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福寿螺是我国华南地区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采用分布广泛的四种植物: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红叶乌桕(Euphorbia cotinifolia L.)和辣蓼草(Polygonum flaccidum Meissn.)作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通过人工研磨方法提取植物体内的有效成分作为药剂,分别对福寿螺幼螺进行室内毒杀及刺激其上爬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蜈蚣提取物的杀螺效果不明显,而红花酢浆草、红叶乌桕、辣蓼草等三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螺效果。72h的毒性实验表明,这三种植物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400mg·L-1时,均能全部杀死福寿螺幼螺;其中,红花酢浆草的杀螺效果最强,质量浓度为100mg·L-1时的杀螺率就达到80%,200mg·L-1的质量浓度下已能全部杀死福寿螺,红叶乌桕在200mg·L-1质量浓度时的杀螺率为56.67%,而在此质量浓度下辣蓼草仅为26.67%。另外,提取物刺激福寿螺上爬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酢浆草和红叶乌桕均有刺激福寿螺向上爬的作用,且红花酢浆草刺激作用稍强于红叶乌桕。综合杀螺和刺激福寿螺上爬作用的效果,可以得出在控制福寿螺上红花酢浆草和红叶乌桕是比较理想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22.
干湿交替对福寿螺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在我国南方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探索通过水分调控来防治福寿螺的方法,本研究模拟福寿螺野外生存条件,探讨不同干湿交替条件下福寿螺摄食和生长的情况,来分析干旱胁迫对其体重增长率(Weight growth rate,WGR)、摄食率(Feeding rate,FR)、食物转化率(Food conversion ratio,FCR)、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其WGR、FR、FCR、SGR均受到明显抑制,甚至出现负值的情况;福寿螺的壳高随着有水时长的延长而增加,出现干旱时间越长,壳高增长越缓慢的现象;福寿螺在短时期干湿交替条件下发生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这种补偿生长效应可能主要是通过饥饿后摄食水平提高而实现的,但超出一定限度时则不能补偿生长。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认为福寿螺在缺水条件下无法正常生长,且影响程度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福寿螺普遍会在旱后复水180min内钻出土壤,因此,可利用此时机防治福寿螺,及时避免其损伤水生作物。本研究结果可为稻田福寿螺的综合防治和水资源利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
刘智卓  秦旭  徐应明  孙有光  孙杨  王倩 《环境化学》2012,31(7):1094-1100
研究了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天津、山东烟台和陕西咸阳进行了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05—2 mg.kg-1的加标水平下,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12%—92.85%和9.24%—94.68%,变异系数分别为3.30%—6.56%和3.29%—5.29%;在0.05—1 mg.kg-1的加标水平下,苹果和土壤中乙撑硫脲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91%—97.47%和84.11%—99.97%,变异系数分别为3.23%—3.82%和2.80%—3.40%.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和乙撑硫脲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5.0×10-10g和1.0×10-10g,其中苹果和土壤中丙森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 mg.kg-1,乙撑硫脲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1.按1.5倍推荐剂量600倍稀释液在苹果上施用65%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次,丙森锌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0—6.8 d和8.7—10.1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苹果上各施用65%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4次,2次施药间隔为10 d,距最后一次施药21 d时,丙森锌在苹果中的最高残留量低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 mg.kg-1.  相似文献   
24.
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N_2O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7年5月1日到2009年4月30日对黄土高原苹果园氧化亚氮(N2O)排放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监测.分别在距果树2.5m(D2.5)、1.5m(D1.5)、0.5m(D0.5)的位置采样.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园N2O排放量年际变化较大,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的N2O排放量(2.74kg·hm-·2a-1)比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2.27kg·hm-·2a-1)高20.7%,主要原因是2008年夏季降雨量是2007年夏季降雨量的1.92倍,使得2008年夏季N2O排放量是2007年夏季的2.81倍.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的排放系数(0.082%)是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排放系数(0.035%)的2.34倍.施肥后、冻融交替期、苹果树落叶的前期、降雨后苹果园都有高的N2O排放峰,N2O的季节变化受到这些短期事件的显著影响.而这些短期事件对N2O排放的激发效应又受到降雨量、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和地温的调控.D2.5和D0.5两个处理的N2O排放与气温(p≤0.01)和地温(p≤0.01或p≤0.05)显著相关.D1.5处理N2O排放与气温(p≤0.05)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5.
