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529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9 毫秒
741.
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猪粪混合堆肥中,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和填充料,分析该过程中重金属总量和DTPA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猪粪混合堆肥,重金属总量不会降低,但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可降低;在猪粪与木屑混合堆肥中,加入树叶或鸡粪均能显著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强制通风 机械翻堆比单一机械翻堆更能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2.
城市景观水体曝气与生物膜联合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景观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改善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生境条件,将水体曝气与生物膜复合净化技术应用于北京某疗养院5 000 m2景观水体,研究该技术提高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体中营养盐的效果,曝气方式采用新型的推流型射流曝气机,生物膜载体采用弹性生物膜填料.研究显示,该技术能使水体透明度从25 cm提高到了120 cm;水体中总氮(TN)、氨氮(NH4 -N)、硝氮(NO3--N)、总磷(TP)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2.4%、86.6%、90%和73.3%;水体底部溶解氧(DO)含量由4.3 mg/L增加到7 mg/L左右.环境水体透明度的提高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表明水体曝气与生物膜复合净化技术是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生境改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43.
酸化及化学修复剂对森林土壤有机物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择我国重庆典型的酸化森林土壤,针对自然酸沉降条件下以及投加2种碱性化学修复剂(石灰石和菱镁矿)后土壤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动态变化展开观测,研究土壤酸化和化学修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潜在影响.为期3a的研究表明,修复剂加入后,由于土壤溶液pH值迅速升高,凋落物层DOM的淋溶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升高,但是这种效果难以持久;同时,投加修复剂后矿质土壤DOM的浓度显著降低,上层土壤溶液的DOC浓度由对照样地的(20.32±3.19)mg·L-1分别降低到石灰石样地的(15.69±2.39)mg·L-1和菱镁矿样地的(11.44±1.87)mg·L-1.矿质土壤溶液的DOC浓度可能与土壤溶液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与离子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修复剂加入不会引起凋落物层有机质向矿质土层加速迁移,并可缓解由于酸化而导致的土壤有机物加速淋溶和碳库降低.  相似文献   
744.
微气泡曝气中氧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气泡曝气过程中氧传质对于好氧生物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力旋转剪切微气泡发生装置,考察了运行条件和水质特性对微气泡曝气中氧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可获得较高的气含率和气泡停留时间;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可以提高微气泡曝气的气含率和气泡停留时间。微气泡曝气中氧的总体积传质系数明显高于传统气泡曝气。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氧传质效率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对空气流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在温度15~35℃范围内,微气泡曝气中氧的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关系与传统气泡曝气基本相同,但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微气泡曝气中,表面活性剂SDS会使氧的总体积传质系数略有降低,其不利影响明显小于传统气泡曝气;氧的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盐度(NaC l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并在NaC l浓度5 000 mg/L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45.
扰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构建的模拟水体系统,观察搅拌和曝气条件下水体中氮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和探讨了扰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结果表明:(1)扰动对上覆水体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但是能够有效促进底泥中氨氮向水体扩散,从而使底泥中氮含量明显降低,运行99 d后,曝气反应器中底泥总氮含量从初始3.46 g.kg-1降至0.68 g.kg-1,仅为对照反应器的1/4;(2)搅拌对上覆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器运行期间,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7%左右;(3)扰动能增加底泥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合理运用扰动能够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改善微生态环境,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利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  相似文献   
746.
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室内模拟研究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废水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曝气或者不曝气,生物膜法对养殖废水中的硝酸盐氮去除效果都很差。曝气条件下生物膜法对CODCrNH4^ -N、NO2^--N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CODCrNH4^ -N、NO2^--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99%、99%;不曝气条件下生物膜法对CODCrH4^ -N、NO2^--N净化效果稍差,CODCrNH4^ -N、NO2^--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35%、76%。曝气会增加养殖废水中PO4^3 -P的质量浓度,增幅可达82%;不曝气时PO4^3 -P的去除率可达63%。投加复合菌株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和处理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7.
