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21篇
综合类   763篇
基础理论   356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景观生态评价法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景观生态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即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建立栖息地预测模型来评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基本程序。以南京沿江化工开发规划为例,以鲤鱼作为指示生物,苯酚作为栖息地限制因子,评估了南京沿江化工开发3种规划方案对水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区域优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2.
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特征及其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2006年10~11月太湖全湖不同区域光学属性的测量数据,就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Kd)特征、各影响因子对Kd的贡献率以及Kd对太湖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的漫衰减系数Kd以571 nm为分界点,在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700 nm)主要呈现2种变化趋势.第1种,在<571 nm波长范围内,Kd随着波长的增加呈现指数形式衰减,第2种,在>571 nm波长范围内,Kd表现为波动形式;在400~700 nm波长范围内,色素颗粒物的吸收系数是漫衰减系数第一贡献者,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处于第二贡献者地位,而黄质吸收系数的贡献率相对最小;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决定了太湖水生态系统中的光生态因子,Kd形成的“水体窗口”影响了太湖水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形成,并为太湖“水华”的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的出现提供了水下光场依据.  相似文献   
973.
小尺度范围内植被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严俊霞  李洪建  汤亿  张义辉 《环境科学》2009,30(11):3121-3129
2005~2007年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在太原天龙山自然保护区对油松、草地和灌木地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样地的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土壤呼吸的年(3~12月)平均值分别为(3.58±2.50)、(3.82±2.75)和(4.42±3.38)μmol.(m2.s)-1(p0.05).3~12月土壤CO2释放量在854.9~1 297.2 g.(m2.a)-1之间,年间和样地之间的土壤CO2释放量均无显著差异.3个样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指数方程均为极显著(p0.01),R2值在0.61~0.81之间;Q10值在2.60~4.50之间,R10值在1.70~3.02μmol.(m2.s)-1之间.3种植被条件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均不显著(p0.05),最大的R2值仅0.12;但是,用土壤温度10℃时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显著(p0.05).4个双变量复合关系方程的R2值大部分在0.7以上,最高达0.91.  相似文献   
974.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中水质安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乔铁军  张锡辉 《环境科学》2009,30(11):3311-331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已经成为主要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应用,但是在运行中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水质问题,成为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潜在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对生产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60万m3/d)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包括微生物安全性、水生动物过度滋生和化学稳定性等,期间并结合中试(10 m3/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微生物安全方面是可靠的,应加强运行管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孳生大量的水生动物,这在我国高温高湿热地区更为显著,而且水生动物生长具有一定规律性,影响水质安全;在原水碱度低的情况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pH值会出现大幅下降现象,严重影响了水质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5.
我国淡水水生生物镉基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研究了Cd对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包括43种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4种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同时,参照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颁布的水质基准计算方法,按照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计算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Cd基准.结果表明,我国淡水生物Cd基准的CMC值和CCC值分别为2.1 μg·L-1和0.23 μg·L-1,与美国淡水生物Cd的基准值有一定差别,研究结果为我国的Cd水质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6.
Riparian wetland is the major transition zone of matter, energy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non-point pollution control.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method and an isotope tracing techniqu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nitrogen pollution control function of di 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riparian wetland was studied in the Kouma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ten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nitrogen pollution by riparian wetland soil occurs mainly in top 0–10 cm layer. The amount of nitrogen retained by surface soils associated with three types of vegetation are 0.045 mg/g for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Linn, 0.036 mg/g for Scirpus triqueter Linn, and 0.032 mg/g for Typha angustifolia Linn, which account for 59.21%, 56.25%, and 56.14% of the total nitrogen interception, respectively. Exogenous nitrogen in 0–10 cm soil layer changes more quickly than in other layers. One month after adding K15NO3 to the tested vegetation, nitrogen content was 77.78% for P. communis Trin, 68.75% for T. angustifolia, and 8.33% for S. triqueter in the surface soil. After three months, nitrogen content was 93.33% for P. communis Trin, 72.22% for S. triqueter, and 37.50% for T. Angustifolia. There are large di erences among vegetation communities respecting to pur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nitrogen pollution. The nitrogen uptake amount decreases in the sequence: new shoots of P. communis Trin (9.731 mg/g) > old P. communis Trin (4.939 mg/g) > S. triqueter (0.620 mg/g) > T. angustifolia (0.186 mg/g).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riparian wetlands as bu ers on and adjacent to stream banks could be recommended to control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相似文献   
977.
从水生态系统、湖滨带、陆域生态系统、水质状况、水资源状况等方面对抚仙湖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抚仙湖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改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78.
大连石灰石矿矿坑边坡绿化植物种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石灰石矿矿坑边坡绿化生态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厚层基材喷附和液力喷播两种工艺,喷播植物种类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生态修复效果。以该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区地理及环境特征,基于边坡绿化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宜的边坡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979.
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植被类型(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和草地),采集0~15 cm的表层土样,探讨了土壤微生物量碳(Bc)、土壤微生物量氮(BN)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样区内生态系统在正向演替中(草地→灌木林→次生林→原生林),Bc、BN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增大,并且冬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980.
汤浦水库是一座专用性大型饮水水源,目前水质状况为中营养,为改善水库水质,应用生态的方法开展水生植物生长除氮试验研究,即在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但是由于在大水域内种植水生植物水位多变,水深大,风浪较大,沉水植物难以生长,漂浮植物容易逃逸,一般性的水面水生植物种植最后存活率只有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