央海区,表层高于底层,网箱养殖区高于非网箱养殖区,松山垦区由于受到河流入海的影响成为罗源湾内污染最严重的海区.  相似文献   
237.
2003年9月大连湾和尚岛建港施工中产生大量悬浮泥沙,致使其附近筏养扇贝死亡.2004年我们对该工程附近海域养殖环境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本文通过40个站位样品分析实测资料对比,阐述了海湾沉积物类型的分布和变化状况,并通过聚类群分析对沉积物性态进行归类,划分了四个区(流塑浮泥区,软塑一流塑砂粘土区,软塑含砾粘土砂区,松散砂砾堆积区),其中流塑浮泥区为工程悬浮泥沙对海域底质影响区,其面积4~5 km2,文章最后对工程悬浮泥沙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38.
从钦州湾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水体自净条件的分析入手,通过总结分析该湾近20 a来入海污染物及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基本了解该湾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对制约该湾养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及应采取的防治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提出了该湾今后应该侧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9.
表面活性剂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晓燕  景建宁  杨桂朋  宫晓飞 《环境科学》2011,32(11):3327-3334
采用批量定时取样法和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存在下胶州湾沉积物对DDT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SDBS和CTAB均利于DDT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且吸附速率和吸附能力均随SDBS和CTA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TAB的影响更为显著.以p,p'-DDT为例,当SDBS的浓度为10mg.L-1时,吸附速率常数k2由1.232×10-2 g.(μg.min)-1提高到4.193×10-2 g.(μg.min)-1,KF由2.866(μg.g-1)(L.μg-1)1/n增加到7.932(μg.g-1)(L.μg-1)1/n.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SDBS存在下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3~308 K范围内,较低的温度有利于DDT的吸附,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增加的物理吸附过程,SDBS的存在使DDT在吸附过程中的ΔG0、ΔH0值更负,ΔS0值更小.该研究可为DDT在胶州湾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归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0.
锦州湾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泽利  马启敏  程海鸥  徐绍箐 《环境科学》2011,32(11):3300-3304
研究了锦州湾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含量、组成特征、特征比值及其来源.采集1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混合液索氏提取、净化浓缩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含量(Σn-Alk)范围1.9~4.2μg.g-1,平均值2.6μg.g-1,各个站位组成特征相似,都表现为双峰型,显示了陆源与海源双重贡献特征.ΣC25~31贡献值为20%~32%,短/长链比值L/H均值为0.67,C31/C19均值3.06,类脂物比值TAR均值为2.02,3个参数显示锦州湾沉积物外来源陆源贡献值要大于海洋源,特别是2、3和7站位受到陆源河流输入影响较大.碳优势指数CPI范围1.19~2.63,均值1.73,接近于1;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为0.91~1.28;样品中普遍存在不可分离化合物UCM,U/R比值为2.2~4.3,此3个参数显示出13和15站位有石油输入特征.多种特征参数比值综合分析表明该海域受到了陆源输入和石油烃污染的威胁,这可能与锦州湾地区河流排污、港口航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