土壤生态系统中黑碳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学玉  易卿  禹红红 《生态环境》2012,21(1):153-158
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C02浓度自1750年以来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活动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因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度集约化的粮食、食物生产等农业活动都有可能增加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遏制和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是当前的热点问题,黑碳这一物质形式有可能为这一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提供新途径。生物质黑碳是生物质材料在低氧或无氧状态下经热裂解而形成的一种富含碳元素的有机连续体,其中碳(C)元素的含量高达70%-80%,并且大多以稳定的芳香环形式而存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所形成黑碳的80%以上最终都要归于土壤,且由于其较强的抗分解能力而长期滞留于土壤环境中。利用黑碳的这些特性及其碳封存能力,实施积极而有效的土壤管理措施,有可能增加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储存,从而为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机遇。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描述了土壤中黑碳的来源及其增加土壤碳储存、减缓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潜力;阐释了量化土壤中黑碳的重要性以及精确测定土壤黑碳含量的关键所在;揭示了黑碳在土壤环境中的稳定性,探讨了外源黑碳与土壤本体有机碳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了黑碳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揭示这些问题有助于客观评价黑碳能否作为一个有效的土壤有机碳库,也益于明确黑碳在全球碳循环以及中国农业减排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748.
稻田冬闲期CO2气体排放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热带红壤稻作区是华中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的碳循环过程的因素和机理,同时为进一步解释农田碳循环过程对温室气体CO2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静态箱式法对亚热带红壤性稻田长达约5个月的冬季休闲期(2005年11月—2006年4月)CO2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田间原位观测,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性稻田冬闲期CO2通量与近地面CO2体积分数的季节变化基本同步,与地面稻田生态系统的CO2通量对大气CO2体积分数的影响60%;CO2通量日变化规律基本为昼吸夜排:白天表现为田间杂草光合作用的结果,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夜晚则以呼吸过程为主,主要受温度的影响,CO2通量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其中气温和5cm地温最适宜用作于描述夜间CO2通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的指标。亚热带红壤性稻田生态系统在149d的休闲期内从大气中累积吸碳量(以CO2计)约4.03t·hm-2,表现为大气的碳汇。  相似文献   
749.
曝气生物滤池中碳和氮代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充填陶瓷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研究碳和氮代谢特性.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氨氮为52 mg/L左右、COD为100 mg/L左右和回流比为200%时,经过20多d的运行,出水氨氮小于0.05 mg/L、COD小于25 mg/L、亚硝态氮为4.7 mg/L和硝态氮为7.1 mg/L,COD去除率达75%,氨氮去除率达99.9%,总氮去除率达78%;过大和过小的回流比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性能都是不利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一般城市污水以及含低COD、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50.
Wildlife hunting is essential to livelihoods and food securit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yet present rates of extraction may threaten ecosystems and human communities. Thus, governing sustainable wildlife use is a major social dilemma and conservation challenge. Commons scholarship is well positioned to contribute 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analytic tool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fac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dimensions of wildlife governance, yet the intersection of wildlife studies and commons scholarship is not well studied. We reviewed existing wildlife-hunting scholarship, drawing on a database of 1,410 reference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overlap with commons scholarship through multiple methods, includ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deductive coding. We found that a very small proportion of wildlife scholarship incorporated commons theories and frameworks. The social network of wildlife scholarship was densely interconnected with several major publication clusters, whereas the wildlife commons scholarship was sparse and isolated. Despite the overarching gap between wildlife and commons scholarship, a few scholars are studying wildlife commons. The small body of scholarship that bridges these disconnected literature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understudied relational dimensions of wildlife and other overlapping common-pool resources. We suggest increased engagement among wildlife and commons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wildlife governance across regions, particularly for bushmeat hunting in the tropics, which is presently understudied through a common-pool resource lens. Our case study of the Republic of Congo showed how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hunting and forest rights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wildlife governance and potential for future intervention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wildlife and overlapping common-pool resource systems may be key to understanding present wildlife governance challenges and advancing the common-pool resource research agen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