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612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495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江苏沿江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滨江临海的区位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江苏省沿江地区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800多km的长江岸线和8个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低廉的加工成本、商务成本,使江苏沿江开发既有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又有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重点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沿江开发的战略问题,主要包括:①江苏沿江地区开发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分析;②沿江产业带重组与实施跨江开发;③再造新战略据点;④打破行政区界限沿江联动实施区域一体化,等等。最后指出:加快江苏沿江开发,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空间合理、时间有序,同时考虑沿江的环境容量有限,应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南北联动的开发战略,拓展沿江的开发空间,提升沿江的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2.
采用高通量分析方法对长江干流重庆段11个流域断面、2个市政污水处理厂进水和6个养殖场废水的潜在抗生素进行筛查,并结合抗生素使用调查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1)共检出83种抗生素,其中流域内检出36种,污水处理厂和养殖场废水中检出70种;磺胺间甲氧嘧啶检出率最高,在流域水体和废水的检出率分别为91%和55%,喹诺酮类是检出抗生素的主要类型;(2)长江干流重庆段下游检出抗生素数量高于上游检出抗生素;(3)有20种抗生素可能由上游携带和重庆市内排放2种方式进入流域,7种抗生素可能由上游携带入境,9种抗生素可能由重庆市内排放引入长江。  相似文献   
173.
The impact of 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 on land resources has long been debated by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different urban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land-cover chang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 forming one of the largest sprawling urban landscapes among the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was chosen for the study area. Spati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sites lost to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1950s and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rary to the widespread notion that large-sized cities are predominantly responsible for a region’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city size was not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rate of resource loss. Large-sized cities gained their populations with far lesser impacts on land than small-sized cities and towns if normalized to the same number of populations. One explanation for the diminishing effect of city size on land-cover change relates to the degree of spatial dispers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loc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valuation of diversified lands by cities.  相似文献   
174.
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枯水期和丰水期长江河口区5个断面不同深度水样进行检测,共检出有机物200余种,其中定量检出的有机物达53种,有36种属美国EPA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有16种.枯水期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较高,最高值约为1.2 mg·L-1.丰水期2,4-二硝基酚、邻苯二甲酸二丁基苯基酯含量较高,最高值分别约为1.3和1.0 mg·L-1.底层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于表层和中层.  相似文献   
175.
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C/N比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长江口四个站位沉积物中有机质的C/N比在垂向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C/N比的环境因素中,上覆水体的水深、盐度、密度以及浊度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在研究沉积物中有机质C/N比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估算了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有机碳在这四个站位沉积物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海洋自生组分占沉积物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53.57%(8号站位)、20.34%(11号站位),12.28%(17号站位)和32.73%(26号站位).  相似文献   
176.
基于开发需求的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经济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压力、状态和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结合经济开发需求的评价结果,以县(市、城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自上而下的专家定性评估,遵循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经济类型,即:合肥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巢滁湖泊湿地保护与平原生态农业区、马芜铜宣工业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宣南生态农业与水土保持区、安庆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保护区、池州森林保育与生态农业区以及皖西水源保护与森林保育区.  相似文献   
177.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004年8月份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基础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参数法和Hakanson前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长江口不同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典型污染要素PCB,Hg,Cd,Pb,As的质量分数,评价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质量状况。定量确定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单个污染要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各典型污染要素的质量分数值均小于背景值,典型污染要素的平均综合指数Cd为1.37,典型污染要素的污染程度由高至低顺序为As>Pb>Hg>PCB>Cd,As是主要环境污染因子;长江口各水域表层沉积物总的对水域均只具有低潜在生态风险,其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杭州湾北岸>长江口南支>长江口北支>长江口外;各典型污染物对水域也均只具有低潜在生态风险,其由高至低顺序为Hg>PCB>Cd>As>Pb,Hg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近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单个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8.
安徽沿江地区的区域发展特点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沿江地区虽然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城市专业化分工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长江干流地区的低谷地带。另外,整个沿江地区应发挥水运与矿产资源的双重优势,促使建材,钢铁,石经等临江工业进一步开并予以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79.
长江上游沿江产业带是一个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区域,既是长江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带。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本文在分析长江上游沿江产业带产业结构演进背景-产业基础,经济基础,资源基础和宏观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国外产业结构演进手一般经验,对本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进程和目前所处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80.
长江口湿地景观镶嵌结构演变的数量特征与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国内湿地研究对象大多为块状湿地。而对狭长形湿地鲜有研究,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长江口狭长湿地,建立长江口湿地植被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研究区域景观的数量特征动态变化;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探讨控制和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990—2003年期间,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该地区的湿地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景观趋于破碎化。植物群落的演替由于人为的原因加速,一些地区景观呈自然变化趋势。一些地区由于围垦的原因。人为扰动大。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