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4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88篇 |
综合类 | 630篇 |
基础理论 | 238篇 |
污染及防治 | 146篇 |
评价与监测 | 33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为探究厦门汀溪水库溶解有机氮(DON)对有毒藻种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化学本质,采用水样分子质量和极性分级技术,进行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汀溪水库中DON含量呈季节性差异,在枯水期比较高,而丰水期比较低.汀溪水库DON在不同季节中的主要成分都是疏水组分和>3kDa组分.汀溪水库DON的生物有效性为65.20%.较疏水组分和>3kDa组分而言,亲水组分和£3kDa组分DON更易被铜绿微囊藻利用.从水环境和水源保护角度出发,应首先考虑消除DON中的亲水性组分和小分子质量组分.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四氯联苯对移植的原始生殖细胞增殖性迁移的影响,将发育至14期的供体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用PKH26荧光染料标记,然后移植到经过四氯联苯处理的受体鸡胚生殖新月区域,继续孵化,检测其迁移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四氯联苯可明显降低移植原始生殖细胞在血液和性腺中的数量;四氯联苯对外源性原始生殖细胞迁移有明显影响,但雌二醇对外源性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性迁移无明显影响,揭示四氯联苯可能影响的是受体性腺的诱引物质,且这种影响是非雌激素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Anna Barbasz Barbara Kreczmer Magdalena Skórk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2020,55(8):719-725
Abstract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use of chemicals such as pesticides. Therefore, exposure to them is unavoidable, which makes it necessary to assess their safety for humans at actual exposure doses. This paper aims to determine toxicity of three types of pesticides toward human immune cells (HL-60 and U-937): glyphosate (GLY), deltamethrin (DEL), and chlorothalonil (CHL). Cell viability, membrane integrity, inflammation induc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cellular response to the tested plant protection agents. In experimental models, all tested substances caused increased mortality of cells after only 24?h. Cell membrane damage was recorded under DEL and CHL influences. The largest disintegration of the cell membrane was due to the action of 100?μg/mL DEL for U-937 and CHL at 1?μg/mL for HL-60. GLY at a concentration of 3,600?μg/mL caused significant peroxidation of U-937 cells’ lipids. CHL-induced inflammation in both types of cells tested. DEL and GLY also induce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cells. These result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ested pesticides act cytotoxically to the cells of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in doses to which both farmers and consumers are exposed. 相似文献
26.
27.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28.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农药品种越来越多,用量不断增加。农药对非靶生物的影响以及农药残留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早已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农药对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类群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多。近年来,农药对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 藻类的毒性及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倍受重视。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整体生态效应以及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农药对单种藻类和藻类群落的毒性效应,影响毒性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9.
利用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生物反应器用以处理实际生活废水,探讨了不同泥藻接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运行后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泥/藻质量比为1∶0.75的混合系统对污染物质(COD、TN和TP)的去除效率最高;当HRT为2 d时,按泥/藻质量比为1∶0.75接种的光生物反应器(初始TSS为1.12 g·L−1)在搅拌和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对${{\rm{NH}}_4^ + }$-N的去除率可达99.7%,对${{\rm{PO}}_4^{3 - }}$的去除率约为70%。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运行42 d后反应器内(SRT为15 d)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发现,优势细菌为厚壁菌门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蓝菌门的光合产氧蓝细菌属(Cyanobium)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的不产氧光合好氧异养固氮红杆菌属(Rhodobacter),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3.32%、15.23%和5.77%。同时,反应器内还存在氧化亚硝酸盐的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以及除磷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能进行好氧反硝化的副球菌(Paracoccu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19%、0.58%和0.35%。 相似文献
30.
阳宗海沉积物中磷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剂(FeCl3)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过程中,水体中的磷被大量沉积进入底泥,弄清其是否会在环境条件变化后发生反溶形成二次污染对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实验模拟泥-水界面pH变化、物理扰动和微生物活动的变化,旨在分析这些环境因子变化对沉积物中磷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宗海水体在目前这种磷浓度下,底泥的磷会随时间的增加而溶出再次造成水体磷污染,当暴露在清洁水条件下时磷的释放率会增加;这种由于絮凝剂吸附沉淀到湖底的磷,在上覆水pH增加0.5时底泥磷解吸附释放速率增加;每年秋季湖泊上下层水的交换活动会造成水体磷浓度的季节性升高,形成不可忽视的磷内源。而夏季水温分层导致湖泊底部厌氧,使厌氧微生物活性增强,这将进一步促进底泥中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