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45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157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NeutronactivationmethodintheanalysisofenvironmentalobjectsG.M.Kolesov(V.I.VernadskyInstituteofGeochem。&Anal.Chem.,RussianAcad...  相似文献   
32.
思茅大气环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中文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0-171
对思茅地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当地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对比,探究思茅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获得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4.
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东亚飞蝗的发生发展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对1952—1999年我国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的74项特征指标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上一年9月到当年4月大西洋副高面积、强度、脊线位置、北界,上一年9月、10月西藏高原指数,当年1月、2月、5月亚洲区极涡面积。北半球1月极涡面积,亚洲3月纬向环流指数以及亚洲5月经向环流指数与我国蝗虫发生面积相关明显。其中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秋冬季节蝗卵的孵化和越冬期间的地面温度,从而影响蝗卵基数和孵化为成虫的数量,进而影响着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发展和危害情况的变化。通过上述对蝗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大气环流特征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年9月和当年4月大西洋副高脊线、3月大西洋副高北界、上年9月西藏高原指数、5月亚洲区极涡面积和3月亚洲纬向环流指数与发生面积拟合较好,说明这些大气环流特征值的强弱是决定东亚飞蝗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家用除湿机作为空气水溶性物质采样器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作为空气水溶性物质采样嚣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空气冷凝水化学成分与空气总悬浮微粒(TSP)可溶性化学成分的对比,得到水汽中大部分阴阳离子的含量只比TSP低1个数量级,而水汽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各种碳的浓度不都比TSP低,TSP中一般检测不出亚硝酸根,而水汽中则检出大量亚硝酸根。  相似文献   
3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要求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分级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要点,以满足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
Emitted thermal infrared radiation (TIR, λ= 8 to 14 μm) can be used to measure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s (top approximately 100 μm).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accuracy of stream (50 to 500 m wide) and lake (300 to 5,000 m wide) radiant temperatures (15 to 22°C) derived from airborne (MASTER, 5 to 15 m) and satellite (ASTER 90 m, Landsat ETM+ 60 m) TIR images. Applied atmospheric compensations changed water temperatures by ?0.2 to +2.0°C. Atmospheric compensation depended primarily on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and temperature, sensor viewing geometry, and water temperature. Agreement between multiple TIR bands (MASTER ‐ 10 bands, ASTER ‐ 5 bands) provided an independent check on recovered temperatures. Compensations improved agreement between image and in situ surface temperatures (from 2.0 to 1.1°C average deviation); however, compensations did not improve agreement between river image temperatures and loggers installed at the stream bed (from 0.6 to 1.6°C average deviation). Analysis of field temperatures suggests that vertical thermal stratification may have caused a syste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instream gage temperatures and corrected image temperatures. As a result, agreement between image temperatures and instream temperatures did not imply that accurate TIR temperatures were recovered.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practical accuracies for corrected TIR lake and stream surface temperatures are around 1°C.  相似文献   
38.
基于高斯扩散的单源估算模式SCREEN3计算佛山市环境统计企业的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发现全市工业企业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为0.4~13.5 km.其中水泥和火电等高架源的最大落地浓度的距离最远.佛山市及五区纳入环境统计的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平均的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为2.9~4.9 km,能直接影响国控监测点位的企业合计37家,其中40%为高明区的企业.该结果证明加强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周边至少5 km内废气排放企业的督查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9.
李琦路  李军  刘向  徐维海  张干 《环境科学》2012,33(8):2533-2537
通过"实验三号"开放航次在南海北部采集了32个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样品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同系物,并对其含量、组成特征、空间分布及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气中7种PBDEs总浓度为0.07~35.9 pg.m-3,四溴(BDE-47)和五溴(BDE-99和-100)化合物为主要组成,分别约占PBDEs总量的51.5%和36.9%,显示工业五溴联苯醚的使用是其主要来源;中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附近PBDEs浓度较高,南海靠近越南中部海域大气PBDEs含量较低.后推气流轨迹分析指出: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以及我国台湾和菲律宾等地区陆源污染物的外溢是引起南海北部地区PBDEs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建立了一种基于指示性污染物的非突发性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根据研究区域的能源类型及气候条件选择对该区域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的指示性污染物,并根据多个城市及地区的历史数据确定指示性污染物与常住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将大气预测模型和GIS系统进行集成开发,再将指示性污染物浓度与区域常住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嵌入与GIS集成后的大气预测模型中..通过将区域气象数据及规划中关于指示性污染物连续排放的源强数据输入上述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得出区域不同级别大气环境健康风险范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