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875篇
基础理论   148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16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81.
快速高效丙烯酸系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低交联度的丙烯酸系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及种类、分散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树脂对4种有机毒物(氯苯、吡啶、硝基苯和甲苯) 的吸油效果。结果表明,吸油5 h后,树脂对氯苯、吡啶、硝基苯及甲苯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7.3、34.1、30.5和23.7 g/g;另外,树脂吸油10 min时,其吸油率即可达到最大吸油率的50%。实验证明,该合成树脂对有机毒物有快速高效的吸附效果,可以应用于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982.
采用PP中空纤维膜组件,对VMD(真空膜蒸馏)和MA(膜吸收)脱氨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料液p H值(9.0~11.0)、料液进口温度(20~50℃)对脱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MD和MA脱除率分别达85%和99%以上。料液p H和料液进口温度对VMD脱氨效果的影响较大,提高料液p H和进口温度可以明显提高VMD的脱氨效率;料液p H对MA的脱氨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对2种膜工艺进行了技术集成,利用该集成工艺可达到99.96%以上的氨去除率,出水可达标排放,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硫酸铵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83.
空气-乙炔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我国目前运用较多且易于推广的铝检测方法,研究了Mg2+、Ca2+、Zn2+和Ni2+4种离子对此法测定0.40 mg/L Al3+的干扰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在±5%误差范围内,15.10 mg/L Mg2+、105.00mg/L Ca2+、0.23 mg/L Zn2+、0.88 mg/L Ni2+对0.40 mg/L Al3+无干扰。(2)本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成本较低、灵敏度高,检测的浓度范围宽、稳定性好,加标回收率为96%~99%,检出限为0.04 mg/L,适宜测定范围为0.05~100.00 mg/L,适用于饮用水、河水及地下水中Al3+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4.
利用臭氧将烟气中溶解度较小的NO氧化成NO2,再结合尿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重点考察了O3与NO反应的摩尔比、进口NO浓度、烟气中SO2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NO氧化的影响,并探明不同的吸收液脱除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结果显示O3与NO反应的最佳摩尔比为1.02,随着进口NO浓度的增加氧化效率下降,而烟气中的SO2和相对湿度对NO氧化影响较小。通过对氢氧化钙吸收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分析得出,碱液对NO的吸收率相对较小,而对NO2的吸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85.
In the present study,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Hg) in fish was validated according to ISO/IEC 17025, INMETRO (Brazil), and more recent European recommendations (Commission Decision 2007/333/EC and 2002/657/EC) for implementation in the Brazilian Residue Control Plan (NRCP) in routine applications. The parameters evaluated in the val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limit of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were respectively, 2.36 and 7.88 μg kg?1 of Hg. While the recovery varies between 90–96%.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of 4.06–8.94% for the repeatability. Furthermore, a comparison using an external 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 was realized. The results of metho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rcury in fish by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ere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routine analysis.  相似文献   
986.
几种有机废气吸收液对甲苯吸收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潇  晏波  傅家谟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72-1078
采用自行设计的吸收装置,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几种有机废气吸收液(二乙基羟胺、聚乙二醇400、硅油、食用油、废机油、0#柴油)对模拟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吸收液种类、废气中甲苯浓度等条件能够对甲苯废气吸收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吸收液对甲苯的吸收率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动态饱和。随甲苯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大,吸收液的有效吸收量减小,而饱和吸收量则增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二乙基羟胺对甲苯的有效吸收量与饱和吸收量均最大,其次是食用油、机油、0#柴油,而聚乙二醇与硅油吸收效果最差。本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甲苯废气的高效吸收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7.
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有机废水COD测量技术与仪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吸收法直接测定有机废水COD是一种无需化学试剂、无样品前处理、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无损检测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机废水中的悬浮物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以实际废水水样为例,详细阐述了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测量有机废水COD的操作方法及其消除悬浮物干扰的原理,并介绍了运用该技术设计开发的COD在线测量仪器.该仪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根据实际废水在双波长测量条件下的有效紫外吸光度快速推算出其COD值,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8.
以N2和CO2混合气模拟燃烧烟气,研究了鼓泡反应器的高径比以及反应条件对氨法烟气脱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高径比的条件下,CO2吸收率随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进气CO2体积分数和模拟烟气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CO2吸收率随高径比的增加而增大,在高径比为3.98、氨水质量分数为28%、进气CO2体积分数为10%、模拟烟气流量为1.0L/min、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CO2吸收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989.
从燃煤电厂排出的烟气分离技术,分为即燃烧前处理、富氧燃烧以及燃烧后处理三类,阐述燃烧后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有五大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吸收、吸附、膜分离、霜冻分离和生物捕捉.对这五个方向的技术做一些阐述,并列举这几个方向下正在开展的研究实例,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0.
针对TNT炸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排放量大、有毒等特点,立足于炸药废水在排放前的降解处理,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核壳结构Fe3O4@SiO2/TiO2纳米颗粒的高效、可控回收、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的光催化降解方法。利用高温碳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SiO2/TiO2纳米颗粒。XRD分析表明,内核Fe3O4呈现磁铁矿特征,表面覆盖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型。磁滞回线测试结果显示,复合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6.5 emu/g,N2吸附-解吸分析结果表明,该颗粒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使用Fe3O4@SiO2/TiO2纳米颗粒在紫外光下对含TNT废水进行降解,降解率达到81.9%,且颗粒的回收率达到88.4%,为实现高效、可控回收、无二次污染光催化-吸附降解TNT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