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1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421篇
安全科学   1901篇
废物处理   156篇
环保管理   3348篇
综合类   2967篇
基础理论   955篇
环境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87篇
评价与监测   377篇
社会与环境   435篇
灾害及防治   39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22篇
  1975年   14篇
  1973年   15篇
  1972年   17篇
  197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通过分析两个阶段的安全管理方法 ,说明传统管理沿用的原因 ,为做好现代化科学管理提出了几点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972.
林亦曦 《林业劳动安全》2002,15(3):37-38,40
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国有林场“三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三工”安全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973.
本文阐述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文化体系、经费投入保证体系等保障企业经济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4.
构建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特点 ,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特点和煤矿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注意事项。讨论了建立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5.
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温度与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复杂性等关系 ,给建模、预测带来了难度 ,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并行计算和自学习特性进行建模 ,实现了对温度模拟  相似文献   
976.
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阐述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安全生产指标制定准则、建设体系以及建设效果,为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累了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7.
论建立我国安全管理硕士教育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安全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安全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目前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我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前景和已有的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等,在此基础上,首次提议了建立我国的安全管理硕士(MSA)教育制度,以便满足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还探讨了MSA人才的基本培养方案,比较了MSA和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共同特征,提出MSA教育可以借鉴MBA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978.
国内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翟永梅  韩新  沈祖炎 《灾害学》2002,17(1):62-69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上海市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进目前上海市灾害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基于洪水灾害快速评估的承灾体易损性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水灾害易损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开展洪水灾害快速评估,对不同洪水灾害流域和同一洪水灾害流域中的不同地区、不同承灾体(财产分类)、不同致灾因子(水深和历时等)条件,以财产的损失率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洪水灾害易损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和功能模块划分,并且在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损失率数据库等几个重要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给出了系统的部分运行结果。本系统在与GIS、遥感等空间技术结合后,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洪水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与预测分析工作,同时,本系统亦可独立作为对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研究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80.
ABSTRACT: Simulated water quality resulting from three alternative future land‐use scenarios for two agricultural watersheds in central Iowa was compared to water quality under current and historic land use/land cover to explore both the potential water quality impact of perpetuating current trends and potential benefits of major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U.S. Corn Belt. The Soil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urface water discharge and annual loads of sediment and nitrate in these watersheds.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comprising Scenario 1, which assumes perpetuation of current trends (conversion to conservation tillage, increase in farm size and land in production, use of currently‐employed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result in simulated increased export of nitrate and decreased export of sediment relative to the present. However,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nvisioned in Scenarios 2 and 3 (conversion to conservation tillage, strip intercropping, rotational grazing, conservation set‐asides and greatly extended use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such as riparian buffers, engineered wetlands, grassed waterways, filter strips and field borders) could potentially reduce current loadings of sediment by 37 to 67 percent and nutrients by 54 to 75 percent. Results from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major improvements in water quality in these agricultural watersheds could be achieved if such environmentally‐targete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were employed.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BMPs will result in little or no change in nutrient export and minor decreases in sediment export from Corn Belt watersh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