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8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793篇
安全科学   401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337篇
综合类   2255篇
基础理论   316篇
污染及防治   336篇
评价与监测   661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phate on limestone surfaces of the external walls of churches in Malta is shown to be related to their position and distance from a power station, the main local point source of sulphur dioxide pollution. Limestone powder collected from these surfaces was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particles which, under low-power optical microscopy, appear as shiny black amorphous bodies which were interpreted as soot particles; the abundance of these bodies was expressed as a black particle count (BPC). The degree of sulphation and BPC were shown to be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both appeared to b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prevailing wind. The BPC contour map indicate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parameter from vehicular traffic.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gree of sulphation and BPC of limestone surfaces from the built environment should function a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the relative air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SO2 and soot pollution. This data is possibly more accurate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lative long-term air-quality status of different areas of habitation than that deduced from single or episodic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 levels.  相似文献   
982.
窑炉烟气净化和控制燃烧相结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窑炉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关键是要解决降低高温烟气以实现机械排烟的条件,而在采用配风形式降低了高温烟气和通过选用适宜的湿式净化技术装置解决了污染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控制窑炉燃烧,以保证窑炉的正常运行,并改善窑炉燃烧条件,使窑炉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实现环保与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83.
浅析相关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空气负离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其保健功能迎合了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旅游心理.论文着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对若干因子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地有关保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4.
太原市空气的SO2污染及树木的吸收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原市空气中SO2浓度的年际、月份和垂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SO2浓度低,污染较轻,春季和冬季的SO2浓度大,污染重,沿垂直方向在1m高处的SO2浓度最大,7m高的位置SO2浓度明显降低,20m处更低.测试了银杏、白蜡和国槐3种绿化树种的枝条韧皮部和叶片的含硫量,其逐月变化规律说明这些树种对城市空气中的SO2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是城市绿化和净化污染的优良树种.结合树木的叶片容量和含硫量的关系,评价了它们净化污染的效益,结合SO2垂直变化规律提出立体绿化配置.图2表3参7  相似文献   
985.
城镇绿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中山市小榄镇公园、街道、居住区等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园、苗圃、金菊花园、镇府大院和小榄中学等绿化好、总绿量大的地带,CO2浓度[Ψ(CO2)/10^-6]和含菌量(n/m^-3)明显较低,负离子浓度明显较高;街道、新永路民居、商场、工厂、车站和果菜批发市场等绿化差、总绿量小的地带,Ψ(CO2)/10^-6和含菌量明显偏高,负离子浓度明显偏低.街道上空的Ψ(CO2)与车流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Ψ(CO2)与人流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6.
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津市为例,分析地面风场、大气层结及天气形势等主要污染气象参量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关系;估算高、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幅度;提出在天气气候分类的基础上,建立气象条件标准化分级,评估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水平的方法。研究表明:天津市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34%,而非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16%,ISCLT3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相应于相同的污染源排放数据库由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气象条件不同引起的SO2全市平均浓度的差异约在10%以上。污染源源强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高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加剧作用大于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87.
成都市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4年成都市API指数及API>100日数百分数的再分析,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季节分布、区域分布状况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的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API>100时数百分数的季节变化状况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区域分布为城西北>城东>城北>城中心>城东南>城西>城南。城市发展对风向的改变比较明显,对风速的改变不明显。大气颗粒污染物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PM10浓度与SO2、NOX、湿度、气压呈正相关,与风速、蒸发量、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8.
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北京市为案例,介绍一种包括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及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分析的整体技术方法,从而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及浓度分布特征、行业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地区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以及区域污染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等多方面特征,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北京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PM10,扬尘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SO2,采暖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NOx,交通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石景山、朝阳南等工业区以及老城区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为需要优先控制的地区;北京市周边污染源对北京环境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其中RM10的影响最大(高达47.3%),北京市应同时加强对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9.
我国空气颗粒物中烃类物质的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利用奇偶优势指标、最高峰碳数指标以及色谱峰型特征来判识正构烷烃的来源和利用浓度比值法、化合物的轮廓图特征法、多元统计方法和化学质量平衡法判识多环芳烃的来源,并指出这些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990.
对《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中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进口和天津显色剂的灵敏度有差别,但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最佳显色时间为2-8min;样品在0℃~4℃条件下保存4d对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