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30篇 |
综合类 | 153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评价与监测 | 15篇 |
社会与环境 | 25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AP-42方法对北京市延庆区不同等级道路采集了56个道路扬尘样品,调研了道路的车流量、车辆构成和道路长度等有关活动水平数据,计算了道路扬尘的排放因子和排放量,建立了延庆区道路扬尘的排放清单,并对道路扬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平均积尘负荷分别为0.54、0.56、0.71、0.97、1.35和2.55 g/m 2;TSP、PM10和PM2.5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6.95、3.25和0.78 g/(辆·km),排放量分别为48 507、9 311和2 255 t/a;路肩、稳定的路沿石和良好的路面条件会导致道路扬尘量减少,行驶里程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城区和主要干道,这与道路扬尘日排放量分布几乎吻合。 相似文献
202.
为探讨宁波市镇海区大气降尘矿物组成及来源,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镇海区6个土地功能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4个季度的大气降尘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含量,并开展了矿物来源解析。结果显示,降尘中以石英、长石、碳酸盐类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年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9.2%、33.3%、24.2%和7.7%,且不同功能区各季度降尘中矿物含量普遍有显著差异。来源解析表明,镇海区降尘中矿物来源主要以地面扬尘输入为主,同时周边源区输入及人类活动和工业密集区燃煤等输入对降尘矿物组成有较显著影响,除黏土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长石类矿物之外,其他矿物的含量还与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203.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s in Bosnia-Herzegovina(1) and Iraq,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have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delivering humanitarian relief, 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in new systems of government, and advocating on behalf of marginalised groups. Although intervening agencies have framed such autonomous organisations as unquestionably virtuous, scholars have increasingly questioned the agency of NGOs, pointing to the constraining effects of funding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body of work by offering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legislation requiring NGOs to register with nascent state institutions. Drawing on case study material from Bosnia and Iraq, it argues that NGO registration should not be dismissed as a technical or legal matter, but that it should be embraced as a significant political practice embedded in relations of power. Registration legislation has increased the transparency of NGO funding origins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yet it has simultaneously acted as a barrier to smaller organisations and l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international objectives through civil society entities. 相似文献
204.
为科学评估雄安新区表层土壤氟(F)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利用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分析土壤F贫化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土壤F健康风险评估,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研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新区表层土壤ω(F)均值为641 mg·kg-1,是全国A层土壤背景值的1.34倍,F过剩和高等级样点占比超过85%,F含量整体相对偏高.灌溉水样ρ(F-)均值为0.85 mg·L-1, F-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受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流向的影响.土壤F垂向空间变化不显著,其垂向变化主要受土壤有机碳、质地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垂向分布影响.表层土壤F的贫化富集主要受地质背景成因控制,人为因素(农业灌溉水、施肥和大气干湿沉降)等外源输入影响其异常的空间分布.区内土壤F含量与地貌环境“标志性”指标Al2O3、 Fe2O3、 MgO和K2O含量,土壤有机碳(Corg.)、阳离子交换量(CEC)... 相似文献
205.
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以湖南鼎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本文以湖南鼎城区为例,通过分析该区旱灾致灾因子的特点,确定旱年年型的划分标准及对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发现该区干旱的季节性特点是秋旱比夏旱多、比夏旱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轻旱、中重旱、极重旱不同干旱程度下灾情形成过程及其与承灾体脆弱性的关系,构建了不同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不同干旱程度的旱年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鼎城区承灾体脆弱性的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其脆弱度高低排序为西北山岗地区、南部低山及丘陵区、中部平原及山岗地区、东北部河湖及平原区,与实际灾情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分析不同干旱程度下各区脆弱度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6.
长江荆江分蓄洪区历史演变、前景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水文资料、遥感影像信息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荆江分蓄洪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分洪与发展的矛盾及其在未来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运用基于GIS栅格数据的二维水动力洪水动态演进模型,对荆江分蓄洪区1954年的分洪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模拟了不同分洪规划方案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和水位,并结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定量估算了农户和农业的分洪可能损失。在分洪损失评估基础上提出了荆江分蓄洪区引导人口合理发展、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开展防洪教育、实施洪水保险和确保安全运用预案等减轻洪水损失提高运用机率的洪水风险管理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207.
利用四期遥感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分析20年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为流域综合管理和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增长显示阶段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增长拐点发生在1994年和2000年,空间上表现出增长“热极”与“热带”;②城镇用地增长阶段性是经济社会过程及驱动因子演化阶段的反映,回归分析显示城镇用地增长与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及开发区发展相关系数高,这归于1992年开发区创建、投资增加与2000年撤县设区驱动的结果;③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变化是社会经济物质载体演化的体现,1992年后开发区成为城镇用地增长首要来源,2000年后东山新市区与大学城成为其增长核心和新形式,机场与高速公路网强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导向。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刻画了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演化规律,参数应用与数据精度的提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8.
209.
三峡库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土壤氟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山、奉节是三峡库区最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区(简称地氟病区)。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深层、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典型地氟病区与非病区深层、表层土壤氟的含量特征与差异。发现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深、表层土壤氟含量均表现为:巫山>奉节>涪陵>丰都、万州、开县、云阳、忠县、长寿。巫山、奉节表层土壤氟含量分别为全国土壤氟含量均值的2.598倍、1.883倍,丰都等6区县深、表层土壤F含量与全国均值基本相当。各地区表层土壤明显继承了深层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地氟病最严重的巫山县表层土壤氟富集程度最高,而最轻的长寿县表层土壤则表现出明显的氟淋失。地氟病区深层、表层土壤F含量均远高于非病区,土壤F含量与地氟病发病率间具极显著正相关,土壤F含量对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土壤F与土壤中造岩元素具显著正相关,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210.
黄河流域必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水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高效流转的有效手段。可交易水量是水权交易的基础要件之一,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模式下科学测算可交易水量,是保障转让方水资源安全,促进水权交易顺利实现的关键。文章提出高质量发展模式下水权交易中可交易水量的测算方法,为灌区开展水权交易,测算可交易水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充分考虑水权交易对转让方用水安全的影响,界定可交易水量是转让方在保障自身生产、生活、生态等用水的前提下,在水权交易中可转让的水量。其次,依据中国水权交易政策分析得出可交易水量来源于节水潜力,国内水权交易实践显示农业节水潜力是当前及未来可交易水量的主要来源。再次,遵循高质量发展模式下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提出农业节水潜力的估测方法。最后,分析可交易水量的影响因素,确定调整系数,提出农业节水潜力中能够转化为可交易水量的测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施力地区以及中国水权交易的典范——内蒙古河套灌区,得出2021—2025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节水潜力分别为11.0713亿m3、11.5496亿m3、12.0486亿m3、12.5692亿m3、13.1123亿m3。依据内蒙古河套灌区可交易水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内蒙古水权交易政策规定,取可交易水量调整系数为2/3,计算得出内蒙古河套灌区2021—2025年可交易水量为7.381亿m3、7.700亿m3、8.032亿m3、8.379亿m3、8.742亿m3,为内蒙古河套灌区乃至黄河流域测算可交易水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