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18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不同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不同底物及不同颗粒化方法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以接种污泥、模拟废水好氧颗粒污泥和分别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的实际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PCR-DGGE对比分析了接种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会减少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影响颗粒污泥稳定性的细菌被淘汰,而聚磷菌、反硝化菌、难降解有机物降解菌等污水处理功能微生物都在颗粒化过程中得到保留.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能够实现亚硝化细菌(AOB)一定程度的富集.与接种活性污泥相比,好氧颗粒污泥中AOB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有提高.好氧颗粒污泥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未培养菌(uncultured bacterium).其中AOB均属于β-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  相似文献   
992.
王良杰  湛含辉  孙璨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1):3405-3411
以脱水造粒形成的物理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明显提高了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第20d,接种物理颗粒污泥的R2中90%以上的污泥粒径即大于0.2mm,而接种絮状污泥的R1中只有26.7%.颗粒化过程中,接种物理颗粒污泥的R2中SVI始终小于80mL/g沉降性能良好,第25d时污泥浓度为6300mg/L,而R1为3200mg/L.脱水过程未对污泥活性造成明显影响,培养期间两者COD去除率均大于90%,但培养后期R2中TN的去除率约为70%,明显优于R1的55%,其主要原因为R2中的污泥粒径大于R1.经过5d的曝气剪切后仍有39.8%的物理颗粒污泥大于0.2mm,为颗粒化提供了大量诱导核,同时物理颗粒污泥内部营养传输孔道的形成与EPS的內源消化和反硝化产气有关.  相似文献   
993.
A straightforward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valuable chiral N-(tert-butylsulfinyl)i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rocess with benzaldehydes as substrates, arylmethyl alcohols, benzylthiol, dibenzyl ether, thioether, and disulfide are used as alternative substrates to react with tert-butanesulfinamide in the presence of KOtBu under air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N-(tert-butylsulfinyl)imines. This is a transition metal-free, mild, cost-effective, and simple process.  相似文献   
994.
从底泥中分离出1株低温贫营养好氧反硝化细菌SY13,经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出细菌SY13属于Acinetobactersp.。考察了温度、pH、C/N比及接种量对菌株SY13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初始硝酸盐浓度为15mg/L左右,温度为15℃时低温贫营养好氧反硝化细菌SY13的硝酸盐去除率为49.26%,在中性环境适应性较强,pH值为7.0时72h的硝氮去除率达到58.08%,随着C/N比不断增加,菌株SY13硝酸盐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强,接种量为10%时,菌株SY13培养72h后的硝氮去除率可达到59.62%。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考察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MBR和GAC-MBR透膜压差、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和脱氮性能,并采用ASM1模型对2个反应器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MBR和GAC-MBR的运行周期分别为75,150h,说明GAC的加入能够显著减缓MBR膜污染的速度,延长MBR的运行周期.MBR和GAC-MBR氨氮浓度分别为0.5,6mg/L;硝氮浓度分别为4.5,2mg/L;总氮浓度分别为5,10mg/L,出水COD均低于20mg/L,出水能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ASM1进行工艺数学模拟,模拟出水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2个反应器中主要微生物为异养菌和氨氧化菌,异养菌在MBR和GAC-MBR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5%和97.7%;好氧氨氧化菌分别为4.4%和2.3%,说明投加颗粒活性炭能有效的缓解膜污染,并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新型调理剂CTB-2污泥堆肥的氧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CTB-2调理剂与城市污泥进行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氧气、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CTB-2调理剂):m(污泥)=1:2能够有效降低污泥容重,改善堆体结构;堆体能够快速升温至高温期并持续7d以上,最终完成无害化;采用该比例的调理剂能够保证堆体的通风供氧,使堆体各层通风后的氧气体积分数都恢复至19%以上,最低氧气体积分数维持在数17%以上;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氧气体积分数、耗氧速率和温度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效应,堆体耗氧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堆体通风后的氧气和最低氧气体积分数均随着堆肥的进行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7.
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分析好氧颗粒污泥细菌组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 随机测定了82个克隆子序列(700 bp),Blast比对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可分为7个主要类群,其中,β变形菌(β-Proteobacteria)类群和鞘脂杆菌(Sphingobacteria)类群在文库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4.16%和30.50%;其次是Candidate division TM7类群、黄杆菌(Flavobacteria)类群和γ变形菌(γ-Proteobacteria)类群,分别为9.76%,7.32%和7.32%;放线菌(Actinobacteria)类群和α变形菌(α-Proteobacteria)类群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4.88%和1.22%.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中不仅含有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食酸菌属(Acidovorax)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等细菌,还含有对CODCr和氨氮具有很好去除能力的Micropruina glycogenica,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等细菌.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性能及颗粒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乙酸钠与葡萄糖混合基质为碳源,采用间歇式气升内循环反应器(SBAR),以颗粒解体后含有大量丝状菌的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启动及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性能与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时,成功实现了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启动,形成的颗粒结构致密,表面光滑;污泥容积指数(SVI)为70mL/g,平均粒径为3.2mm,平均湿密度为1.029g/mL.当温度直接升高到26℃时,出水NH4+-N由10.6mg/L降为0.2mg/L,同时出现了出水亚硝酸盐的积累,积累率达到93.9%.但是,在温度升高后的47d中,由于胞外多聚物(EPS)中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降低,导致颗粒表面的电负性的增加,最终使得颗粒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999.
好氧细菌降低油田采出水对管钢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Tafel曲线、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嗜油好氧细菌对J55油套管钢在油田采出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腐蚀膜的形貌和成分,采用失重法测量了动态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嗜油好氧细菌加入后,J55油套管钢试样表面所成腐蚀膜的组分发生了变化,腐蚀膜的致密性增强,膜与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好氧细菌的加入显著降低了J55钢在采出水中的腐蚀速率,有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是无菌条件下的40%.此外,还对嗜油好氧菌减缓J55油套管钢在油田采出水中腐蚀速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SBR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总被引:53,自引:9,他引:44  
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研究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进水碳源进行调控,反应器中形成了高活性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74.0%~92.8%和82.3%~98.5%.颗粒污泥的粒径一般为0.5~1.0mm,MLSS达到4.5g·L-1以上,SVI值约为32.5,其有效生物量及脱氮性能远远高于一般的好氧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