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355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三个台站所记录到的2011年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地震数据,在没有进行去固体潮的前提下进行功率谱分析,获得了地球球型自由振荡振型,通过与PREM模型相对比,发现所提取的94个振型,包括76个基频振型(0S0,2S0~0S76)和18个谐频振型,与理论值的误差很小,所有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14%。文中发现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和1S2自由振荡振型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782.
城市人群不同的避难方式对社会安定的影响不同,对避难场地的需求也不同。通过对避难方式进行分析,将有利于灾后对避难行为的引导,可为避难场地规划和基础资料的搜集提供依据,并对避难空间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现有避难方式的定义和划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避难方式的划分和概念界定,并研究了不同避难方式对避难空间体系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3.
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识别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关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FEE)的评估方法迄今为止饱受争议,针对传统初期冲刷现象评估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用最优分割模式(OSM)进行初期冲刷现象识别.两场暴雨(2009-8-3和2010-7-31)径流的案例分析表明:应用最优分割模式识别初期冲刷现象,对于无坡度的混凝土道路径流,平均初期径流控制量为6mm,而传...  相似文献   
784.
搬迁企业原址浅层地下水可能受原生产活动的污染,因此,旧址再利用之前必须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地下水修复.采用理化分析对首钢某区域进行了地下水污染调查,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研究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分析污染来源,并提出基于环境风险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模式及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785.
Inocul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the Anammox process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in an anaerobic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AnRBC) fed with a low ratio of C/N synthetic wastewater. Operated in a single point feed mode, the AnRBC removed 92.1% (n = 126) of the influent N at the highest surface load of 12 g/(m2.day). The biomass increased by 25% and 17.1 g/(m2.day) of maximum N removal surface load was achieved by elevating flow rate with another feed poin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nammox genus 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 dominated the community. Both Anammox and denitrifying activity were detected in biofilm by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lectrodes. In the outer layer of the biofilm (0-2500 μupm), nitrite and ammonium consumed simultaneously in a ratio of 1.12/1, revealing the occurrence of Anammox. In the inner layer (> 2500 μupm), a decrease of nitrate was caused by denitrification in the absence of nitrite and ammonium.  相似文献   
786.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千佛洞崩塌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清新疆鄯善县吐峪沟千佛洞旅游区崩塌灾害的危害,对区内崩塌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形成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等进行了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崩塌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降水、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崩塌危岩体直接威胁旅游区内人行栈道和部分佛窟;同时针对勘查结果,提出了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87.
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岸线作为沿江区域开发的依托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实现安徽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为目的,应用3S技术、综合分析法、限制因素法,分析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并从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方向入手,确定今后长江岸线开发的三大主体功能:满足生态保护、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沿岸生产能力的生态、生产和生活三大功能,提出"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皖江岸线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建议,试图为皖江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8.
刘安迪  赵凯亮  刘宏  黄利  倪蓉  陈永志 《环境科学》2019,40(10):4569-4577
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处理低C/N生活污水,在温度为(25±0. 5)℃时,分别采用交替缺氧/好氧4次、交替好氧/缺氧5次和交替好氧/缺氧4次,时间比均为30 min∶30 min,NO2--N积累率在69、63和58周期分别达到96. 79%、98. 80%和98. 78%;同样温度下,控制好氧/缺氧时间比分别为30 min∶30 min、40 min∶20 min和30 min∶60 min,单周期交替次数为5、3和5时,NO2--N积累率于63、73及78周期时达到最大,其分别为98. 81%、97. 71%和94. 64%,对应AOB活性分别为96. 30、99. 27及102. 26,对其进行物料衡算,3种好氧/缺氧时间比下均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总氮分别为29. 89、28. 77及29. 78 mg·L-1.调整温度分别为18、25和30℃,在好氧/缺氧时间比为30 min∶30 min时,在第90、64和61周期时NO2--N积累率分别为99. 58%、99. 21%和95. 93%,污泥活性(f)达到最大所需时间分别为64、40及48周期,且污泥沉降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789.
基于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生态消耗和福利水平,分析生态福利强度时空演化过程及驱动模式。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强度不断降低,多以低强度类型为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效率得以提高;空间演化上表现为外围地市的生态福利强度低于核心地市,较低和低强度类型范围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地区蔓延态势,中高强度类型主要分布在资源型、工业密集型地市;驱动因素中资源消耗效应、技术效应及福利效应对城市生态福利强度表现为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效率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增强导致城市生态福利强度的降低,环境消耗效应和规模效应驱动作用不显著。据此,城市福利生态强度的驱动模式可划分为单因素支配型、双因素主导型、三因素协同型及四因素均衡型。  相似文献   
790.
红色旅游是传承革命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和大众化、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公布的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763个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异质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表明:(1)经典景点空间分布受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大子系统综合影响;(2)核心区空间分布较其他旅游景区分散,形成7个一级核心区、7个及两大连片二级核心区、低密度与较低密度区等,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关联效应伴随空间尺度缩小而减弱;(3)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异质性明显,影响程度为红色旅游资源>海拔>政策力度>坡度>交通设施>市场需求>资源联动>消费水平;(4)提出采取网络、节点、廊道、共生—联动、跨区共促等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可为红色旅游发展与管理、跨区联合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