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1-2-7-三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TAHNDS)作为偶氮染料的脱色产物很难被常规的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所去除。研究了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TAHNDS的缺氧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在特定的缺氧条件下(ORP在-50~-150 mV之间),TAHNDS才能被活性污泥所降解转化。当浓度在10~80 mg/L范围内,TAHNDS可在72 h内转化93%以上。加入100 mg/L的硝酸盐和0.64 mmol/L的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磺酸钠(AQS)可将40 mg/L的TAHNDS的转化时间从84 h缩短到36 h。光谱及HPLC-MS分析表明,TAHNDS在缺氧条件下主要是通过脱氨基和脱磺酸作用生成已知可好氧生物降解的3,5-二氨基-4-羟基萘-2-磺酸。因此,缺氧处理有望作为预处理工艺促进废水中TAHNDS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532.
膨胀石墨对甲基橙有极强的吸附脱色效果,但因其具有高分散、质轻等特点,在水体环境中存在难回收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增强膨胀石墨的可回收性,对磁性膨胀石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其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效果,探讨了影响因素。利用SEM、XRD和磁滞回线对其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色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佳制备条件下,磁性纳米粒子在膨胀石墨表面负载效果良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87 emu/g,在外加磁场下可被快速回收。  相似文献   
533.
为了有效地处理活性黑染料废水,对离子液体负载型分子筛去除水中的活性黑染料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了离子液体负载型吸附材料,分别考察了分散剂种类、离子液体加入量、浸渍时间3种因素对离子液体负载率的影响,确定负载工艺条件为:二氯甲烷作为分散剂、[OMim]BF4离子液体与分子筛质量比1∶2,浸渍时间12 h。其次研究了负载型吸附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吸附材料添加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对模拟废水活性黑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确定吸附工艺条件为:[OMim]BF4离子液体为最佳离子液体、吸附材料添加量0.40 g、pH=6、吸附时间12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染料去除率达98.23%。  相似文献   
534.
茄子秸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秸秆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制备粉末状活性炭,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以活性红X-3B和酸性蓝RL为模型染料,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活性炭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和活性炭投加量对染料脱色率影响较大。初始浓度为300mg/L时,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g/L和1.4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分别在93%和98%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94.5%和86.4%,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  相似文献   
535.
林俊雄  丁飞飞  汪澜  秦垚 《化工环保》2014,34(2):97-100
采用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废水中的染料。分析了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的机理,考察了曝气、光照强度和初始染料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染料;在光照强度1 000 W、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 mg/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酸性蓝80溶液的脱色率可达100%;在酸性红249、酸性黄42、酸性蓝80、活性艳红KD-8B、活性黄K-6G和活性翠蓝K-NG 6种商用酸性和活性染料中,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对活性黄K-6G和活性艳红KD-8B的脱色率最高,对酸性蓝80和活性翠蓝K-NG的脱色率最低。  相似文献   
536.
光电催化氧化法脱色处理刚果红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涛  徐霞  邓丽娟  曲美洁  吴君  李鑫 《化工环保》2014,34(6):515-519
采用阴极还原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纳米ZnO(ZnO/Ni)电极,采用SEM和XRD技术对ZnO/Ni电极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ZnO/Ni电极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对模拟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了光电催化脱色处理。考察了催化工艺、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废水pH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 制备的纳米ZnO呈六方晶系结构,平均粒径为23.6 nm。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电流为1.0 mA时,在初始刚果红质量浓度为30 mg/L、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0 mol/L、初始废水pH为5、反应温度为50 ℃的条件下,光电催化反应60 min后,刚果红降解率为86.36%,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56%和92.86%。  相似文献   
537.
采用连续流活性炭炭床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通过XAD-8/XAD-4吸附树脂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分为4类: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采用超滤膜法测定水样的分子量分布,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有机物在煤质炭、椰壳炭2种活性炭动态实验处理过程中的去除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种活性炭对该水样中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以煤质炭的处理效果较优。煤质炭吸附疏水性和亲水性有机物均有明显的处理效果,对非酸疏水物质和弱疏水有机物的吸附效果较差。煤质炭对分子量<10 k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效果对实验结果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38.
以高炉渣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高温改性高炉渣-壳聚糖复合吸附剂(TBFSC)和盐酸改性高炉渣-壳聚糖复合吸附剂(ABFSC),考察了2种吸附剂对酸性蒽醌蓝和活性艳红K-2BP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2种染料在TBFSC和ABFSC上的吸附更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表观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TBFSC和ABFSC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对于染料在TBFSC上的吸附,粒子内扩散过程和液膜扩散过程是该吸附的速控步骤,而液膜扩散过程为ABFSC吸附染料的速控步骤。热力学参数表明,TBFSC和ABFSC对两种染料的吸附都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吸附过程均无配位基交换、化学键等强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539.
为了提高Fe2+活化过硫酸盐(PS)过程中Fe2+的利用效率,降低其对自由基的淬灭作用.制备了聚多巴胺复合聚丙烯非织造布(PDA-PP),考察了PDA-PP材料应用于Fe2+/PS体系中,对酸性红B(ARB)的氧化降解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PDA-PP/Fe2+/PS体系能够更持续地活化PS氧化降解ARB.一方面聚多巴胺中酚羟基使Fe3+还原为Fe2+,保持对PS分解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聚多巴胺中的邻苯二酚和氨基对Fe2+的络合作用控制了Fe2+的释放速率,降低了Fe2+对自由基的淬灭.自由基淬灭实验与ESR分析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OH)是PDA-PP/Fe2+/PS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SO4·-)的产生量少于·OH.研究显示,PDA-PP的加入能有效提高Fe2+/PS体系中Fe2+  相似文献   
540.
秦杨  温青  任洪强  丁丽丽 《化工环保》2007,27(3):253-256
采用预处理—生化(包括水解酸化和好氧)法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对工艺流程Ⅰ(预处理为混凝)和工艺流程Ⅱ(预处理为混凝及臭氧氧化)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时CaO的最佳加入量为16g/L;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臭氧通入量为29m g/L时,臭氧氧化出水色度为141度,色度总去除率为91%,但TOC基本没有变化,且臭氧氧化出水经过后续的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色度与工艺流程Ⅰ相比无明显优势。采用工艺流程Ⅰ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更合适,最终出水pH为8.5,COD为88m g/L,TOC为48m g/L,色度为359度,SS为25m g/L,SO24-质量浓度小于50m g/L,PO34-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