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实验将介质阻挡放电与电晕放电组合在一个反应器内,以靛蓝二磺酸钠溶液为实验废水,将高压电极上通入50Hz交流高压电,在常压空气中形成介质阻挡放电-电晕放电系统,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及其活性基团作用于染料分子。考察了电源电压、电极间距、处理时间对染料溶液脱色率和能量效率水平的影响,确定反应器工作状态为介质阻挡放电系统电极间距30mm、电晕放电系统电极间距25mm、电源电压20kV。  相似文献   
112.
树脂固载纳米铁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FeSO4和NaBH4水溶液为前驱溶剂,以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了树脂固载的纳米铁,室温下用于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水溶液进行脱色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脱色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初始pH为3~10的范围内,反应进行14 m in时,50 mg/L的染料溶液脱色率均能达到83%以上。固载的纳米铁材料可多次重复利用,溶液中释放的铁离子浓度不超过0.1 mg/L。  相似文献   
113.
超声-Fenton高级氧化降解染料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超声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联合处理染料废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考察了初始浓度、初始pH值、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H2O2和FeSO4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当超声波频率为45 kHz,功率为200 W,初始pH值为2.63,超声时间为150 min,H2O2浓度为60 mmol/L,FeSO4浓度为12 mmol/L时,染料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8%。  相似文献   
114.
ACF电极电解处理含NaCl结晶紫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吸附结晶紫达到饱和的活性炭纤维为阳极,在NaCl介质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进行了电解脱色处理。实验考察了NaCl浓度、pH值和电流密度等对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电解时溶液中生成的游离氯浓度及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并对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归一化吸光度比值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溶液中所产生的游离氯的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快速上升,20 min时就几乎达到了最大值;在活性氯的作用下,结晶紫分子中的大π共轭体系被破坏,溶液迅速脱色;电解液中所含的NaCl浓度、电解液的pH值和电流密度等都对脱色率有影响;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在电解60 min后脱色率可高达99.3%。  相似文献   
115.
废弃轮胎制备中孔炭吸附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废弃轮胎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以废弃轮胎橡胶为碳的前驱体原料,制备具有高吸附性能中孔炭材料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XRD、扫描电镜以及比表面积分析,对制备的中孔炭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炭化温度、碱炭比,以及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制备中孔炭的产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的中孔炭的孔径分布可以在2~80 nm范围内进行调控。在500℃炭化温度,碱炭比为4∶1,900℃活化1 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中孔炭的比表面积为473 m2/g,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54 mg/g。  相似文献   
116.
Abstract

A fluorescen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hodamine B (RhB) and brilliant sulfaflavine (BSF) dual tracers on cotton string collectors and in spray tank solutions was develop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djuvants on the atmospheric drift of agricultural sprays. Both tracers on collectors were extracted with deionized water simultaneously and measured directly with a Fluorescent Specrometer by switching the maximum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wavelengths. The linear ranges of the RhB and BSF standard curves were 0–50 and 0–10 ppb respectively. Recoveries of tracers on cotton strings ranged from 92.9% ± 1.1% to 95.1% ± 1.0% for RhB and 91.9% ± 2.8% to 103% ± 0.6% for BSF when spiked levels ranged from 0.25 to 2.5 μg per collector.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instrument was approximately 0.1 ppb for both tracers.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 were approximately 0.1 ppb for RhB and 0.3 ppb for BSF when the background levels of cotton strings were subtracted. The presence of one tracer in the solu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terfere with the detection of the other tracer in the same solution. The presence of adjuvants added to the spray tank solutions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ction of both tracers when the adjuvants were applied at the manufacturer's maximum recommend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17.
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简称UASB)反应器处理了含蒽醌类-活性艳蓝(c.I.ReactiveBlue5,简称K—GR)或偶氮类-活性艳红(C.I.ReactiveRed20,简称KD-8B;C.I.ReactiveRed2,简称X-3B)模拟染料废水,重点研究了回流比对染料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回流比的条件下,探讨HRT(hydraulicretentiontime)对脱色的影响和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初步分析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回流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脱色率;控制回流比和HRT分别为2和24h,当模拟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96%和85%~92%;蒽醌和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是通过偶氮键和葸醌共轭结构的断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8.
以粉煤灰为载体,制备铁/粉煤灰负载型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H2O2氧化降解活性黄染料废水,探讨了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废水COD初始浓度为200 mg/L,初始pH值为1.7,投加0.5 g/100 mL催化剂及加入1.0 mL浓度为1.13 mol/L的H2O2溶液时,处理效果最好,此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63%和99%,并且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利用该负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减少活性黄染料废水中Fe3+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19.
曹向禹 《化工环保》2013,33(1):39-42
采用ClO2氧化法预处理联苯胺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探讨了影响COD和联苯胺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并采用GC/MS技术对ClO2氧化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组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ClO2加入量为45~55 mg/L,ClO2与联苯胺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在(3.0~3.5)∶1,反应时间为 30~35 min。在此条件下,ClO2氧化后出水中联苯胺去除率达到80%以上,联苯胺类污染物含量得到有效降低,废水BOD5/COD由原水的0.18提高到0.40。该方法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较好的生化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0.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活性红X-3B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电导率、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以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电导率为200μS/cm、脉冲电压为34kV、脉冲频率为60Hz、针板间距为15mm、曝气量为12L/h、处理时间为60m in时,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脱色率能达到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