明确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范围、幅度和归因是评估生态工程环境效应的前提。然而,在黄土高原塬区县域尺度类似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和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探究了黄土高原洛川县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洛川县植被覆盖度从0.6(2000年)增至0.9(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481.8 km2,其中212.8 km2为坡度<15°的适耕区转为苹果园,耕地改种苹果后植被覆盖度从0.5增至0.8。由于坡耕地还林草的面积在洛川县土地变化总面积中仅占1.5%,远小于其他地类改种苹果的面积(占20.0%),因此,洛川县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广苹果树种植的结果。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经济林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以苹果为主的黄土高原经济林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耗水量不断增多,潜在的水安全风险增大。量化苹果生产水足迹,讨论苹果生产扩张带来的水安全风险,对科学指导未来黄土高原苹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和CROPWAT软件,选取2000—2019年黄土高原44个市(州),探究了苹果水足迹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水安全风险。结果表明:2000—2019年,黄土高原苹果种植面积增长了1.3倍,产量增长了3.1倍,呈“北移西扩”的发展趋势;苹果绿水足迹占比的空间分布与降雨量基本一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蓝水足迹空间分布正好相反;苹果水足迹总量从74.42亿m3增长到108.04亿m3,占农业耗水量的比例由42.78%提升至65.63%,灰水足迹占比高达13.88%,黄土高原苹果生产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风险。因此,应适度控制黄土高原苹果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本文可为评价黄土高原苹果种植规模扩张背后的水安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中国产区苹果越冬冻害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冬期冻害是影响苹果种植分布和质量形成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论文利用1961-2014年2 084个气象站点资料和冻害调查数据,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了越冬期初冬冻害和极端低温冻害发生的概率预测模型,并按照风险极低、低、中度、高、极高等5个等级进行了空间划分。结果表明:建立的初冬冻害和极端低温冻害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均通过了Hosmer-Losmer检验,独立样本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3.6%和91.4%。中国产区苹果的越冬冻害主要以初冬冻害为主,覆盖了除黄河故道和云南产区外的大部分果区,而极端低温冻害主要分布在纬度或海拔较高的环渤海湾北部产区、黄土高原西北部和北疆。两种冻害的高风险区域面积基本相当,中度以上风险面积较大的省份依次为甘肃、辽宁、河北和山西,但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陕西和山东遭遇两种冻害特别是极端低温冻害的风险概率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28.
极具开发潜力的热带水果——番荔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番荔枝的基本生物特性、食用价值及药用开发价值,并提出了简单有效的保鲜加工方法,这为消费者常年提供营养美味的热带水果-番荔枝成为可能,同时也为热带、亚热带区域种植、加工番荔枝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29.
In the present study, 4 different functionalized pyrazoliums based on sulfoalkyl-pyrazolium hydrogensulfate and alkylsulfo-alakylpyrazolium hydrogensulfate were explored to catalyze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bitter apple oil (BAO).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longer chains catalyst of 2-(4-sulfobutyl) pyrazolium hydrogensulfate (SBPHSO4)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which is attributed to its strong acidity. The highest yield of esters was up to 89.5% when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5.2 wt% of SBPHSO4, 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BAO of 15:1, 170 °C, and 800 rpm for 6 h.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onic liquids offer a promising new type of pyrazolium catalyst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The use of clean ionic liquids in preparing clean biodiesel could solve the drawbacks associated with using the old conventional catalysts and might be employed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such relevance.  相似文献   
30.
叶面喷施磁处理复合肥对新红星(Starkrimson)苹果树营养元素的影响程文林,杨佩芳,刘和,陈晓春,高美英(山西农业大学大谷030801)关键词磁处理复合肥,根外追肥,新红星苹果树,营养元素EFFECTOFMAGNETIZEDCOMPOUND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