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18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31.
泰州石化总厂的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现有的炼油企业通过合理系统划分,将高、低浓度污水分质处理,并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方法(隔离式BAF及膜法A/O等),实现全厂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32.
The innovative process consists of biological uni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ozonation unit for excess sludge treatment. An 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 was used to remove organics and nitrogen, and an anaerobic reactor was added to the biological unit for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contained at aerobic sludge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 For the excess sludge produced in the MBR, which was fed to ozone contact column and reacted with ozone, then the ozonated sludge was returned to the MBR for fur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process could remove organic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fficiently, and the removals for COD, NH3-N, TN and TP were 93.17%, 97.57%, 82.77% and 79.5%, respectively. Batch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fic nitrification rate and specific denitrifieation rate of the MBR were 1.03 mg NH3-N/(gMLSS^ h) and 0.56 mg NOx-N/(gMLSS^ h), and denitrification seems to be the rate-limiting step.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the MBR was kept at 5000--6000 rng/L, and the wasted sludge was ozenated at an ozone dosage of 0.10 kgO3/kgS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of two months, no excess sludge was wasted, and a zero withdrawal of excess sludge was implemented. Through economic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an additional ozonation operating cost for treatment of both wastewater and excess sludge was only 0. 045 RMB Yuan( USD 0.0054)/m^3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33.
有机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生长适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叶滨恭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56-58,67
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堆肥中各种中温微生物的最优生长条件。真菌在高温期是优势菌群,细菌在腐熟期是优势菌群,且经过堆肥发酵后,微生物的种群趋于单一;中温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在pH为7,8,5的环境下,在C/N为50,30,10的环境下,在2%~5%的NaCl浓度下生长最好;且中温细菌能改变酸性环境,使之适应细菌的生长。中温真菌具有较强的耐酸碱性。中温放线菌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可在含15%的NaCl溶液中生长。  相似文献   
934.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我国灭螺植物资源的优势 ,对32种药用植物[1]进行了灭螺实验 ,并从中筛选出5种对水陆两栖型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毒杀作用强烈、资源丰富、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植物。研制了植物颗粒剂和植物粉剂两种灭螺剂型用于灭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植物颗粒灭螺剂对钉螺有强烈的毒杀作用 ,钉螺取食颗粒剂后24h死亡率分别达84 8%~100 % ,其毒杀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植物的其它灭螺方法 ,对钉螺致死时间比1×10-3g/l氯硝柳胺化学灭螺剂提前12~24h。与其他植物灭螺方法比较 ,具有应用广泛、简便实用的特点 ,为利用植物资源进行灭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5.
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6.
韩沛  张少倩 《环境工程》1998,16(1):19-20
采用水解酸化 厌氧 好氧 混凝 吸附工艺处理洁霉素生产丁提高浓度有机废水,工程实践表明,CODCr和BOD5去除率在99%以上,所排废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37.
四氢呋喃废水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医药及化工生产中含四氢呋喃废水近年来的大量出现,研究了四氢呋喃废水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厌氧单基质条件下,四氢呋喃对厌氧消化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浓度达到200mg/L时,厌氧微生物受到明显抑制,产气量急剧减少。厌氧共基质条件下,四氢呋喃浓度的增加反而有利于四氢呋喃的降解。四氢呋喃废水BOD5/COD为0.096,属好氧难降解污染物质,但其对好氧微生物无抑制,其原因在于四氢呋喃具有强的挥发性,曝气吹脱12h时COD去除率高达84%。  相似文献   
938.
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内循环气升式间歇反应器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从污泥负荷率和碳源特性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以蔗糖为碳源时,反应器在较低的曝气量下生长有大量的丝状真菌,而在较高的曝气量下有利于污泥形成表面光滑的颗粒,但当污泥负荷过低时,光滑的颗粒污泥表面开始迅速生长丝状真菌而导致颗粒污泥不稳定。试验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物质形成好氧颗粒污泥速率快,但其操作条件难控制,容易引起丝状真菌的大量生长;以乙酸钠为碳源物质,形成颗粒污泥速度慢,污泥颗粒化程度不高;而以蔗糖与乙酸钠为混合型碳源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证明了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光滑,没有丝状菌的存在,并且颗粒污泥易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39.
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寄生虫卵和致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仍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莱芜污水处理厂对各种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经验,对污泥堆肥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工作以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其基本工艺可以为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40.
PVA固定化厌氧污泥处理皂素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经过PVA硼酸法包埋制备成的固定化小球经硬化处理后添加在厌氧-好氧反应系统的厌氧反应器中,同时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对照组A,对皂素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包括两套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抗冲击负荷等环节。结果表明,固定化组C在产气量、抗毒性和有机负荷冲击、COD去除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