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抚顺西露天采场植物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室分析和野外实地监测,对比讨论了植物修复工程的有效性。实验数据表明:经植物修复后,矿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明显好转,酸碱缓冲能力也相应提高,土壤中Pb,Cd,Cu,Zn的含量有效降低。植物修复工程积极有效地改善并恢复了西露天矿地严重受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2.
垃圾焚烧飞灰残留有重金属元素和二恶英等物质而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必须对之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国内首家自主开发成功的广东省东莞市某回转窑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飞灰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研究了飞灰的浸出毒性,考察了水泥固化焚烧飞灰的效果,并与熔融/玻璃固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该焚烧飞灰中重金属Cd的浸出毒性严重超标,并且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水泥固化效果随龄期的增大而更加显著.熔融/玻璃固化的效果优于水泥固化,但其经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3.
工业场地碱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江苏某化工场区域内碱污染土壤酸碱中和修复工程。根据场地特点,针对性的将污染土壤分为重污染土壤、中污染土壤和轻污染土壤来修复。通过现场中试,确定了3种污染土壤盐酸掺加比和浓度;其中重污染土壤掺加量为25mol/m^3,中污染土壤掺加量为2.5mol/m^3,轻污染土壤掺加量为0.25mol/m^3。根据中试结果,对污染土壤进行工程修复,修复过程中对土壤进行实时检测。工程施工结束后,由第三方机构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场地碱污染土壤pH值总体达到修复目标(pH为7~9),修复达标。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污泥对MFC(microbial fuel cell,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采用双室MFC反应器构型,以不同预处理方式的污泥作为MFC的底物基质,包括热处理污泥、废碱渣预处理污泥、未处理污泥,并设置静态试验组污泥(开路试验),考察MFC的产电性能(电压、电功率密度)、pH、CODCr、总悬浮物(TSS)、挥发性悬浮物(VSS)、EPS(胞外聚合物)以及三维荧光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所设外电阻条件下(1 000 Ω),MFC的最大启动电压可达0.3 V;②废碱渣预处理污泥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70.1 mW/m2,热处理污泥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60.1 mW/m2,预处理后污泥的性能优于未处理污泥;③热处理污泥、废碱渣预处理污泥、未处理污泥以及静态试验组污泥的pH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废碱渣预处理污泥及热处理污泥总悬浮物和挥发性悬浮物的去除率均高于未处理污泥,且CODCr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污泥EPS的组成成分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图的特性发现,污泥EPS中蛋白质质量浓度最高,并且腐殖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胞外电子基团的转移,三维荧光光谱图也证实了不同预处理方式污泥随厌氧消化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显示,将废碱渣预处理的污泥作为MFC的底物,不仅降低了资源能耗而且提高了MFC的产电性能,实现了综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5.
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制备了1种具有多重作用效果的飞灰熔融复合型添加剂,并选用上海和福州2种典型飞灰,利用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分析了添加剂对飞灰熔融过程中的挥发率,流动温度,重金属固定率以及熔融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添加剂可以将飞灰的流动温度降低150℃左右,挥发率降低10%~20%,重金属Cu和Pb的固定率提高了10%~20%,对重金属Zn的固定率可提高近40%;同时,采用我国毒性浸出方法和美国EPA的TCLP方法,分析测试熔融渣中重金属浸出量,结果证实几种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6.
固定化微生物制氢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固定化微生物制氢的影响。由试验得知,热处理可有效杀死产甲烷菌,使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  相似文献   
147.
考察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剩余污泥水解及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热碱预处理对污泥的水解效果最好,剩余污泥中SCOD及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溶出效果大幅提升,SCOD溶出率达到16.6%;执行三种方式预处理后,后续厌氧消化的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剩余污泥经碱处理、低温热水解和低温热碱处理后,厌氧消化的产气量较未预处理污泥分别提高了75.6%、72.9%和83.7%。  相似文献   
148.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mol/L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mL/h。芦苇经1mol/L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水解限速步骤,研究了酸、碱和污泥发酵消化液(以下简称消化液)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和消化液预处理可以加速小麦秸秆水解酸化,在厌氧发酵第4天时产气中测得甲烷,早于对照和碱预处理。与对照相比,酸、消化液和碱预处理后小麦秸秆和污泥共消化体系的产气量可分别提高13.7%、12.0%和9.2%,产甲烷量可分别提高7.4%、9.5%和5.2%,但碱预处理会延滞厌氧消化产甲烷阶段。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最主要的菌门,主要包括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 s)、乙醇生孢产氢菌属(Hydrogenispora)、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罗伊氏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Ruminiclostridium_1属等,其中己酸菌属和乙醇生孢产氢菌属可以作为小麦秸秆和污泥共消化的监测指标,在厌氧消化前期反应器中微生物主要为己酸菌属,而后期主要为乙醇生孢产氢菌属。  相似文献   
150.
测定了10钢、20Cr5、20Cr11含铬铸钢和185Cr13、295Cr26高铬铸铁在85℃的质量浓度为303g蛐L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电位鄄时间曲线、静态及冲刷条件下的电化学曲线。实验结果显示,铬钢和铬铸铁在静态浸泡中,电位都经历过高—低—高的变化,表明其腐蚀历程相似。在静态条件下,含铬量高的铬钢和铸铁腐蚀失重大于含铬量低的材料。在冲刷条件下,由失重法获得的总失重和由极化曲线计算得到的腐蚀失重均显示含铬高的铸铁抗磨损腐蚀性能优于含铬量相对低的铸铁。增加铬含量,对合金抗热强碱的纯腐蚀有不利的影响,但却有利于材料抗热强碱介质的磨损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