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9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3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108篇 |
综合类 | 914篇 |
基础理论 | 287篇 |
污染及防治 | 79篇 |
评价与监测 | 138篇 |
社会与环境 | 33篇 |
灾害及防治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Heide Spiegel Manfred Sager Michael Oberforster Klemens Mechtler Hans Peter Stüger Andreas Baumgarte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09,31(5):549-560
Eighteen representative sites for the Austrian grain-growing and eight for the potato-growing zones (soils and crops) were investigated. On each site, total element contents (B, Ba, Ca, Cd, Co, Cu, Fe, K, Li, Mg, Mn, Mo, Na, P, Sr and Zn) were determined in 4–12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n = 136), 6 varieties of spring durum wheat (n = 30), 5 varieties of winter durum wheat (n = 15), 7 varieties of rye (n = 49), 5 varieties of spring barley (n = 30) and 5 varieties of potatoes (n = 40). Element accumulations in grain species and potato tubers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site conditions, with the main exceptions for B in potatoes and wheat as well as for Zn, Cu and Co in durum wheat. On average, across all investigated sites, differences in varieties occurred concerning the elements Ca, Cd, Ba, Sr and Zn (except Zn in potatoes and winter durum). A rough estimation revealed that an average Austrian consumer of wheat, rye and potatoes meets more than 50% of the needs of daily element intake for K, P and Mg, between 36 and 72% for Fe, Zn and Cu, and more than 100% for Co, Mo and Mn. In particular, the elements Ca and Na have to be added from other sources. 相似文献
32.
不同标准对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广州市某区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共采集土壤样品34个,分析样品中As,Hg,Cr,Cd,Ni和Pb的全量及有效态质量分数,探讨重金属元素全量和有效态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并采用4种不同标准对结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工业用地、城区和农村居住区的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且为2种或3种重金属元素的复合污染;As,Hg,Cr,Cd,Ni和Pb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09,0.004,0.09,0.18,0.40和32.80 mg/kg,Cd和Pb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占全量的比例较高. 4种标准综合评价结果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样点数占样点总数的比例依次为国标(GB15618—1995)二级标准评价(62%)>有效态污染起始值评价(29%)>全量污染起始值评价(24%)>国标三级标准评价(21%). 相似文献
33.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核心制度,政府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对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污行为等进行许可,以排放标准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非达标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污许可限制。然而,现有的部分行业排放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科学技术支撑方法不足、与环境质量改善难以挂钩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要求。本文在研究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支撑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排污许可制的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健全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标准支撑为目的,提出了现行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埋地含缺陷聚乙烯管道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管道的应力和变形量,分别考虑管道内压、地面载荷和管道缺陷深度变化对管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最大应力随管道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地面载荷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管道缺陷深度增大而增大。管道变形量随内压增大而增大,但增长较小;随地面载荷增大而增大,增长较大;管道缺陷深度只对管道缺陷处变形量有影响。研究结果为确定城镇燃气聚乙烯管道工作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走滑断层是埋地管道常见的地质灾害威胁,断层作用下管道会发生较大的拉压应变而失效。为得到X80管道的设计应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走滑断层作用下管道的应变响应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使用壳单元模拟管道,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土壤约束,采用西二线实际工程的管道应变影响参数范围,计算了管道的设计应变;为预测管道的设计应变值,基于以上参数化分析得到的4 817组设计应变结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管道设计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准确性良好,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为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应变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载有3D可视型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转动拉曼温廓线激光雷达)于2018年冬季在全国范围内(厦门-北京)的走航观测资料,对我国中东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边界层结构以及颗粒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从南向北走航的过程中,边界层内各个高度的温度以及边界层高度呈下降趋势.(2)不同高度发生颗粒物污染的气象成因有所差别,其中1000 m高度左右发生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成因是较高的水平风速将周围地区的颗粒物输送过来而导致;500 m及近地面附近发生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由水平风速较小导致局地来源的颗粒物堆积以及上游地区颗粒物的输送两者共同作用.(3)逆温结构和上升气流会导致颗粒物在边界层顶堆积,而下沉气流使得颗粒物由在某一高度堆积扩散至整层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37.
38.
为研究不同工况、不同结构参数对于深水水下测试树球阀剪切连续油管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剪切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剪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对比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偏差小于5%;油管剪切过程中会出现2个剪切力矩峰值,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2个峰值变化规律,发现油管承受拉力越大、球阀剪切速度越小、球阀外径越小剪切过程所需剪切力越小,剪切性能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剪切模型及不同工况下剪切力变化规律,可为水下测试树的设计选型及现场应用提供指导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ree organic matters (stalk powder,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manure) on Leymus chinensis germination, growth, and urease activity and available nitrogen (N) in coastal saline soil.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ith eight treatments: J0V0Y0, J1V0Y0, J0V1Y0, J0V0Y1, J1V1Y0, J1V0Y1, J0V1Y1, J1V1Y1. The notations were based on the quantities of each agent added to 1 kg of coastal saline soil: J0 – no straw powder, J1 – 0.2 kg straw powder, Y0 – no manure, Y1 – 0.3 kg manure, V0 – no microbial fertilizer, V1 – 0.2 L microbial fertilizer, each in quantic repeat. L. chinensis was sown as 50 seeds per po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 of organic agents exerted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germination, increase in fresh weight and elevated soil urease activity. Soil available 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urease activity and fresh weight, but not with germination rate.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halophyte L. chinensis showed improved characteristics when grown in coastal saline soil with addi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