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81篇
综合类   519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88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面源污染环保意识和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针对北京郊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的顺义区蔬菜化肥和农药超量使用及大型养殖场废弃物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问题,在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VM方法,评估了顺义区公众对以上农业活动造成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意识和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首都郊区农民的环保意识在增强;家庭人均纯收入、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受访者的年龄与支付意愿则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还计算了顺义区2002年全区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是49.18元/人,该年全区人民总支付意愿为2680.861万元人民币。该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2.
应用分层抽样统计方法,调查研究广西桂东北地区农业土壤环境Cu、Zn、Pb、Cd、Ni、As、Cr、Hg等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并分别求算出各元素背景值95%的置信区间。经方差分析,各成土母质间几种元素背景值都有不同程度差异。探讨了该区域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与世界土壤、地壳丰度和国内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差异,为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3.
农业产品因投入劳动和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形成价值。农业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伴随其本身的价值,还会产生其经济效益。利用生态循环中可以再生的资源,可产生生态经济效益,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产生技术经济效益,流通领域中的供求优势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4.
丘陵红壤开发的水土资源保护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湖南省桃源县为例,针对目前丘陵红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探明季节性干旱成因和发生规律、水资源合理调蓄利用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壤丘陵区抗御季节性干旱的水分管理对策和主要措施;通过不同经营模式的水土资源动态观测、分析,提出了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值应≤200 t·km-2·a-1、相应的降水径流系数<0.25 等水土资源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指标,并在丘陵红壤坡地上建立了土壤侵蚀模数<100 t·km-2·a-1 的“土壤-水分-生物”资源互利型的高效利用模式。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茶叶、苎麻、果业、庭园高效生态农业等四大科技先导型的产业化规模经营体系,为我国红壤丘陵区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提供实用模式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65.
齐鑫  陈利顶  李琪  马岩  张心昱 《生态环境》2007,16(2):564-568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同时会影响到养分流失的危险性和区域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按照不同时期对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内的玉米地、蔬菜地、果园、其他经济类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农业用地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土壤垂直剖面变化。结果发现:(1)0~40cm是玉米地养分活跃层;蔬菜地的养分含量在0~10cm土层变化最剧烈;果园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均较剧烈;其它经济用地在25~40cm土层养分变化较大;(2)果园和蔬菜地是研究区内养分活动最活跃的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的表层养分流失风险性最高,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很高的潜在影响;果园在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较大,其发生养分的淋溶流失的风险性最高;玉米和其他经济用地养分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建议,传统农业区在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时,尤其是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改为蔬菜地和果园时,必须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Abstract: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have an impact on ecological communities, it is unclear which of these factors is currently most important.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land-use and climate alteration on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of Central European birds.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by contrasting abundance changes of birds of different breeding habitat,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and migratory behavior. We examined data from the semiquantitative Breeding Bird Atlas of Lake Constance, which borders Germany, Switzerland, and Austria.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abundance of the 159 coexisting bird species from 1980–1981 to 2000–2002 were influenced by all three factors. Farmland birds, species with northerly ranges, and long-distance migrants declined, and wetland birds and species with southerly ranges increased in abundance. A separate analysis of the two decades between 1980–1981 and 1990–1992 and between 1990–1992 and 2000–2002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first decade and became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abundance changes in the second decade. Although the spatial scale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our study is limited,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suggests that climate change has overtaken land-use modification in determining population trends of Central European birds.  相似文献   
167.
针对宁夏农牧业发展结构失衡的现状,指出长期推行重农轻牧的农区模式而不是发展草地农业是一种方向性失误。为此探讨了宁夏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学依据,分区调整方向与拓宽结构调整思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8.
ABSTRACT

Deforestation driven by agricultural expansion is a major threat to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Amazon Basin. Modelling how deforestation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has thus become a policy relevant scientific undertaking. However, empirical parameterization of land-use/cover change (LUCC) models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high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land-use decisions. Bayesian Network (BN) modelling provides an effective framework to integrate various data sources including expert knowledge. In this study, we integrate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with data from farm-household surveys and a decision game to model LUCC at the BR-163, in Brazil. Our ‘business as usual’ scenario indicates cumulative forest cover loss in the study region of 8,000 km2 between 2014 and 2030, whereas ‘intensified law-enforcement’ would reduce cumulative deforestation to 1,600 km2 over the same time interval. Our findings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ation law enforcement in modulating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rket incentives on land cover change.  相似文献   
169.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在酸性土上的农用价值与利用原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的潜在威胁,促使人们对其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重视。文章针对红壤地区土壤普遍缺乏营养元素的问题,通过分析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探讨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在酸性土壤上的农用价值与利用原理。结果表明,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富含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而红壤地区土壤又普遍缺乏这些元素;它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能,在酸性土壤中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因而具极高的农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上适量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供肥性能和持水能力,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达到废弃物农业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0.
农田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与1990年相比,2000年我国氮肥用量升高了40%,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农田土壤N2O的排放通量作出新的估算。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变异和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长期的、多点的农田N2O原位监测数据的匮乏成为提高N2O排放测定精度的制约因素。目前,航空采样法-驰豫涡动技术(微气象学方法)能够成功克服空间变异,且已经被成功应用在农业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定量化观测上;另外Century-NGAS和DNDC模型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机理模型,但应用不同模型所获得的N2O排放量相差较大。因此,今后农业土壤N2O排放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提高N2O原位观测精度,寻找合适的机理模型和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