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4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evolution of the Las Vegas, Nevada metropolitan area, Las Vegas Wash ecosystem‐a downstream riparian wetland‐and Wash management as a case of urban‐environment dynamics. Since Las Vegas Wash provides the primary drainage for Las Vegas, changes in the urban system lead to changes in the Wash and its ecosystem. The population of the drainage area has grown from approximately 1,000 people in 1900 to more than 1.3 million in 2000. This phenomenal population growth led to increased Wash flow, from less than .03 m3/sec (1 ft3/sec) to over 7.4 m3/sec (260 ft3/sec), and consequent ecological changes from a nearly dry wash to a rich wetland, and now to an eroded system. As the Wash ecosystem changed, valuation of Wash characteristics by residents and resource managers also changed, shifting the focus of management and use,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further ecosystem changes.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among human activity,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management in this urban area highlight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 and adaptive approaches in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make this a particularly compelling case study.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nceptual systems framework for adaptive urban‐environment management derived from this case.  相似文献   
62.
环境安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深层次地分析了环境安全问题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出:第一,我国应将环境安全的保证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应将环境安全观作为指导我国21世纪两大战略-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63.
西部大开发中一些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基本理论,对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指出西部大开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4.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占据全国1/4的面积,资源相对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然而,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较为复杂,矛盾突出,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生态环境赖以形成的地质历史出发,分析了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及现存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然处于"高度不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位于"相对平均"区间。同时,提出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以评价2008年各个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平性和差异性,利用贡献系数矩阵对各个区域进行类型划分,阐述各个类别的特点,以期为国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66.
城郊农业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郊农业区的金脱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解译2009年的Spot-5卫星遥感图获取了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的DEM图,利用ArcGIS 9.3的水文、空间分析模块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流域,分析各子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在各子流域出口处采取水样,分析其TN、NH4+-N、NO3--N输出浓度、输出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地利用结构、施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氮素污染严重,其TN、NH4+-N输出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夏、秋季,而NO3--N的输出浓度的季节差异较小.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对NO3--N的输出浓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林地、水面表现为源作用,水田、旱地、居民地为汇作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对其影响不同,年度尺度上对NO3--N输出影响最大的为旱地,春夏季为林地,秋冬季为旱地.TN、NH4+-N的输出浓度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较差,各形态氮素的输出量与纯氮施用量、人口数、养猪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7.
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镭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348-357
论文认为在青藏高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重点区域 ,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作者重点分析了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指出了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区域工业布局框架设想。从协调好高原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 ,文章认为在高原重点区域应大力发展以钢铁-铁合金-有色-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以盐化和油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以满足高原内部需要的建材工业 ,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机电-轻纺和藏民族手工业。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雾、霾和臭氧前驱物日益受到关注,经济快速发展区VOCs污染情况尤为复杂.本文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2种典型工业行业及垃圾、废水处理厂与综合工业园区、居民区的VOCs排放特征与分布趋势进行系统分析.解析出制药、橡胶和油漆喷涂为12种典型工业行业中VOCs平均排放浓度最高的3个行业,得到平均浓度分别为541、499和450 mg·m-3,应给予高度关注.对比分析发现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平均排放浓度最高是制药行业,分别为112 mg·m-3和1.00×103 mg·m-3;而珠三角地区油漆喷涂行业排放最高,平均浓度为1.04×103 mg·m-3.进一步对12种典型工业行业VOCs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毒性大的芳香烃与卤代烃分别在油漆喷涂与制药行业中排放占比最高,达到55.99%和26.57%.三大经济区中长三角地区居民区与综合工业园区附近VOCs浓度最低,京津冀地区浓度最高,与各地区工业排放分布情况一致.分析2002~2018年的数据发现居民区VOCs浓度整体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2016年后显著降低,反映出我国VOCs防治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技术对现阶段VOCs控制起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9.
罗毅  邓琼飞  杨昆  杨扬  商春雪  喻臻钰 《环境科学》2018,39(7):3003-3013
近20年来PM_(2.5)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长时间序列历史监测数据的缺失阻碍了相关研究.为此,本文以四大典型区域2013~2016年的PM_(2.5)浓度监测值和2000~2016年MODIS AOD数据、边界层高度、温度等气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将反向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两种算法相结合,构建组合模拟模型,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实现近20年来PM_(2.5)浓度历史变化过程的情景再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具有较低的误差和更高的泛化能力;时空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京津冀和东三省PM_(2.5)浓度持续增长,珠三角PM_(2.5)浓度缓慢下降,3个研究区PM_(2.5)污染范围呈扩大趋势,长三角PM_(2.5)浓度值及污染范围基本保持稳定.2012年4个研究区PM_(2.5)浓度值降低且污染范围缩小,但2013~2016年PM_(2.5)浓度略微上升后又下降,高污染范围缩小,这与国家采取PM_(2.5)区域联防等治理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70.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1956-2005 年的年降雨量和水面蒸发资料以及DEM、土地利用和土壤的遥感资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分一定单元流域,对海河流域进行水文类型分区划分,并讨论了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及单元流域尺度大小对水文类型分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水文类型分区的结果是不同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流域水文类型分区的空间分布,土地利用变化越大,水文类型分区的转移变化也越大。单元流域尺度较小时,水文类型分区分布较为离散,反之,单元流域尺度较大时,水文类型分区的分布则较为连续。当单元流域平均面积变化小于150 km2时,分区分布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来看分区结果相对比较稳定,当单元流域平均面积变化较大,并达到250km2以上时,分区结果会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