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350篇
综合类   988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BOD-DO耦合人工神经网络水质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河流水质模型的建筑中,提出了BOD-DO耦合BP人工神经网络水质模型,应用长江干流重庆段的实测水质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与 检验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质模拟可行且精度较高,为河流水质模拟开辟了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2.
海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各类海水水质污染指标浓度区间内生成随机分布样本的方法,生成足够多用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检验用的样本,并应用基于误差反传原理的前向多层神经网络建立了用于海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海水水质标准给出了区分不同类型水质的模型分界样本和模型输出分界值。讨论了确定合理隐层及其节点数的方法,使得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不受网络连接权值初始取值的影响。经训练的评价模型应用于实例的评价结果表明,新的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3.
人工湿地系统的维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垂直流人工湿地改造前后小试和中试系统结构,针对处理效果和系统运行中堵塞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堵塞问题与植物的选种和填料的组成等有关,并对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维护提出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884.
浅议白云山酸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涛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34-135
通过对广州白云山1994~2004年10年降水监测结果分析及其对白云山酸雨现状调查,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5.
基于TRMM降水订正数据的祁连山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RMM卫星反演月降水数据和气象台站实测降水数据,通过误差评估等数理统计方法验证数据,并结合Kriging法对TRMM降水数据进行订正,以此研究了祁连山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TRMM降水数据在祁连山地区的整体适用性较好。其中TRMM降水数据与台站实测值的年均降水量相关系数达0.94;季节平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春季(0.87)、夏季(0.89)、秋季(0.88)、冬季(0.70)。(2)祁连山地区27个气象台站实测值与TRMM降水数据的相关性较好,但在个别台站误差较大且存在低值高估、高值低估的现象。(3)祁连山地区年均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东、中、西三段最大降水高度带分别为4100 m、4500 m、4700 m,年均降水量的垂直变化率分别为16.6 mm/100 m、10.8 mm/100 m、9.8 mm/100 m。(4)1998-2016年祁连山地区东、中、西三段降水量均呈波动增加,最大降水高度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祁连山地区年内各季节最大降水高度带按夏、春、秋、冬的次序降低。  相似文献   
886.
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水蕹菜净化缫丝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缫丝工业排放废水的水体中,无土栽培水蕹菜.经静态、动态和现场试验,水蕹菜在去除废水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在较强的适应性.在6—7月间,水蕹菜在667m~2水面上10天的产量为625kg.应用水蕹菜无土栽培技术于缫丝废水资源化生态工程之中,既可以净化污水,又具有经济效益。认为该项技术可与黑麦草无土栽培技术衔接使用,形成全年运转的配套植物净化污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7.
生化—混凝沉淀—砂滤工艺处理毛巾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毛巾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选择了厌氧折流板反应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混凝沉淀 -砂滤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 ,在进水水质为 :CODCr5 89~ 2 980 mg/L、BOD5 2 49~ 5 3 4 mg/L、SS12 3~ 190 mg/L、色度 3 0 0~80 0倍、p H8.76~ 9.5 6时 ,出水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 87— 92 )一级标准。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 ,运行稳定、简单 ,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888.
千烟洲试区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千烟洲试验区人工林的植物和土壤中1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和生物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块人工林土壤中缺乏N、P、Ca3种元素,微量营养元素未发现亏缺现象。草本层的养分含量高于乔木层的养分含量。两块人工林的生物吸收系数均以P、Ca、N的吸收系数最大,Ti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最低,其余的养分元素均属弱积累中等摄取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889.
Occurrence of Acid Rain over Delh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cipita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s wet-fall only andprimarily on event basis in Delhi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of1995.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anions (SO4 2-,NO3 - and Cl-) andcations (Ca2+, Mg2+,Na+ and K+) were determined. The pH of the rain waterwas found to be more than 5.6, showing alkalinity during theearly phase of monsoon, but during the late phase of monsoon pHtendency was towards acidity due to lack of proper neutralizationof acidic ions. Neutralization is not only due to the localprocess but also due to the pre-monsoon Andhi which brings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containing Ca2+,Mg2+, Na+ and K+ as well as the local emission ofNH3. In the late monso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ions getsreduced because of heavy rainfall and relatively unfavourablecondition for their transport from the adjoining areas, whereasthe anion concentrations remain unchanged owing to theircontinuous emission.  相似文献   
89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et sulfate deposition data sampled by the Canadian Air and Precipit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CAPMoN) since 1988 till 1997. The goal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detect presence of prevail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annual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network at each site. The considerations are based on a first order autoregression model with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trend and methods used f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Unlike studies suggesting existence of long term trends in the data, methods applied here indicate absence of any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observed annual concentration patterns at most of the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