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75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965篇
综合类   2041篇
基础理论   685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879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例,借鉴传统LUR模型思路,考虑土壤重金属的源汇关系,加入土壤属性因子,构建LUR-S模型模拟预测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并与传统LUR模型及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以土地利用为主的源因子及反映重金属在土壤中赋存环境的汇因子的共同影响.就源影响因子而言,土壤Cu、Zn含量分别与2 000 m缓冲区内交通用地面积、2 000 m缓冲区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极显著相关(P0.01);就汇影响因子而言,土壤Cr、Cu、Zn含量与OM、Corg、TC、TN极显著相关(P0.01).(2)研究区土壤重金属Pb、Cr、Cu、Zn空间分布预测的LUR-S模型方程R2较传统LUR模型分别提高了0.041、0.406、0.102、0.501,精度检验R2较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分别提高了0.147 7、0.011 6、0.231 0、0.081,RMSE较普通克里格插值分别减少了2.413、0.631、1.112、2.138,表明考虑了源汇关系的LUR-S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LUR模型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3)LUR-S模型对污染较低、变异较小重金属空间分布预测的适用性较好,而对污染较高、变异较大重金属则较差.  相似文献   
172.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红树林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代表性红树林湿地为对象,研究红树林湿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沉积物有机碳、总硫、总氮和总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和海南红树林区总氮和总磷变化相似,均为:沉积物〉农田〉鱼塘〉光滩,广西大冠沙稍有不同,光滩的氮磷含量最低;有机碳和总硫含量各地稍有差异,但是红树林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总硫...  相似文献   
17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张。持续加速的城市化对城市气候及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都江堰市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根据1994和2007年两个时相的LandSatTM影像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覆盖、亮温信息和植被覆盖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对这13年来都江堰的热岛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覆盖和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热岛与城区的空间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的一致性,与植被覆盖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4.
农垦北安局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局2001年-2008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和净能值产出率呈下降趋势,能值投资率、人均能值使用量和能值密度呈增加态势,环境压力逐年增加。根据能值指标分析结果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5.
文章通过对当前天津市农业源污染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天津市农业污染防治地方环境标准制定的意义与必要性。在研究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地方关于农业源水环境污染防治标准制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天津市农业源污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天津市农业污染防治地方环境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的具体建议,以及对标准实施方面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6.
江苏省沛县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沛县是国家重要优质煤生产基地,煤炭产业为沛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煤炭采掘带来的土地塌陷冲击着脆弱的土地资源,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沛县在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中也发现了制约复垦的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和技术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7.
鄂南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红壤CO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丽君  金涛  阮雷雷  陈涛  胡荣桂 《环境科学》2007,28(7):1607-1613
以湖北省咸宁地区分布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对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稻-油菜轮作田,旱地,林地,果园)土壤CO2的排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4种利用方式土壤CO2的年排放总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水稻-油菜轮作田1 129 g/(m2·a),果园828 g/(m2·a),旱地632 g/(m2·a),林地533 g/(m2·a).土壤CO2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异,水田夏季淹水期排放低,而其它3种土壤都是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并与对应的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5 cm地温与4种土壤CO2排放通量均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以林地的相关性最大.除水田外,其它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5 cm地温与CO2排放通量的相关方程计算得出,4种利用方式红壤的Q10分别为水田1.51,果园1.88,林地2.08,旱地2.7.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与CO2排放通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DOC在降水或淹水的情况下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78.
Guanting Reservoir,one of the drinking water supply sources of Beijing,suffers from water eutrophication.It is mainly supplied by Guishui River.Thus,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phosphorus(P)loss and improve the P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Guishui River watershed are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is region.In this study,a Revised Field P Ranking Scheme(PRS)was developed to reflect the field vulnerability of P loss at the field scale based on the Field PRS.In this new scheme,six factors are included, and each one was assigned a relative weight and a determination method.The affecting facto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ransport factors and source factors,and,th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surface water and soil eros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China were used in this scheme.By the new scheme,thirty-four fields in the Guishui River were categorized as"low","medium"or"high"potential for P loss into the runoff.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 loss risks of orchard and vegetable field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rn and soybean fields.The source factor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P loss from the study area.In the study area,controlling P input and improving P usage efficiency are critical to decrease P loss.Based on the results,it was suggest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fields of vegetable and orchard since they have extremely high usage rate of P and high soil test of E Compared with P surplus by field measurements,the Revised Field PRS was more suitable for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s,and had higher potential capacity to identify critical source areas of P loss than PRS.  相似文献   
179.
江苏句容水库农业流域水塘和河流N_2O排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句容水库农业流域的水塘和河流中,用密闭箱法于2007年8、11月和2008年2、5月采集水体表面排放的N2O气样,研究水塘和河流N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水塘N2O的排放速率范围在-0.42~16.76μg.m-.2h-1之间,河流N2O排放速率在0.29~8.41μg.m-.2h-1之间.由于...  相似文献   
180.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