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759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深入研究流场动力学特性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膜面污染的控制,应用fluent软件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考察了改变曝气条件对膜面气液速度场及气含率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曝气强度下,1 mm曝气孔径下膜面气液两相的速度增加较孔径2mm、3 mm的快;曝气孔径为1 mm时,膜面的液相速度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曝气孔径为1 mm时,曝气量为5.5m3/h所形成的漩涡区较大,膜面气含率值较高且分布较均匀,气液两相接触面积较大,膜面冲刷效果较好;模拟观察到反应器底部靠近壁面局部气含率较低,不利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需要进一步优化曝气和反应器结构。  相似文献   
92.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脱氮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提升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溶解氧浓度,强化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湿地内部溶解氧水平,曝气时溶解氧浓度可达6~9 mg/L,停止曝气后,溶解氧浓度迅速下降至0.5 mg/L以下,在湿地内部营造了一种交替的好氧和缺氧环境,分别促进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的情况下,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0%、87.6%和96.3%,较常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分别提高了74.1%、56.4%和18.1%,实现了氨氮、总氮和COD的同步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93.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垃圾渗滤液)间歇曝气,在只存在有机碳、无机氮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存在好氧反硝化土著微生物菌落;发生好氧反硝化的基本条件为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间歇曝气;碳源不仅是厌氧反硝化所必须的,同样也是好氧反硝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4.
电絮凝处理油田生化出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减轻对后续处理中超滤膜的污染,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油田生化出水,降低油田生化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研究了电流强度、曝气时间和pH值对水中总有机碳(TOC)和浊度除去效果的影响以及pH值随曝气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红外光谱对絮凝处理前后水中总溶解固体进行了分析,优化了电絮凝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当水流速度控制在50 mL/s,电流强度为2 A,500 mL絮凝出水的曝气时间为30 min时,整套絮凝工艺对TOC的去除率为48%,浊度去除率为42.9%,COD去除率为44%。  相似文献   
95.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高氨氮粪便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好氧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动车集便器粪便污水,研究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去除COD效能,以及DO对处理效能的影响,通过镜检观察反应器内微生物特性,探究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器维持DO在2.5 mg/L左右时,对粪便污水中氨氮、T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8%、84.1%和95.5%,在好氧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并去除有机物。分析认为,反硝化脱氮主要发生在生物膜内的厌氧微环境,反硝化反应主要由厌氧反硝化菌完成,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机理主要从微环境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曝气池空间内水质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了YSI6600 V2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对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传统污泥法(CAS)、二期工程缺氧、好氧和内源呼吸(AOE)工艺中的曝气池分别进行了包括DO、NH3-N、NO3--N、pH、氯化物和温度等水质指标的场的检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揭示了曝气池内部水质变化的规律,并比较了CAS工艺与AOE工艺内水质处理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1)溶解氧沿池深方向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CAS工艺中随池深增加,溶解氧增加,AOE工艺中随着池深的增加,溶解氧降低;(2)AOE工艺对氨氮在O区的去除率可达97.64%,明显高于CAS工艺的41.76%;(3)沿曝气池长度测量溶解氧空间分布规律,参照理论曲线及依据水质处理要求,调整曝气量的方法具有长期运行经济、水质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中国城市化与能源强度关系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速,说明能源强度的降低并不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反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城市的优化开发与系统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8.
溶解氧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寰 《四川环境》2010,29(2):109-11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颖废水处理技术。溶解氧(DO)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好氧颗粒污泥需要的曝气量大,能耗高。高曝气量带来的高DO浓度不利于氨氮通过SND去除。当DO扩散在颗粒内部受到限制时,颗粒中心形成的厌氧层不利于颗粒污泥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系统分析了DO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DO浓度这一重要参数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研究在低DO浓度下保持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采取合适的方法降低颗粒内部的扩散限制有利于增强颗粒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9.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s (AES) are the main policy instrument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e EU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farming practices. However, the rate of adoption of these measures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in southern Europe, and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rates can be increased is still an open issu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increase that understanding by testing whether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AES sign-up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ty of change in farming practices that are brought about by adopting the scheme. A micro-economic model reflecting farmer AES sign-up decision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wo schemes in Spain respectively requiring major or minor intensity of change in practices by surveying farmers eligible for both sche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 structural factors play a role when major practice change is required by the scheme, yet when dealing with minor change, individual farmer characteristics play a more determining role. Social capital and farmer attitu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both the AES surveyed. Therefore,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improving agronomic design would be an important tool to improve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AES where major change is involved, whereas improved targeting and extension would help uptake for AES involving a lesser degree of change.  相似文献   
100.
北京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入京旅游流西向的扩散转移对省域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具有极大的直接促进作用,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在对我国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界定的基础上,利用转移态指数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入京旅游流向西转移态及其与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入京旅游流西向转移态对西部典型区经济的影响程度为:成渝泛西安云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西部三大典型旅游区如何更好地吸引北京入境旅游"二手客源",以促进旅游业更快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