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8篇 |
免费 | 299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0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78篇 |
综合类 | 597篇 |
基础理论 | 128篇 |
环境理论 | 3篇 |
污染及防治 | 114篇 |
评价与监测 | 80篇 |
社会与环境 | 27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城市污水排江工程模型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污水排江问题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对水力模型不同试验工况中改变喷嘴个数、射流速度、射流角度和上升管间距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结合武汉市污水排江工程问题,确定了黄浦路、平湖门尾水排放中的近区多喷口形式的最佳工程参数,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settled dusts collected in Xi’an from November 2007 to December 2008 show that (1) dust deposition rates ranged from 14.6 to 350.4 g m−2 yr−1. The average deposition rate (76.7 g m−2 yr−1) ranks the 11th out of 56 dust deposition rates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coal-burning power was the major particle source; (2) on average (except site 4), ∼10% of the settled dusts having size <2.6, ∼30% having size <10.5, and >70% having size <30 μm; (3) the concentrations for 20 out of 27 elements analyzed were upto 18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soil background values in China. With such high deposition rates of dusts that contain elevated levels of toxic elements,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emission and studie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settled particles on surface ecosystem, water resource,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73.
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1-2005年空气中SO2、NO2、PM10、降尘等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并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出影响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防治或减轻乌鲁木齐市的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利用苔藓口袋(Moss bag)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同步监测相结合,研究在上世纪80—90年代土法炼锌地区排放到大气中镉的迁移影响.结果发现,土法炼锌区域100 m内大气TSP中镉含量达129.4 mg·kg-1,土壤中镉含量为12.64 mg·kg-1,Moss bag监测镉总沉降速率达到47.20 mg·m-2·mon-1;在污染源下风方向10 km处TSP中镉含量仍达到27.3 mg·kg-1,土壤中镉含量为2.75 mg·kg-1,Moss bag监测镉总沉降速率达到5.18 mg·m-2·mon-1;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增加,大气TSP和Moss bag镉沉降速率、土壤中镉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一致性趋势;Moss bag监测镉干沉降速率占总沉降速率的比例变化范围为58%—79%,说明从大气向地面沉降的镉总量中以干沉降为主,是重力影响的由大气向地面沉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5.
Qian YAO Hua ZHANG Jun WU Liming SHAO Pinjing HE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0,4(3):286-294
Batch bio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remove Cr(I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pH, contact time,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Cr(III) concentration in the biosorp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ctivated sludge exhibited the highest Cr(III) uptake capacity (120 mg·g−1) at 45°C, initial pH of 4, and initial Cr(III)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1. The biosorption results obtain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showed that the biosorption pattern accurately followed the Langmuir model. The calculat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ΔGo (−0.8– −4.58 kJ·mol−1), ΔHo (15.6–44.4 kJ·mol−1), and ΔSo (0.06–0.15 kJ·mol−1·K−1)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 biosorption process was feasible,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and physical. The pseudo 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s were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Cr(III) biosorption process conformed to the second-order rate expression and the biosorption rate constan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r(III) concentr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s of bio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Ea = −7 kJ·mol−1) and the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Cr(III) biosorption was film-diffusion-controlled. 相似文献
76.
城市绿化中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叙述了在城市绿化中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配植的方法、原则,介绍了几种对大气污染吸收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和室内选择净化空气的花草。 相似文献
77.
水中氨氮挥发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水中氨氮挥发的影响因素。水中氨氮挥发速率常数随水的pH值和水温升高而增加,水面风速大则常数值也大,大气压高的地区的挥发速率常数小于大气压低者。与蒸馏水体系相比,在实验条件相同时滇胡水中氨氮挥发速率常数小。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污染物检出率得分、毒性效应得分、人群暴露得分等,构建了一种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筛选方法.进而采用该方法,筛选并提出我国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候选清单.结果显示,共有38种污染物进入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包括了常规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二英等.这些污染物检出率得分分布在0—600之间,其中最高的污染物主要是国家常规监测的污染物.污染物毒性效应得分最高的污染物是苯、PM2.5、PM10、二英,大部分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得分集中在300—500之间;污染物的人群暴露得分最高为CO,其次为甲苯、O3、PM2.5、PM10、NO2,得分在10—100之间;38种污染物中有15种污染物健康风险综合得分在900以上,包含6种常规污染物、2个大类污染物、2种重金属污染物、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因而提出这15污染物作为我国大气环境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候选清单. 相似文献
79.
电子垃圾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了一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及其上下风向大气中PBDEs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电子垃圾拆解区大气中∑17BDEs总浓度为9930pg·m-3,冬季∑20BDEs的总浓度高达41476pg·m-3;和夏季相比,冬季五溴-联苯醚的百分比降低了16.7%,而十溴-联苯醚升高了10.2%,但是,其组成仍然是五溴-联苯醚为主,十溴-联苯醚次之,八溴-联苯醚最少。上下风向地区大气中PBDEs浓度及其组成成分由于受到电子垃圾拆解、本地生产方式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