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对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确定纯种微生物的脱氮能力。颗粒污泥中含假单胞菌属5株。亚硝化单胞菌属7株,硝化杆菌属4株,气单胞菌属3株,黄单胞菌属2株,孢杆菌属4株,黄色杆菌属2株和产碱菌属2株。这些菌属中包含了参与硝化反应的亚硝化单胞菌属和硝化杆菌属微生物,以及有好氧反硝化能力的Pseudomonas和Alcaligenes菌。29株微生物摇瓶混合培养的脱氮试验结果表明,30h内有机物去除率为75%,氮去除率近50%。  相似文献   
452.
古廖涌黑臭水体生物修复及维护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生物氧化塘、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和河道生态恢复等技术,对广州市古廖涌黑臭水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5000~8000m^3/d的高负荷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冲量下,通过生物治理,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从上游到下游,水色由暗黄逐步转为黄、黄绿;在上游不断流入污水情况下,CODcr除去率达50%以上,NH3-N除去率为70%,H2S除去率达80%以上.从2003年8月到2004年3月,河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先后出现枝角类、桡足类动物和鱼类.表明对于暂时无法截污的城郊河道,可以利用废弃的鱼塘、空地等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再通过上述措施和技术进行生物治理,可取得良好治理效果.本研究为城市黑臭河道,特别是暂时无法截污的城郊河道的治理和养护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图3参18  相似文献   
45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即直接投加特效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基质、固定化技术和生物强化制剂来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  相似文献   
45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5.
醌类图谱分析在环境微生物生态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非培养微生物测定法的重视,醌类图谱分析作为微生物群体指标已在各种环境中得到了应用.首先是样品的分析测定技术得到了提高,如用硅胶柱代替薄层色谱.醌类图谱分析的特点是能够同时对应微生物生态评价的3个重要指标,即微生物群体结构、生物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在结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在土壤、污泥及堆肥等不同环境样品及不同微生物反应过程中,已通过醌类图谱分析对这3个指标在微生物生态系中的变动进行了成功的评价.另外,对C-14同位素标记醌类图谱分析法及醌类图谱分析法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等最新进展也进行了简介.图4表3参43  相似文献   
456.
蚯蚓粪中拮抗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实验证明,蚯蚓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的产物一蚯蚓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一些蔬菜类植物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此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蚯蚓粪中含有一些拮抗微生物.从以牛粪为饵料生产的蚯蚓粪中分离出两株拮抗活性强、范围广的拮抗微生物并得到鉴定:0103A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和0104A丁香苷链霉菌(Streptomyces syringini),该菌及其发酵液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谱及胚根、盆栽生物测定实验表明:两株拮抗菌在蚯蚓粪对蔬菜苗期病害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表8参17  相似文献   
457.
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治理要依赖对生物,尤其是对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可以对其生理,生化和遗传方面的性能加以利用。文章重点论述了环境生物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58.
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的生长特征及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好氧堆肥中微生物的生长特征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很大,随温度变化呈波动性变化.同时,基于Logistic模型和Malthus模型,对微生物生长进行分析,得到了描述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用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值进行验证比较,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拟合良好,模型正确地反映了高温好氧堆肥中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图3表1参12  相似文献   
459.
为研究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中不同植物脱氮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集水样测定脱氮效率,采集芦苇根际土壤、香蒲根际土壤和对照土壤(不种植物),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种植芦苇和香蒲可提高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7%~33%的NH3-N去除率.②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的碳源利用率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土壤;香蒲根际土壤的碳源利用率高于芦苇根际土壤.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利用率较高(> 48.0%),对照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相对利用率均较高,分别为34.4%和32.7%.③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④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对照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种植植物可改善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而不同植物(芦苇和香蒲)对脱氮效率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因此在种植植物时可根据当地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60.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不同溶解氧(DO)浓度对短程硝化稳定性的影响.在低DO (0.5mg/L)条件下,前75个周期可以一直维持短程硝化,亚硝积累率(NAR)在80%以上,但是随着运行周期增加,NAR逐渐减少,到105个周期已完全变为全程硝化.通过接种同一污泥提高DO浓度到2.5mg/L,经过180个周期,NAR始终在90%以上,能够长期维持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通过不同DO条件下AOB和NOB的氧半饱和常数对比分析及qPC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低DO条件下容易使Nitrospira的生长获得优势,Nitrospira是影响短程硝化稳定的重要因素,高DO条件下,AOB对溶解氧具有更高的亲和力,通过提高供氧浓度的策略,可以维持短程硝化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