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活垃圾可持续化填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填埋场现状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填理"的概念.认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从单纯的最终处置场所演变为填埋与中转相结合的场所.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从两方面得到体现:一为垃圾降解过程及其副产品处理中以能量形式得到利用,另一方面为稳定化后的垃圾及填埋场本身空间得到再一次的利用.  相似文献   
72.
矿化垃圾中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全因素实验研究了填埋龄10~12年的矿化垃圾中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结果表明,每g矿化垃圾中甲烷氧化菌、反硝化细菌可达109个数量级,适合作为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反应介质.CH4、O2和NO3--N浓度对CH4去除有明显影响(p<0.01),其大小顺序为CH4>O2> NO3-N,且3种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NO3--N对甲烷氧化的抑制或者促进作用主要与环境中的O2浓度和C/O比有关.相对较低的CH4初始浓度和较低的C/O、C/N比有利于甲烷氧化和反硝化作用耦合,而且反应产物中N2O含量较低.当CH4、O2浓度分别为10%,20%时,甲烷去除率能达到97.7%,产生的N2含量为11.5%以上,且N2O的产生量低于0.2%.  相似文献   
73.
采用紫外(UV)耦合Fenton反应产生活性氧物种降解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考察了初始pH值、双氧水和二价铁(Fe~(2+))投加量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并采用醇类猝灭实验和三维荧光技术解析了体系产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及其腐殖质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UV-Fenton体系可协同、有效地处理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的污染物.增大双氧水和二价铁投加量可提高体系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与反应速率,初始pH值为3.0时有机物降解效果最佳,中性与碱性环境均会显著抑制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在H_2O_2投加量为0.084 mol·L~(-1),Fe~(2+)投加量为0.056 mol·L~(-1),初始pH值为3.0的条件下,渗滤液尾水COD去除率与反应速率常数最终分别为77.22%和0.04679.经UV-Fenton体系处理后,得益于体系主要的活性氧物种·OH与O■对渗滤液尾水中芳香类有机物质的有效降解,同时,可见区荧光峰值降低了51.00%,紫外区荧光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渗滤液中大分子物质大幅减少,小分子物质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74.
结合深圳市宝安区西海堤垃圾场和西田垃圾场现场实验,分析了陈垃圾的物理成分,并将其与新鲜垃圾物理成分作对比,得出易降解有机物含量、塑胶含量和无机物含量与陈垃圾稳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生活垃圾填埋场陈垃圾基本特性及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填埋场已填埋陈垃圾具有丰富的资源 ,我国填埋量已达几千万吨。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 6年填埋龄和 1 0年填埋龄陈垃圾基本特性的测试研究 ,揭示出填埋 6年以上的陈垃圾已具有相当稳定的性状 ,原始垃圾特征已完全消失 ,开挖后没有异味 ,在组成上除部分大颗粒无机物和大块难降解有机物外 ,其余部分已腐化为类土壤物质 ,可以开采再利用。陈垃圾中类土壤部分在物理化学性质、水力学和微生物学性质上均表现出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形成的、极为优良的基质特征 ,可用作污染物生物处理基质或作物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76.
李春萍 《环境工程》2012,(Z2):296-298
为解决丰台北天堂垃圾填埋场600~700t/d矿化垃圾筛上物的处置问题,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垃圾筛上物中以塑料、砖瓦灰土及木竹3类为主,可燃组分达65%以上,不可燃组分为33%左右;湿基热值为11806.6kJ/kg,灰分含量达40%左右,挥发分仅为25.19%;C、H、O含量较高。矿化垃圾筛上物各组分中:塑料、木竹、织物、细土的含水率均在20%以上;塑料、橡胶的热值均为16736kJ/kg以上,木竹和织物的热值为10460kJ/kg左右;塑料、织物、木竹、橡胶等可燃物的挥发分含量均在50%以上;塑料、橡胶中的N含量较少,但含氯量均较高,织物中C、H、O含量较高。矿化垃圾筛上物仍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将可燃组分与无机组分分离,可燃物焚烧利用,无机组分建材利用。  相似文献   
77.
改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固液比(矿化垃圾与废水的质量比)为100,1,运行周期为3 h.水力负荷为0.08 m3/(m3·d)条件下,分别采用废铁屑、钢渣、蘑菇渣、秸秆作为改性材料进行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工艺强化研究.结果表明,废铁屑对COD、色度、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有显著的强化作用,COD、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平均提高9.3%、17%和7.7%;钢渣不利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且需定期置换钢渣以维持其去除COD和总磷的强化作用;蘑菇渣和秸秆均需先进行合适的驯化降解处理,才能实现其去除COD、色度、氨氮和总氮的强化作用.从工程应用角度看,废铁屑是相对理想的一种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78.
经长时间稳定化形成的矿化污泥中,含有种类丰富和数量繁多的降解性微生物,具有处理渗滤液的潜力。建立3个矿化污泥生物反应器,即C1(粉煤灰0%),C2(粉煤灰9.1%),C3(粉煤灰16.7%),以处理垃圾填埋场老龄渗滤液。在单级矿化污泥反应器中,当进水COD和NH3-N分别约为1350和900 mg/L时,水力负荷为17.7~70.8 L/(m3.d),COD去除率可超过65%,氨氮的去除率可超过94%。粉煤灰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OD去除率,但有助于氨氮的去除。在二级矿化污泥生物反应器中(即C3~C1串联),水力负荷为35.4 L/(m3.d)的工况下,当COD、TOC、IC和NH3-N分别为1 500~2 500,500~900,1 200~1 600和1 200~1 450 mg/L时,出水可达到COD<300 mg/L,TOC<180 mg/L,IC<100 mg/L,NH3-N<5 mg/L。但是,矿化污泥生物反应器对渗滤液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79.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填埋垃圾为填料构建陈垃圾反应器,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水力负荷、回流比以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考察了反应器对成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NH3-N)、总氮(TN)、BOD5和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温度下,水力负荷由8.5 L/(m3·d)升高至17 L/(m3·d)时,反应器对污染物BOD5和NH3-N的去除效率没有改变,而对COD和TN的去除效率有明显提升;当增加回流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未能提高脱氮效率;当环境温度从15℃提高到30℃时,NH3-N和BOD5接近完全去除,COD的去除率从73.1%提高到82.4%,TN的去除率从27.3%提高到43.7%,明显提高了反应器效能。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增加回流比对反应器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提高水力负荷使得上部群落结构多样性提高;而温度提高时,反应器上、下部细菌的种类数量都明显增加,多样性提高。表明在陈垃圾反应器运行时,环境温度对其效能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0.
经生物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尾水的CODCr约在500~800 mg/L,此类CODCr除部分为有机物外,还含有大量还原性无机类物质,因此不适合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进行深度处理。本研究在投药量较低的情况下,采用水泥、NaAlO2和Ca(ClO)2等物质联合作用,取得较好的尾水CODCr去除效果(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机理研究表明:渗滤液尾水CODCr的去除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方面为常规的氧化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水化作用,可去除部分还原性无机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