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高速公路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贺  石峻青  沈刚  季晓亮  傅大放 《环境科学》2009,30(6):1621-1625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中Cd、Cu、Pb和Zn这4种重金属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重点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规律、事件平均浓度(EMC),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径流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降雨事件重金属污染出流规律不同:降雨历时短、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降雨事件重金属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个径流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降雨历时长、降雨量大、前期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污染物浓度高、污染重,初期效应显著;降雨历时短、降雨量较大具有双峰雨型的降雨事件中重金属出流存在“二次冲刷"现象.计算结果表明,Cd、Cu、Pb和Zn的EMC中值浓度分别为1.43 μg·L-1、 0.092 mg·L-1、 38.6 μg·L-1和0.51 mg·L-1.Pb总体污染程度较严重,Cd、Cu和Zn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污染程度较为接近.重金属浓度与降雨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量对Cu的溶解出流影响较大,前期晴天数对Zn在路面的积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22.
上海市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上海市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介质(农田土壤、道路灰尘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及主要污染来源,揭示了周边环境中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并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①饮用水源地周边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道路灰尘重金属Cd、Hg、Pb、Cu、Zn、Ni、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0、0.23、148.45、127.52、380.57、63.17、250.38和10.37mg·kg-1;农田土壤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16、0.33、30.14、30.66、103.79、24.04、65.75和6.31mg·kg-1;蔬菜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0(Cd)、0.016(Hg)、0.36(Pb)、12.80(Cu)、61.69(Zn)、2.04(Ni)、2.41(Cr)和0.0391mg·kg-1;②通过半方差分析和多元分析,推断人类活动的输入是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最主要原因,而交通污染则是道路灰尘重金属的主要来源;③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表现为:Zn(0.589)>Cu(0.412)>0.102(Ni)>Cd(0.059)>Cr(0.061)>Hg(0.061)>Pb(0.012))As(0.007),蔬菜中Cd和Zn主要源于根系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其它重金属元素可能主要源于气孔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④周边土壤是水源地沉积物的重要物源,但沉积物与周边环境介质重金属含量不存在显著性相关;⑤重金属生态风险模糊综合评估结果,农田土壤表现为无警-预警,道路灰尘为预警-轻警,蔬菜为预警-轻警,3种环境介质综合评估结果为预警-轻警.  相似文献   
723.
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验收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4.
鸦来公路鹤峰县城关至宣恩县当阳坪段改建工程受走廊带限制经过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文章在未修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前提下,对原有公路自然保护区段进行植被恢复缓解自然保护区新建公路的影响,并对上述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总体效果呈现正影响,在保护区内实施生态影响"以新带老"建设工程可行,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修编时考虑增加对有利于保护区的工程允许建设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725.
目前道路交通噪声预测尚未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与公路性质差异及现行几种预测模型的区别,指出不同预测模式的采用、参数的选取将对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出公路噪声预测模式应用于道路环评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6.
天气状况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行驶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浮动车GPS数据和气象站降雨量检测数据,分析降雨对城市道路交通行驶速度的影响。应用t检验比较了广州市降雨天和非降雨天的城市路段交通行驶速度的差异性,分别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了降雨量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天和非降雨天的交通行驶速度的差异比较显著;持续性降雨造成交通行驶速度的较大波动,同时造成部分路段交通行驶速度的下降,快速路和主干道的速度下降比较明显;降雨量和速度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7.
基于三维路面谱仿真履带车辆振动系统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谐波叠加原理,在现有的二维路面谱的基础上,从空间路面频率谱出发,将之拓展到三维空间内的路面谱,并给出模拟随机路面谱的方法.通过对该路面谱模型进行谱分析,对其功率谱密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某履带车辆单自由度悬挂质量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三维路面谱模型作为虚拟激励输入,实现了对单自由度履带车辆振动系统的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728.
ISO16750-4:2010(3Ed)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气候负荷增加了凝露试验.就凝露试验,介绍一些标准起草中的技术背景和标准文字中的未尽之言;也指出一些试验实践中应予把握的要点.  相似文献   
729.
本文是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试验和要求标题下的力学环境部分.结合国标转化过程和实验室能力验证经历,将力学环境试验方法和要求作描述和解释.供实验室和相关产品的供需方双参考.  相似文献   
730.
The levels of roadside PM10in Beijing,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1 and 2012 on a seasonal basis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articulates for three road types. The measurements of PM10 were also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megacity of Guangzhou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adside PM10in Beijing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the PM10background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The levels of PM10in street canyons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along the open roads and in crossroad areas because of limited ventilation. An elevation of PM10was observed in April, which was possibly due to the sand storms that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spring.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roadside PM10in Beijing could have multiple origins and was to some extent dispersiongoverned. In Guangzhou, the roadside PM10did not closely relate to the background values. The PM10 pollution was greatly afected by local trafc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of PM10 for diferent road types was complet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sing the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Factor Model(MOBILE6.2) as an emission model and the California Line Source Dispersion Model(CALINE4) and Operational Street Pollution Model(OSPM) as dispersion models. The MOBILE6.2/CALINE4 software package was demonstrated to be sufcient for the simulation of PM10in the open roads and crossroad areas in both Beijing and Guangzhou,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roadside PM10 in the street canyons by the MOBILE6.2/OSPM package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