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3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4654篇
安全科学   2562篇
废物处理   354篇
环保管理   2646篇
综合类   12185篇
基础理论   2334篇
环境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805篇
评价与监测   1023篇
社会与环境   1493篇
灾害及防治   101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998篇
  2013年   1237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606篇
  2010年   1200篇
  2009年   1222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1447篇
  2006年   1442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936篇
  2003年   1008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2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1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静态实验考察了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影响,同时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构造了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高溶解氧条件下,底泥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P<0.01),脱氢酶活性高于背景值;厌氧条件下脱氢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缺氧组及背景值(P<0.05);缺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及厌氧组(P<0.05);蛋白酶活性受溶解氧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表明,溶解氧变化对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溶解氧组>厌氧组>缺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下,底泥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地,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溶解氧组及缺氧组底泥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升高,厌氧组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降低。总之,高溶解氧条件更有利于形成底泥有机物完整的代谢循环,提高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氮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汉市东湖子湖郭郑湖、庙湖以及南湖这3个不同类型的湖泊进行释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厌氧条件下,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泊中沉积物释氮作用均比较明显。为了抑制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氮,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保持湖泊较高的溶解氧水平是必要的。(2)在厌氧条件下,高温对不同类型湖泊总氮和氨氮的释放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沉积物与上覆水间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越大,总氮和氨氮的释放速率与释氮量也越大,此时温度的影响不明显。(4)通过比较3类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总氮和氨氮两者的释放浓度可知,氨氮的释放贡献十分显著,因此控制氨氮的释放量对于控制湖泊氮释放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93.
2种生物反硝化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柱装置,在实验室研究了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2种生物反硝化方法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自养反硝化反应在以硫作为电子供体的硫/石灰石/细沙反应柱中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在石灰石/细沙反应柱中进行,进水增加乙醇作为外加碳源。实验结果用以比较2种反硝化方法在硝酸盐去除率、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和反应产物三者的异同。结果表明,自养反硝化反应中NO3--N去除率达95.4%,异养反硝化反应去除率可达99.3%;分别与Monod微生物0级、1/2级和1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2种反硝化反应均符合1/2级微生物反应动力学,适合用1/2级微生物反应方程描述;在反应结束阶段,自养反硝化主要反应产物SO42-出水浓度低于250mg/L,异养反硝化副产物CH3OO-易成为二次污染源,异养反硝化的反硝化速率明显高于自养反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994.
富营养化湖泊中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去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水华是湖泊水体中产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微囊藻毒素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报道。我国淡水水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前急需确认藻类毒素对我国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研究蓝藻水华产毒的生态条件及控制去除途径,探索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治对策,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的健康效应的研究多是从饮用水角度出发,今后的研究可收集详细的数据以建立危险性评估模型,并评价各种降低微囊藻毒素危险性措施的效果。文章就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性质与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微囊藻毒素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淮河流域用水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淮河片水资源公报中提取相关指标数据,以淮河流域水资源二级分区为单元,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计算出淮河流域各市的用水效率.结果表明,淮河上游以漯河和平顶山市为优,淮河中游以郑州和徐州为优,淮河下游以扬州和盐城为优,沂沭泗以淄博和商丘为优.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厌氧氨氧化工艺对高浓度含氮废水的脱氮性能,在以聚乙烯海绵作为填料的上流式厌氧固定床反应器中利用人工配置高浓度含氮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添加充足无机碳源,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总氮浓度900~1 210 mg/L长期稳定的运行,脱氮效率在80%以上,最高氮负荷为5.9 kg/m3·d.结果表明:充足的无机碳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降低高浓度亚硝氮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污泥性状的研究,明确寻找出污泥上浮的原因所在.通过Stover-Kincannon模型确定系统动力学参数KB和Umax分别为30.2 g/L·d和2L2g/L·d,这将有助于对该厌氧氨氧化系统各控制条件的有效调节和准确设定,也为日后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环境自卫权是环境权的组成部分,环境自卫权及随着环境权的确立而提出来的,环境权作为环境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理论界和立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使得环境自卫权的实现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复杂性,除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外,环境自卫权的实现还应当注意实施的手段及其相应性的标准,本文就环境自卫权的生成原因、界定、构成及其实现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过程中,通过标准曲线、标准物质、具体试样的一系列测定探讨,发现试剂、实验用水、实验器皿、实验环境等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成分日趋复杂,危害也日益显露和突出,这种危害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全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如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消费观的改变,人们总体环保意识的欠缺等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一起规范和提高我国垃圾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白音华一号露天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疏干、噪声污染、排土场及工业场地占地等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初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对加强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物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