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395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436篇
综合类   590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蔡正邦 《四川环境》1993,12(4):39-42
本文阐述了运用生态工艺,成功地将工艺组成一套占地少、操作简便、外形美观的机械设备,治理了广元电子灯饰总厂的漆雾废气。治理后,其排放浓度,低于《四川省标准》的任一标准值。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实例,针对某铸造分厂砂处理生产工艺落后,旧砂对车间、环境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建立旧砂再生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阐述了旧砂干法再生方法及系统设施选择,分析了砂处理后取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中小型铸造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龙门式高压水射流快速洗消装置的系统组成、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系统的工作过程;计算分析了系统水力特性、工作参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4.
北京沙尘天气与源地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介绍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源地,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传输路径,分析了沙尘暴源地的气候要素特征及其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影响,说明了北京沙尘天气发生和加剧的原因,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境外源地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蒙古国境内,境内源地主要位于内蒙古和新疆,以及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沙源,大风,气流辐合(垂直对流),有沙源不一定起沙,但无沙源一定不起沙,沙尘暴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水,影响北京的沙尘传输路径,最主要的有两条,即西路传输和北路传输,北京沙尘天气与沙尘暴源地的春季降水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次数与沙尘源区春季大气降水量有比较显的负相关关系,北京扬沙天气的发生与沙源区冬春季降水量相关关系不显,说明北京扬沙天气起因与源区降水没有明显的关系,北京扬沙天气主要受本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通过对1991~1996年江苏省部分井孔观测资料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发现,在中强地震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震中区附近的井孔出现了响应比高值异常。通过空间图像扫描可以看出:在苍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徐州、宿迁地区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集中区;在南黄海地震前一年左右,在镇江、苏州地区出现了高值集中区,之后高值集中区有自西向东迁移即有向震中区迁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6.
137.
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表火主要发生在原始森林区域,如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都有可能发生地下火。地下火一般燃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燃烧充分,具有隐蔽性强、燃烧不连续、方向易变等特点,地下火在所有火灾中对森林危害最大,特别是对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的破坏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介绍了治理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的主要工艺,提出要针对废气的实际参数,选择高效节能的废气治理设备。  相似文献   
139.
广州市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面塌陷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州市地面塌陷灾害频繁发生,近10年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塌陷类型分为岩溶塌陷和工程地面塌陷两种,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的花都区、白云区,工程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地面塌陷灾害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人为因素是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或矿山疏干排水、地下采空、暴雨触发所致;工程塌陷主要是人类工程行为所致,其主要致灾因子包括排水疏干与突水(突泥)作用、人工加载、人工振动、人工开挖桩基、地表渗水、地铁等地下工程盾构掘进等。  相似文献   
140.
地震作用下结构失稳诱发的塌陷和地裂缝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崴  孙强 《灾害学》2007,22(1):23-26
分析了地震诱发的地表塌陷和地裂缝机制。通过地裂缝微观机理分析研究发现:(1)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地裂缝和塌陷,这些破坏的出现与地震发生时造成的瞬间应力变化和结构破坏密切相关;(2)利用结构突变失稳理论来研究岩土体内部结构是可行的。当应力状态满足孔隙结构失稳判别式时,结构元的变形状态将产生一个“跳跃”;(3)地震情况下岩土体颗粒之间有效接触力的增加,使得结构的变形能增大;同时导致颗粒间连接刚度的降低,导致结构的失稳,这些变化又是在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这就造成了在地震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大量的裂缝和塌陷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