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599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170篇
环保管理   433篇
综合类   1470篇
基础理论   39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68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90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1978-2006年样本数据,首先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单向动态变化过程及成因;接着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出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一些相关政策对能源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正面影响最大,能源价格和一些不可观测变量对能源效率有着促进作用,而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未能对能源效率起推动作用。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百分比来看,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最大,然后依次是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92.
不同粒径分布和浓度的催化裂化(FCC)三旋回收超细催化剂颗粒在旋流场中经过50 h循环回流,颗粒中值粒径变化明显。物料中分散相越多、颗粒粒径越小时,颗粒碰撞越频繁,其聚集趋势越明显。颗粒聚集体在旋流场内不够稳定,通过对比不同进料速率下的旋流场聚集效果,得到最适合颗粒聚集的旋流场雷诺数为20 000。颗粒聚集体存在聚集极限粒径,其最佳聚集时间约为40 h,颗粒聚集后的旋流分离效率提高近5%。  相似文献   
893.
在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运动状况及分离机理方面,计算机模拟替代部分实验的方法能够优化设计旋风除尘器结构参数,提高其对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减少运行压力损失。本研究采用RSM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对旋风除尘器内流场及浓度场进行模拟及实验。研究表明,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大于5μm的颗粒其捕集效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旋风除尘器外壁的颗粒浓度呈螺旋带状分布;如将排气管管径减少至原直径0.8倍,可使其对2μm颗粒捕集效率提高6.6%,但压力损失提高36.5%;颗粒的凝并作用有利于提高旋风除尘器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894.
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控制面概念和粒子运动轨迹计算,建立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三维随机计算模型,采用Ku-wabara流场表征单纤维表面的气流绕流特征。计算分析了St数、无量纲粒径及单纤维过滤模型填充密度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和积尘状态下单纤维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指出,St数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具有显著作用,随St数减小,沉积物由紧密的堆积结构演变为分叉显著的树枝状结构。模拟结果还发现,无论过滤条件如何变化,无量纲单纤维捕集效率随捕集粒子数呈近似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895.
以可燃垃圾、污水污泥和煤粉为原料,添加园林残余、固硫剂等按L16(45)正交表配料,采用机械成型设备制备固废复合燃料,研究燃料组分对固硫固氯效果的影响。固硫率、固氯率实验数据的极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aO添加量对固硫率、固氯率的影响最显著;MnO2添加量对固氯率的影响仅次于CaO添加量,但对固硫率没有影响。运用ForStat 2.0统计软件建立了固硫率、固氯率指标的预测方程,置信度大于95%。应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最佳固硫固氯效果的燃料制备配方为:A2B3C2D3,即垃圾、污泥、煤粉以2∶1∶1比例混合,园林残余为10%,助燃剂MnO2添加量为0.17%,固硫剂CaO添加1.2%时所制备的燃料,燃烧中固硫率可达74.55%,固氯率可达77.35%。  相似文献   
896.
烧结烟气脱硫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合理利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机头灰,在半干法烟气脱硫剂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烧结机头灰作为脱硫催化剂。在测定机头灰与生石灰化学成分、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机头灰与生石灰的质量配比对于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剂与机头灰在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上都较接近,但经过消化活化后的混合脱硫剂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当机头灰添加量为脱硫剂质量的2%~5%时,脱硫效率提高了2%~3%。机头灰与生石灰的胶凝反应以及机头灰中Fe2O3的催化作用是主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97.
燃煤电厂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燃煤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机理,指出燃煤电厂对可吸入颗粒物的贡献及目前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措施的局限性,提出电厂在脱硫的同时应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898.
油气生产过程中集输设施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气生产中集输设施安全问题导致的油气泄漏引发的问题,以系统的方法分析其观念、技术、方法对集输设施管理的影响。围绕石油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从投资、建设、管理、养护各环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系统研究,通过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制定标准、严格程序、科学奖惩、强化管理等手段,从而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完善设施投入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提出与该系统工艺流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以管理优化保障工艺优化,延长设施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99.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的影响及改进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研究、了影响电除尘器效率较为突出的因素——粉尘比电阻,总结出:针对高比电阻粉尘对电除尘器的影响,必须定期测试粉尘的比电阻并对烟气进行调质,还可采取间歇供电的方式来提高除尘效率;对低比电阻粉尘.可直接敲打或刷落收尘极板上的粉尘,或采用高电阻率收尘极板及用导电涂料涂敷收尘极板等方法均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900.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新压力。本文从加强立法、生产者负责制以及建立健康绿色的废旧电子回收体系三方面分析电子废物变废为宝的绿色途径,从而推动电子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