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60篇 |
免费 | 2387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37篇 |
废物处理 | 118篇 |
环保管理 | 1080篇 |
综合类 | 4925篇 |
基础理论 | 1330篇 |
污染及防治 | 686篇 |
评价与监测 | 396篇 |
社会与环境 | 695篇 |
灾害及防治 | 5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4篇 |
2024年 | 379篇 |
2023年 | 433篇 |
2022年 | 502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469篇 |
2019年 | 445篇 |
2018年 | 374篇 |
2017年 | 509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450篇 |
2014年 | 373篇 |
2013年 | 438篇 |
2012年 | 636篇 |
2011年 | 680篇 |
2010年 | 528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416篇 |
2007年 | 469篇 |
2006年 | 481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54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9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9篇 |
197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战时火力发电厂重要目标分类防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重要目标防护准则和模糊聚类算法,构建火力发电厂目标评价准则指标体系和模糊聚类模型,实现了火力发电厂重要目标的分类防护,进而选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解决了重要目标在战时防护措施选择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战时火力发电厂的生存能力;通过模糊聚类模型实现分类防护,不仅有利于提高重要目标防护效率,而且使得防护资源少、力量弱,供需突出的问题得以改善,同时,在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助于保护发电厂的生产能力.通过案例给出战时某火力发电厂的具体防护措施,合理地解决了发电厂重要目标和关键部位的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222.
将NCAR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MM5和作者开发的化学模式相耦合,建立了一个中尺度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利用该模式选取了2个典型个例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臭氧化学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模式再现并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结合地面观测资料进一步定量分析控制该地区臭氧浓度的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个例模拟和分析表明,模式基本反应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进一步的因子分析解释了模拟区域内1999 06 18(个例2)臭氧浓度普遍比1999-08-07(个例1)的臭氧浓度高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决定的大气动力过程对区域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个例2区域臭氧浓度普遍偏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表明,物理因子(平流输送,垂直湍流输送)的作用和化学因子的作用同样重要.同时还做了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研究,并对中尺度云雨化学模拟及其对臭氧化学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3.
通过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实验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BPNN模型,通过测试对比,找出了较优训练函数为traingda,较优训练次数为1 900.利用分割连接权值法(PCW)对影响出水SO42-和COD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水COD、SO42-、pH、COD/SO42-和HRT对出水SO42-和COD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进水pH对出水SO42-和COD的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RI)指数分别为30.79%和23.44%;并通过样本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对SO42-和COD去除率的限制因子仿真模型,为预测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过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24.
225.
我国东部大型浅水湖泊太湖的富营养化和藻华暴发一直是困扰该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水问题之一,其中水资源分配不均及部分营养盐浓度较高,严重制约了太湖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基于1999-2019年太湖水质、气象等逐月观测资料,构建了基于协变量(TN、TP、CODMn、降水量和引排水量)的叶绿素a(Chl-a)预测模型ARIMA(1, 1, 1)(0, 1, 1)12,并结合2007-2019年历史引排水方案经验和效果,提出了未来平水年情景下降低太湖藻华大面积暴发风险的引排水方案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所构建的ARIMA(1, 1, 1)(0, 1, 1)12模型能有效预测太湖水体Chl-a浓度;且在预设未来情景下,通过同步增加引、排水量可有效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引排水方案的优化关键在于季节性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在满足水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冬春季节引排水,可达到改善水动力和排出营养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6.
通过确定性系数与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的方法研究耦合模型对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估的影响。基于遥感判识和野外考察确定安宁河流域内的 198 条泥石流沟作为评估样本,选取坡度、地面峰值加速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地形湿度指数以及地貌演化指数作为评价因子,耦合确定性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级取值和因子权重,进行安宁河流域泥石流易发性等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安宁河流域内泥石流发育的主要贡献因子为地面峰值加速度、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泥石流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 9.67% 和 12.02%,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安宁河流域两岸且呈条带状分布。 (3)利用 ROC 曲线对泥石流易发性评估精度进行验证,耦合模型的 AUC 值达到 0.824,相比单种模型 CF 模型的评估精度 0.786 提升了 4.8%,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评价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27.
为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程度与经济综合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2个方面构建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空间分布,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中度脆弱及以上的县区面积占比为78.8%,生态系统整体较为脆弱;甘肃省经济综合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县区面积占比为41.1%,整体经济综合水平较低。2)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较差,仅有9.2%的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积占比为4.4%,而经济与生态环境失调发展的县区比例为48.3%,面积占比高达73.9%。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失调环境滞后型集聚性最强,集中于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省北部。3)人口增长压力、自然环境限制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落后是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阻碍。基于此,甘肃省未来应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228.
促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是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模式,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基准流程,引入能量输入与环境输出参数,建立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量化核算模型,评估再生产品的节能减排经济成效,并以吉林省某钢铁企业为例,评估"废钢-电炉"短流程和"铁矿石-高炉-转炉"长流程的能源、环境、成本差异,辨识影响废钢再循环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环节。结果显示,再生钢铁全生命周期与原生钢铁全生命周期相比,节能588.48kgce/t,节能率为84%;主要污染物中SO2减排率最高,达92%;CO2总减排1 180.92 kg/t,减排率为67%;总成本却高出198元/t。其中,炼铁工序的节能量和减碳量最大,烧结工序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最大,焦化工序COD和氨氮减排量最大,回收、加工处理、炼钢环节节能量和减碳量以及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均为负。成本方面,再生钢铁生产成本高于原生钢铁308元/t,虽然再生钢铁由于污染减排可节省56元/t的排污费并获取54元/t的碳交易收益,但都不足以扭转电炉炼钢费用较高的现状。因此,国家应在电炉炼钢方面给予钢企及相关企业适当的财税扶持政策,在电价方面给予钢企一定的优惠或补贴,并完善废钢回收加工体系等,以促进废钢循环利用。基于LCA的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评估可以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环境、成本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229.
ADMS模型解析城区总悬浮颗粒物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污染源排放数据为基础,应用ADMS-城市扩散模型模拟分析了鞍山市尘各污染源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来自污染源的浓度贡献值占总量的52%;二次尘及外来尘浓度贡献占48%;矿山开采二次尘的浓度贡献占16%;鞍钢炼铁厂的浓度贡献占19.6%;鞍钢化工总厂浓度贡献占5.6%;供暖锅炉浓度贡献占9.3%。低、中、高架源浓度贡献百分比分别为68.1%、29.0%、2.9%。低架源吨排放量浓度贡献为高架源的2.4倍。 相似文献
230.
William Whipple Joseph V. Hunt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81,17(4):678-683
: The modeling of dissolved oxygen in streams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upon which a great deal of money has been spen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standard methods of DO modeling by computer are unnecessarily complex, and that for some purposes, they can be replaced without loss of accuracy by desk top BOD models. Taking as an example, a set of data used in DO modeling, it is shown (a) that the data are grossly inconsistent, (b) that simultaneous gathering of data introduces errors in streams of long travel time, (c) that much more data as to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should have been obtained, and (d) that 24-hour DO data could have been dispensed wi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