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73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704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8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猪场粪尿厌氧消化液在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碳源,碱度的严重失衡问题,采用"缺氧(A1)+曝气(O1)+缺氧(A2)+曝气(O2)"的分步进水序批式反应器(SFSBR)处理,以实现碳源,碱度的体系内自平衡利用.通过改变A1,A2段的补碳量(采用定量的猪场粪尿原液,分别以1:1,1:3和3:1的体积比在反应器每个周期的A1,A2阶段启动时补碳,分别简称工况I,Ⅱ,Ⅲ),研究原液补碳模式对处理过程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碳模式均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器内pH值均稳定在8.5左右,NH4+-N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原液补碳直接影响反硝化过程,工况I,Ⅱ条件下A2段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19和2.15mg/(g·h),均约为工况Ⅲ A2段的1.6倍.不同工况下原液补碳对A段释磷和O段吸磷有显著差异,工况I和Ⅲ条件下SFSBR除磷效果更佳,出水TP浓度分别为7.9和6.4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4.4%和87.3%,相较于工况Ⅱ分别提高了9.5%和12.4%.综合考虑脱氮除磷,有机物降解以及碳源/碱度自平衡控制,工况I为最佳补碳模式,系统出水COD,NH4+-N和TP浓度分别为360,10.6和7.9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74.9%,98.6%和84.4%.研究表明,采用A1/A2段原液添加比为1:1的补碳模式(即工况I)能在碳源/碱度自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猪场粪尿厌氧消化液的高效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992.
碱浸泡预处理对固体有机物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为提高稻草的产气量并确定最理想的NaOH用量,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稻草进行了浸泡预处理,并在完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条件下,分析消化过程的pH值、VFA、COD和产气量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经过NaOH溶液的浸泡处理以后,稻草厌氧消化的气体产量提高了38%~119%,其中甲烷含量从46%提高到59%,VS的去除率从38%提高到51%.实验证明,NaOH溶液对稻草的厌氧消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Na 的存在也对消化造成了一定的阻抑作用.综合考虑实验结果后认为,浓度为6%的NaOH溶液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3.
吴晓  李锡英 《环境与开发》2000,15(3):11-12,19
介绍了山东银河酒业集团废水综合处理工程,通过这一大型环保工程实例表明,酒厂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化学混凝三段处理工艺方法,不但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厨余垃圾产量巨大,含固率在25%左右,不适于填埋,厨余垃圾处理亟待寻找其他出路.本研究在中温((37±1)℃)条件下,构建了垂直流厌氧处理系统处理高含固厨余垃圾,并对其启动阶段运行效能及启动后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稳定运行后,系统容积负荷为9.79 g·L-1·d-1,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为80.57%±4.10%,比产气率(SBP)和比甲烷产率(SMP)分别为(0.748±0.078)L·g-1·d-1和(0.405±0.052)L·g-1·d-1,系统缓冲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产气能力,不存在酸抑制和氨抑制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细菌在反应器主体的优势菌为Chloroflexi菌门中的Levilinea菌属,参与碳水化合物水解酸化的细菌分布较广;古菌的优势菌属则为MethanothrixMethanobacteriumMethanolinea,均与产甲烷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VOCs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Portable GC)是一种能在野外现场完成对VOCs气体进行分析测试的新型气相色谱仪,该仪器完全避免VOCs监测中的样品的保存问题。通过对这种仪器性能与操作,以及用针筒、塑料袋采集3苯(苯、甲苯、二甲苯)的采样评价实验,探讨了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VOCs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棉浆粕综合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粕厂在生产粘胶纤维原料时产生的有机废水,其组分较为复杂,废水治理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两种方案对棉浆粕生产综合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平行对照表明,驯化活性污泥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娄浆粕废水进水CODcr浓度在(1200~1800)mg/L范围内,CODcr负荷(1.8~2.8)kg/(m^3.d)时,CODcr去除率可达58%~64%,BOD5去除  相似文献   
997.
污泥厌氧消化研究动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污泥与其它有机物混合消化及污泥消化新工艺的研究和探讨,得出结论认为:将污泥消化与现有成熟污水处理工艺整合,进行综合处理,有利于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处置,并可降低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考察了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炼油厂浮选的过滤脱水效果,得出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0天的条件下,厌氧过程能较好地进行;高温消化后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过滤后的滤饼含水率明显降低,由新鲜浮渣的91%可降到57%。  相似文献   
999.
反应器运行中厌氧生物膜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在起动和稳态运行过程中生物膜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经历吸附,局部挂膜和完全挂膜三个阶段,微生物组成由以球菌占优势。逐步演变为丝状菌占优势。反应器运行中生物膜厚度增加,活性提高,运行效能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和分析了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生物活性参数脱氢酶活性(DHA)、氧摄取速率(OUR)以及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结果表明,DHA、OUR分别与MLVSS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8(n=8)和0.9304(n=8)。因此,DHA将会成为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研究和运行控制中一种有效的活性参数,DHA还能被用于估计好氧消化中非降解性MLVSS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