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粉煤灰研制高效无机混凝剂聚硅酸铝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李晓湘 《环境工程》2002,20(1):51-52,59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高效无机混凝剂聚硅酸铝的工艺及生产条件。产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水样 ,并与传统混凝剂处理废水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聚硅酸铝混凝剂用药量少 ,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对处理铝材加工含Al3+的酸性废液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Al(OH)3凝胶废渣的应用。含水分约90%、80%左右的Al(OH)3凝胶200g分别与14~16mL、22~24mL95%的工业浓硫酸酸反应,可制得浓度为20%~23%的Al(SO4)3溶液,经稀释可用作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3.
Al(Ⅲ)溶液的水解─沉淀特性研究─—磷酸根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连续碱滴定方法和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Al(Ⅲ)-磷酸根溶液体系中Al(Ⅲ)的水解-沉淀特性,结果表明,当P/Al>0.05时,磷酸根对Al(Ⅲ)的水解-成核-沉淀过程有显的促进作用,描述了磷酸根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镁铝合金在喷射成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沉积态高镁铝合金基体呈全部等轴晶组织并存在少量显微孔洞是沉积态组织的主要特征。分析了等轴晶组织和显微孔洞在喷射成形中生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聚合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铝的配伍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聚合硫酸铁 (PFS)与聚合硫酸铝 (PAS)按一定比例混合 ,即可制得一类具有不同铝铁含量的新型净水剂——聚合硫酸铁铝 (PFAS)混合液 ,分析、检测了几种 PFAS的性质及其净水性能。结果表明 ,PFAS的综合性能优于 PFS和PAS,更能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 ,其中尤以铝铁分子摩尔比为 0 .64的 PFAS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重庆南山马尾松衰亡与土壤铝活化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了重庆南山马尾松衰亡与铝中毒的关系.发现南山土壤中活性铝含量相当高,而活性钙含量很低,轻灾区和重灾区的Al/Ca比都已超过伤害植物的阈值.试验结果表明,铝活化是土壤严重酸化的后果.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铝对马尾松幼苗生长有明显毒害作用,且毒性最大的形态是Al~(3+),铝中毒是南山酸雨危害马尾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给出了采用硅酸二钙晶相转变自粉化、高效分散剂———碳化法从粉煤灰中制备氧化铝方法的工艺路线 ,确定了从粉煤灰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粉煤灰的高价值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孔氧化铝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腐蚀与交流腐蚀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孔氧化铝层的制备工艺.探讨了制备工艺中各步骤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多孔氧化铝层制备工艺对铝箔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流腐蚀工艺对铝箔表面微观形貌的改变作用最明显。一次后处理后铝箔表面蚀孔变密.氧化膜的结构更加疏松细腻。二次后处理,调整和热处理等步骤对铝箔表面的微观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用所研制的聚硅硫酸铝对含腐植酸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 ,研究了投加量、pH值等对腐植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探讨了PASS对腐植酸的混凝去除机理 ,并作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0.
The synthetic analogue of a bacterially produced polyester,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was synthesized from racemic -butyrolactone using anin situ trimethyl aluminum-water catalyst. The polymer was fractionated into samples differing in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tactic diad content. The latt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The biodegradation of these fractions were examined by monitoring mass loss over time in the presence of anAlcaligenes faecalis T1 extracellular bacterial poly(-hydroxybutyrate) depolymerase. The fraction with high isotactic diad tacticity content showed little or no degradation over a 50 hour incubation period, whereas the fraction of intermediate isotactic diad content degraded in a continuous steady fashion at a rate that was less than that for bacterial PHB. The low isotactic diad fraction underwent a rapid initial degradation, followed by no further mass loss. The presence of stereoblocks in the polymer structure of the various fractions was an influence on the degree of susceptibility towards degradation and is related to sample crystalli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