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98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1694篇
基础理论   411篇
污染及防治   429篇
评价与监测   291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taste and odor (T&O) compounds by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ere investigated. A few terpenoid chemicals, including 2-MIB, β-cyclocitral, and β-ionone, and a few sulfur compounds, such as dimethyl sulfide and dimethyl trisulfide, were detected. β-Cyclocitral and β-carotene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to be relevant to the growth phases of Microcystis. During the stable growth phase, 41-865 fg/cell of β-cyclocitral were found in the laboratory culture. β-Cyclocitral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β-carotene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 0.96, as it is formed from the cleavage reaction of β-carotene. For dead cell case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dimethyl trisulfide was detected at 3.48-6.37 fg/cell. Four T&O compounds, including β-cyclocitral, β-ionone, heptanal and dimethyl trisulfide, were tested and found to be able to inhibit and damage Microcystis cells to varying degrees. Among these chemicals, β-cyclocitral has the strongest ability to quickly rupture cells.  相似文献   
92.
浙江发酵制药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分析了浙江省发酵制药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识别出了发酵制药行业使用的主要有机溶剂,其中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是该行业使用频率最高的4种有机溶剂,并得到了行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谱。评估了发酵制药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并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从发酵制药企业内部污染防治、完善行业环境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发酵制药行业污染防治的基本对策和制订地方发酵制药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VOCs治理技术的性能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等离子体—光催化复合净化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对VOCs治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在线气相色谱测定园区中特征污染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已逐步在国内监测实际中得到应用,在线气相色谱的应用使挥发性有机物的实时、连续监测成了可能,有效改善了实验室监测数据的滞后性,减少了样品采集、储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结合常州市某化工园区大气特征污染因子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简单介绍了在线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通过特征污染因子标准曲线的建立和比对试验,说明了在线气相色谱环境监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臭氧是一种存在于地球臭氧层和近地面的气体,它对人类和环境是否有益取决于大气中存在的位置。高空臭氧层使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而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损害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儿童哮喘等疾病。本文结合2013年8月12日常州市出现的臭氧污染天气,利用气象和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高温、太阳辐射强度大、风速低、大气扩散条件差等气象因素和臭氧前体物(NMHC)较高等不利条件下,易形成臭氧污染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6.
北京城乡结合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5  
周裕敏  郝郑平  王海林 《环境科学》2011,32(12):3566-3570
采用低温固体吸附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北京城乡结合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分析,并利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评价模型,对北京城乡结合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芳香族类的非致癌风险值在10-4~10-1数量级,卤代烃的非致癌风险值在10-4~10-5数量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系数〈1,不会对暴露人群健康造成明显的非致癌危害.但苯的致癌指数较高(2.21×10-5),超过了USEPA的建议值(1×10-6),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在一年四季的健康风险中,冬季VOCs的健康风险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97.
鼎湖山秋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子锐  王跃思  刘全  刘鲁宁  张德强 《环境科学》2011,32(11):3160-3166
利用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仪(TEOM)及大气细粒子快速捕集及其化学成分自动在线分析系统(RCFP-IC)于2008年10~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定位站进行了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二次无机组分(SO42-、NH 4+和NO 3-)与相关污染气体组分的同步观测与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HYSPLIT轨...  相似文献   
98.
美国综合风险评估系统(IRIS)提供了污染物的参考剂量(RFD)和污染物参考浓度(RfC)的相关数据,但某些化合物的RFD和RfC数据不全,造成了风险评价的困难,基于RFD的风险评价很难确定污染物由呼吸系统的准确摄入量。应用SPSS软件剖析了RFD和RfC的相关性,提出了以RfC为基础的风险评价体系,与RFD评价结果对比表明:基于RfC的风险评价更能准确反映VOCs污染的风险。尝试应用RFD和RfC值对沈阳、鞍山、抚顺、葫芦岛四个城市空气中VOCs进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9.
潘苏红  张干  孙亚莉  解启来 《环境科学》2012,33(4):1204-1208
为探讨城市道路街尘中多环芳烃(PAHs)和黑碳(BC)的分布特征,2007年12月~2009年2月,分别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以及印度的加尔各答采集了城市主干道的街尘.样品处理后分别用GC-MS和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城市道路街尘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2.30~22.2μg.g-1,主要是以荧蒽、菲、芘、、苯并(b)荧蒽和苯并(ghi)苝为主要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印度加尔各答PAHs的含量范围为4.85~30.5μg.g-1,呈现出以2环的萘为主要的PAHs化合物.BC在中国主要城市道路街尘中的含量值高于印度的加尔各答,说明了2个国家可能的不同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耗.相关分析表明,PAHs与BC在不同的城市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可能指示了不同的来源.特征比值法表明城市街尘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其次来源于燃煤.  相似文献   
100.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翅碱蓬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碱蓬是潮间带的常见优势种群,为了解其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陆域向海洋迁移中所起的作用,利用GC-MS研究了东营和营口潮间带盐沼植物翅碱蓬不同器官及根系土中有机氯农药(OCPs)、多环芳烃(PAHs)、十溴联苯醚(BDE209)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翅碱蓬中的污染水平依次为ΣPAHsΣOCPsBDE209ΣPCBs(96~1506ng/g、14~577ng/g、1.8~33ng/g和399~2161pg/g).营口潮间带沉积物中OCPs、PAHs和PCBs的污染水平高于东营,但这3类污染物在两地潮间带翅碱蓬叶子中的含量水平相当.OCPs在两地翅碱蓬各器官中的分布相同,即茎根叶,PAHs和PCBs2种污染物受根系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在翅碱蓬器官中呈现不同的分布.BDE209在东营潮间带的污染水平(19.7ng/g)高于营口(2.36ng/g),在碱蓬器官中呈现不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