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72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671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561.
在好氧条件下,对利用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反硝化净化废气中NOx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模型探讨,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分析NOx在BTF内传质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NOx在气相和生物膜相的质量守恒方程,结合Fick定律和好氧条件下的Monod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到了NOx在BTF中"吸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表明,BTF中好氧反硝化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进口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出口浓度的影响,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2.
江西瑞昌某苎麻公司产生大城污染严重的苎麻废水。废水处理规模300m^3/d。采用水解酸化-气浮-厌氧-好氧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3.
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酸性红B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考察灭活好氧颗粒污泥(Aembic cranular Siudge,AGS)生物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cid Red B,ARR)的能力,对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ARB初始浓度以及NaCl浓度等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是影响ARB生物吸附的最苇要因素,最佳pH值为2.0.平衡吸附量随AR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荆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AGS上的化学官能团(如胺基、羧基和羟基等)是吸附酸性红B的活性位置.研究表明,灭活ACS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来去除偶氮染料ARB及类似染料.  相似文献   
564.
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废水污染与处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废水的污染现状,指出了废水的来源及主要特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其中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是处理高浓度头孢类抗生素废水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头孢类抗生素企业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65.
用扫描电镜表面观察和全自动压汞仪测定了2种亲水化改性PVDF微滤膜的平均孔径、孔隙率等基本性能参数。对2种膜的纯水通量,及其平板膜组件在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种膜污染过程均呈现先缓慢后快速的"二阶段"趋势,第二阶段是膜污染的主导阶段。尽管平均孔径小、孔隙率高的膜本身阻力大、纯水通量低,但其污染速率较低,物理及化学清洗恢复率较高。膜孔径及孔隙率指标是影响其在MBR中运行的污染速率的主要因素,平均孔径小、孔隙率高的膜抗污染能力强。  相似文献   
566.
应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垃圾渗滤液,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经过37 d的运行,反应器内出现小粒径颗粒污泥。第50 d,反应器中污泥完全颗粒化。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内污泥的平均粒径为0.7 mm;SVI5min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7~47 mL/g);MLSS基本稳定在3 700~4 500 mg/L;当COD和氨氮的平均进水浓度为2 150 mg/L和312 mg/L时,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540 mg/L和35 mg/L,去除率分别为75%和89%。  相似文献   
567.
在SBAR中首先采用低有机负荷继而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培养出2种不同类型的好氧颗粒污泥。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对SBAR系统中的微生物特征包括污泥浓度、SVI沉降指数等指标及系统对废水中COD和氮磷去除性能进行评估。在稳定阶段,通过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中测试和对比SBAR内2种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经过89 d的低有机负荷(0.75 kg COD/(m3·d))运行,小颗粒污泥缓慢形成,表面光滑,外观规则为近似球形;大幅度提高有机负荷(1.6 kg COD/(m3·d))促使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多数为椭球形,并且颗粒边缘清晰透明;经过93 d稳定运行,成熟的小颗粒和大颗粒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35 mm和1.35 mm;随着大颗粒污泥的增多,系统除磷效果明显增强;在不同盐浓度(0%~15%)条件下大颗粒污泥比小颗粒污泥沉降速度更高;小颗粒污泥在大于2%的Na Cl溶液出现悬浮现象而大颗粒仅在15%的Na Cl溶液出现悬浮现象,进一步说明大颗粒污泥密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68.
李果  何强  吴正松  彭晨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381-1388
利用自行研制的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8~17.2℃的条件下,垃圾仓温度范围为17.2~50℃,堆肥垃圾含水率由(91.0±1.8)%降为(85.1±5.2)%,p H维持在5.92~7.40之间,VS/TS由0.78±0.06降为0.60±0.12,垃圾蛋白酶活性在第15天后维持在153.5~347.5 U/g DW。污泥仓温度主要范围为25~35℃,排泥含水率由(99.2±0.3)%降为(96.0±1.5)%,p H维持在6.77~6.97之间,VS/TS由0.66±0.07下降为0.44±0.11。污泥仓日均产气量为(44.7±8.6)L,其中甲烷平均体积分数为(61.32±4.68)%,污泥蛋白酶活性在第4天后稳定在0.98~1.78 U/m L之间。一体化反应器实现了厨余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在同一反应器中集中处理,并利用垃圾堆肥时产生的热量为污泥浓缩消化提供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569.
青竹江水环境耗氧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荫  陈西平 《四川环境》2012,31(6):75-78
本文对青竹江水环境中耗氧污染物(CODCr、BOD5和NH3-N)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青竹江的水质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竹江从上游到下游水体中污染物含量为增加趋势,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枯水期水体中污染物含量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目前青竹江综合水质可满足Ⅱ类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70.
In this study, an Alcaligenes sp. strain DG-5 that can effectively degrade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was isolated from DDTs-contaminated sediment.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iodegradation of DDTs by DG-5 were investigated. About 88 %, 65 % and 45 % of the total DDTs were consumed within 120 h when their initial concentrations were 0.5, 5 and 15 mg L?1, respectively. However, almost no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ir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to 30 mg L?1, but the addition of nutri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egradation, and 66 % and 90 % of the total DDTs were degraded at 336 h in the presence of 5 g L?1 peptone and yeast extract,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ddition of 20 mM formate also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DG-5 to transform DDTs, and its DDT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Tc) value was increased by 1.8 - 2.7 fold for the pure (p,p’-DDT or o,p’-DDT only) and mixed systems (p,p’-DDT, o,p’-DDT, p,p’-DDD and p,p’-DDE).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competitive inhibition in the biodegradation by DDT compounds occurred in the mix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