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91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896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162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风荷载是引起玻璃幕墙结构破坏的主要荷载之一,目前相应规范在玻璃幕墙设计风压取值上尚未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其结果已经不能完全覆盖处于特定风场中的幕墙设计要求.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处于复杂环境中的玻璃幕墙设计风压值,介绍了目前中美两国规范关于玻璃幕墙风荷载取值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试验值与中美两国规范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处在复杂环境中的玻璃幕墙,现有规范设计风压的取值不是偏大就是偏小,尤其是在建筑底部的局部区域可能出现远大于规范计算值的负风压.所得结果可供同类幕墙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进行了某混凝土重力坝在多遇和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二维地震响应分析,比较了水位条件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多遇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坝应力应变关系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在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下,最大地震动位移出现在大坝上侧,随着水位的上升,大坝上侧的位移和坝踵处动应力逐渐减小,而下游坝面折坡处的动应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93.
对利用焦炉烟道气吸氨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减排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表明:用该工艺吸收焦化厂烟道气中CO2生产碳酸氢铵肥料,技术可行,该工艺的工业化将有利于解决焦化厂传统硫铵工艺存在的问题,如需购买原料硫酸、生产运营费用高、污染腐蚀等。年产100万t的冶金焦炭厂可减排CO2温室气体1.34万t,副产碳酸氢铵肥料每年可获利187万元,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被吡唑酮废液驯化、分离、筛选后的林可霉素菌,并对其在摇瓶上利用吡唑酮废液中的硫酸铵发酵(7 d)生产林可霉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废液加入培养基体积比都为1∶10,实验1中菌丝代谢和对照比正常,其中还原糖利用最快,在发酵后期为0.24 mg/L,林可霉素起步效价最低为2 100 IU/mL,与对照相比最后发酵效价降低了70 IU/mL;实验2发酵过程pH值偏低,全程为5.86~6.50,氨基氮代谢缓慢为40 mg/100 mL,最后林可霉素效价最低为4 480 IU/mL;实验3中废液在发酵进入48 h中后期的时候补入能促进菌丝体分泌,最后林可霉素为5 180 IU/mL,比对照发酵水平高出8.82%。可见实验3的实验设计有利于林可霉素菌利用吡唑酮废液生产林可霉素,为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可行性作了有意义尝试。  相似文献   
995.
改性钢渣吸附氨氮和磷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钢渣与氢氧化铝以4∶3质量配比混合,在700℃下进行2 h煅烧,得到改性钢渣。通过批次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钢渣在不同初始pH值、振荡时间和温度下对水溶液中氨氮和磷酸根的吸附情况,进而分析了改性钢渣对氨氮和磷酸根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钢渣脱氮除磷能力比原钢渣显著增强,且最适pH值为4~8。改性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氨氮(以N计)最大吸附量在10、20和30℃下分别为1.67、2.59和3.24 mg/g,磷酸根(以P计)的最大吸附量在10、20和30℃下分别为1.02、1.19和1.37 mg/g。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型反应过程,且磷的吸附是化学吸附为主,氨氮的吸附是以离子交换吸附和物理吸附为主。改性钢渣对磷和氨氮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方程(R2>0.999)。  相似文献   
996.
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脱氮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基本水质进行配水,采用AS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过程及脱氮性能。实验条件如下:T为(35±1)℃、HRT为24 h、pH为7.2~7.5,进水NH4+-N、NO2--N浓度为40~160 mg/L,TN负荷为0.08~0.34 kg TN/(m3.d),按2∶1比例混合接种好氧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经49 d运行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并实现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期NH4+-N、NO2--N去除率分别达96%和98%;NH4+-N、NO2--N去除量与NO3--N生成量比值为1∶1.05∶0.29,较为接近理论值;成功启动的反应器出水pH高于进水;系统TN去除率平均值为79.7%;反应器内存在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部分COD去除;污泥由深棕色絮状变成红褐色颗粒状,经SEM扫描电镜观察污泥菌群种类单一,多为球状菌,有漏斗状缺口,具有典型氨氧化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Nutrient loads from inland sources to the Baltic Sea and adjacent inland waters need to be reduced in order to prevent eutrophication and meet requirements of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and the Baltic Sea Action Plan (BSAP). We here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implications of using different possible criteria for reducing water-borne phosphorous (P) loads in the Northern Baltic Sea River Basin District (NBS-RBD) in Sweden.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atchments that have a high degree of internal eutrophication do not express high export of P from their outlets. Furthermore, due to lake retention, lake catchments with high P-loads per agricultural area (which is potentially of concern for the WFD) did not considerably contribute to the P-loading of the Baltic Sea. Spatially uniform water quality goals may, therefore, not be effective in NBS-RBD, emphasizing more generally the need for regional adaptation of WFD and BSAP-related goals.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007/s13280-014-0523-x)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999.
To diagnose environmental nitrogen (N) load from food consumption and to suggest preventive measures, this study identif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nitrogen load from food consump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by examining six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and regions for the period 1970–2009 as an example.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technique was used to disassemble nitrogen load growth into four driving factors: population, economic activity, food intensity of the economy, and nitrogen content of food. In all study areas, increased economic activity was the main factor driving nitrogen load increas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opulation growth was relatively small but not negligible and changes in food intensity had a decreasing effect on nitrogen load. Changes in nitrogen content of food varied between areas. Broad strategies to reduce and mitigate nitrogen loading and decouple nitrogen load from economic growth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000.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了沸石对生活污水和人工配制氯化铵溶液中氨氮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反应时间、悬浮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配制氯化铵溶液,氨氮去除率随着沸石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质量沸石的氨氮吸附量却随之减小,吸附过程呈现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生活污水中悬浮物的存在,会削减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不同类型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加入都能导致人工配制氯化铵溶液中氨氮在沸石上的吸附量存在差异。阳离子的影响趋势主要为价态的影响,即价态越高,对氨氮吸附阻碍作用越显著,当阳离子当量浓度〉2meq/L时,影响吸附强弱的顺序为Ca2+〉Mg2+ 〉Na+;阴离子影响沸石吸附强弱的顺序受初始氨氮的浓度影响较大。Langmuir等温方程式较Freundich、DubininRadushkevich、KobleCorrigan和Temkin等温方程式更好地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