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人行横道是人车冲突的焦点地带,以行人违规率(RTI)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聚类的评价方法,对人行横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然后对单条人行横道的不同时间段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找出危险时段.  相似文献   
132.
AHP-SWOT法在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交通事故的特点,探讨AHP-SWOT方法在道路交通事故评价中的具体应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并从中选择最佳策略的方法,但是它缺少定量分析的过程。AHP(层次分析法)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采用SWOT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更加合理和准确。将AHP-SWOT方法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系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所处的优势和劣势,可为正确评价道路安全水平、制定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3.
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基于事故的安全评价在数量、周期、均值、随机性等方面以及基于现场冲突观测识别在主观性、可靠性、成本、指标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冲突仿真的交叉口安全预评价分析方法:研究利用安全间接分析(SSAM)模型分析冲突的基本原理和冲突时间(TTC)、遭遇时间(PET)等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冲突仿真分析应注意的策略。以邢台市某道路交叉口安全改善方案为例,进行改善前后冲突仿真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后在通行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交叉、追尾、车道变换冲突的数量均显著减少,TTC值有所增加,说明改善后安全程度有所提升。笔者提出的方法和案例应用为道路交叉口改善措施的安全预评价提供了一种分析途径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现有传爆药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装载加固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导弹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型安全评价方法计算出导弹运输实际现实危险度。通过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量危险源进行分析、模拟,得出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对人、物的危害范围。运用装载加固安全评价方法对装载加固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知铁路运输导弹的危险综合程度,该评价模型可为铁路运输部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城市公路隧道预警指标体系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上海市公路隧道运营的实地调研以及欧洲主要城市公路隧道的资料收集,讨论并比较城市公路隧道运营预警系统发展过程及其设计框架;分析国内外城市公路隧道预警系统构成;研究预警指标的预警原理及其特性。结合上海市公路隧道实地调研收集和反馈的数据资料,对城市公路隧道预警指标的选择进行研究,从而为城市公路隧道预警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6.
道路交通紧急救援服务点的优化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对公平性、效率性、事故并发性的多目标决策需求,提出用于道路交通救援点选址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最小化最大救援时间满足救援公平性;通过最大化一次覆盖的需求量和最小化救援点到需求点总加权时间满足救援效率;通过最大化备份覆盖的需求量满足事故并发与重大事故的救援。针对多目标决策模型,开发基于模拟退火法的优化解法,结合算例分析,能够获得减少最大救援时间、最大化一次覆盖和备份覆盖需求量的多个目标方向上最优解,实现pareto最优化的成功率均在95%以上。实例计算比较表明,笔者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目标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37.
高速公路路面沉积物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长潭西高速公路不同采样点的路面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并检测了样品的颗粒级配、COD、重金属(Cu、Zn、Pb和Cd)和有机质。结果表明,路面沉积物主要以粒径<0.15 mm的颗粒为主;较小颗粒物中的COD含量高于较大颗粒中的COD含量;粒径在0.15 mm以下的颗粒物所含重金属Cu、Zn、Pb和Cd的浓度普遍高于所选的土壤标准值,降雨一旦形成径流将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危害;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的吸附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越高,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138.
西安市城市主干道路面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太白路高架桥为路面径流采样区域,采用人工等时间间隔采样方法,在桥梁排水立管对2010年9—11月的3场径流事件进行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溶解性COD、NH3-N、Pb、溶解性Pb、Zn和溶解性Zn的浓度变化,研究路面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主干道路面径流污染严重,降雨数小时后的末期径流仍具有较高的污染水平;径流过程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与其赋存形态有关,SS、COD、Pb等以颗粒态为主的污染物的浓度随雨强变化剧烈波动,NH3-N、溶解态COD、溶解态Zn等以溶解态为主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受雨强影响较小,随径流过程呈逐渐减小趋势;路面径流初期冲刷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与污染物的赋存状态和场次降雨特征密切相关,溶解态污染物易于出现初期冲刷现象,颗粒态污染物是否出现初期冲刷与场次降雨特征有关;测试的3场径流事件初期30%的径流携带的SS、COD、溶解性COD、NH3-N、Pb、Zn和溶解性Zn的负荷占场次径流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21.8%~50.0%、25.5%~49.3%、36.3%~52.6%、52.6%~66.7%、26.8%~45.0%、27.2%~63.4%和36.2%~62.6%,表明仅对初期径流进行治理无法实现对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9.
采用设置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主干道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8年1—12月的观测数据,分析黑碳气溶胶(BC)污染特征及其与PM_(2.5)、SO_2、NO_x、CO、O_3、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气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内,BC小时均值为(3 038±22) ng/m~3,ρ(BC)在ρ(PM_(2. 5))中占比为(11. 48±0. 12)%。日内ρ(BC)变化呈双峰型,各月份之间ρ(BC)变化不大。ρ(BC)与风速呈负相关,与PM_(2. 5)、NO_x、CO、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0.
为了确定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基于风险理念,使用对比研究方法,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基准,建立改进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提出的风险基准,提出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方法,解决了单一类别和多种类别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城市化工集聚区的实例应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危险品道路运输潜在生命损失,有助于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