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277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A case is presented in which chorionic villus direct preparation and cultured chorionic villus cells revealed a 47,XX, + mar karyotype. The marker was a small metacentric chromosome and appeared to be i(18p)—isochromosome 18p. Follow-up studies in both amniotic fluid and fetal fibroblasts confirmed the karyotype.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arker, a panel of biotinylated DNA probes was used, including a whole chromosome 18 probe, chromosome 18-specific alpha satellite DNA, Yac clones, and a pan-telomeric probe. The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marker is a monocentric i(18p) in which about 80 per cent of chromosome 18 alpha satellite DNA has been lost.  相似文献   
332.
金属离子介导活性氧引起DNA氧化损伤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技术 ,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11种不同价态金属离子体外诱导核酸 (DNA)氧化损伤产生 8 羟基脱氧鸟苷和DNA链断裂的化学机制 .结果表明 ,能够氧化为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如Fe2 + 、Cu2 + 、Cr3 + 等能够介导活性氧造成DNA的氧化损伤 ,介导能力呈现Fe2 + Cu2 + >Cr3 + 的顺序 .另外一些金属离子 ,如V3 + 、Ni2 + 、Cd2 + 、Zn2 + 、Co2 + 、Fe3 + 等 ,不能介导核酸氧化损伤形成 8 OH dG加合物及引发DNA断裂 ,但可能诱导核酸链交联的发生 .不同金属离子介导活性氧氧化DNA能力的差异是由其催化Fenton反应及与DNA结合能力的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33.
采用~(32)P后标记分析法,测定上海市大气飘尘中致癌物与DNA形成加合物的能力。先将飘尘行机提取物,按一定剂量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作用一定时间;然后,处死小鼠,取涂抹部位皮肤提取DNA,用~(32)P后标记法分离测定DNA中致癌物,即DNA加合物。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飘尘有机提取物可以与皮肤DNA形成多个加合物斑点,提示上海市大气飘尘存在一定的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334.
Discrimination of the M, Z, and S alleles of α1-antritrypsin (AAT)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in vitro gene amplification with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90 nucleotides surrounding the Z mutation site and 120 nucleotides surrounding the S mutation site dramatically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 hybridization for direct detection of these alleles.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Southern blots or dot blots hybridized with 19 base oligonucleotides and differentially washed for allele specificity. Amplification of the Z and S mutation sites can be combined in one PCR to allow detection of both mutations when analysed by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Southern transfer. This technique can be performed reliably using less than 0·1 μg of genomic DNA or less than 100 amniocytes or white blood cells.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perform prenatal diagnosis on a chorionic villus sample (CVS) in a fetus at risk for the ZZ Pi type form of AAT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335.
A study of villus samples from eight random sites on five electively aborted chorion sac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yield,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of DNA, iduronate sulphate sulphatase activity and karyoptype status. The villi were also examined for their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g. stem, intermediate or terminal villi) and for HCG and BGP immuno-reactivities. The overall finding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site to site variations in any of the parameters studied. It is therefore proposed that any villus should be equally suitable for prenat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336.
生物标记物检测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国内外近十几年可应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常见的生物标记物及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对各自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前景。其中对DNA损伤的检测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37.
DNA氧化损伤在太阳光致M13mp2噬菌体突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生型大肠菌CSH50及mutM缺陷的大肠菌MF67为宿主,观察了太阳光对M13mp~2噬菌体单链DNA lacZα基因区域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太阳光照射引起噬菌体lacZα基因区域的突变,在mutM缺陷的宿主中更为明显;0.25mol/L的甘露醇可以部分拮抗太阳光的致突变作用.以ESR自旋捕捉法检测了太阳光、长波紫外线(UVA)及中波紫外线(UVB)照射M13mp~2噬菌体样品中的自由基,结果还显示,太阳光和UVA照射可引起羟自由基的产生,而UTB照射则没有明显的自由基信号产生说明太阳光致突变作用与DNA氧化损伤有关,羟自由基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8.
酶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环境生物污染治理中的新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控制与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和转换污染物.一些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由于具有高毒性,且难以被自然界微生物降解,已经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生物治理以其低成本、完成矿质化和实现原位处理等特点,成为较好的治理技术.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是一种发现新的生物表型和新酶的好方法,DNA改组是重要的体外分子进化技术,成功地改造了许多在医药、工业和环境保护等的商业酶.综述了近年来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在环境生物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39.
铜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Cu2+暴露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活体基因损伤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不添加Cu2+的对照组和添加Cu2+的处理组蚯蚓体腔细胞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在暴露72h时,125mg·L-1Cu2+处理组尾部DNA含量值最大,为41.44%,100mg·L-1Cu2+处理组尾长值最大,为33.79μm;随着Cu2+暴露剂量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和尾长损伤频率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尾部DNA百分含量和尾长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n=21),Cu2+暴露浓度与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构效关系(p<0.01).在125mg·L-1Cu2+浓度下暴露72h时蚯蚓的基因损伤程度达到最大,损伤程度为3级.可见,蚯蚓DNA生物标志物是重金属污染基因毒理诊断的重要指标,碱性SCGE试验是检测Cu2+暴露对赤子爱胜蚓活体基因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40.
污水处理厂中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龙王嘴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污水处理各阶段中浮游生物群落的DNA指纹拓扑结构,进而探索了其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首先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总DNA提取方法,然后用原核与真核特异性引物对流程(A2/O氧化沟工艺)中不同阶段的浮游生物群落总DNA进行PCR扩增,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并对平行水样分别进行常规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物种的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各采样点理化因子、物种组成与浮游生物DNA指纹的统计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厌氧、缺氧和好氧阶段间差异较小,进水、出水分别与其它采样点间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DNA指纹在空间距离较短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而且其改变的趋势与生物组成和理化指标的趋势相符,说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水质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