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In the actual work environment, a specific objective noise, like machine and industrial noises, shows impulsive fluctuation form. Furthermore, it often occurs that a specific noise is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contaminated by background noise. In that case, the fluctuation wave form of the specific noise has to be estimated moment by mom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or improve the work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a digital filter for estimating an impulsively fluctuating specific noise is proposed. More specifically, after introducing a generalized time series regressive model of the specific noise,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impulsive noise based on an observation contaminated by the background noise is theoretically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actual task of estimating an industrial impact noise.  相似文献   
162.
贵州省土壤硒的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贵州省 17 6× 10 4km2 的范围内 ,按点位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测定 ,获得 947件样品的算术平均值为 0 39mg kg ,中位数为0 30mg kg。全省土壤含硒量在 0 0 6~ 1 2 9mg kg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硒含量适中区。研究表明 ,贵州省的土壤大多数是基底岩石原地风化形成的 ,所以 ,基岩含硒量的高低对土壤含硒量起主要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围绕现行的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厂界噪声测量中测量指标不明确、方法简单、测点位置未细化等问题,通过对增压站、集输站等进行厂界噪声测量,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4.
根据实地考察,采集了阿尔金山保护区主要地表水体的水质样本。受考察期限和水质样本保存要求与期限限制,只对样本中铜、锌、镉等重金属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不同标准限值的关系,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本次考察分析的结果可作为后期水质考察的背景信息,是进一步开展保护区水环境调查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5.
背景溶液对纳米氧化铁吸附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噬菌体X174为病毒替代,通过等温静态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4种纳米氧化铁(α-Fe2O3、γ-Fe2O3-B、γ-Fe2O3-N、Fe3O4)对病毒在不同背景溶液中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模拟地下水中,4种纳米氧化铁对病毒均具有较高的吸附比例,其中α-Fe2O3对病毒吸附比例最高,在病毒初始浓度比较低(约1E+03PFU.mL-1)时可达100%.经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对上述吸附结果进行拟合表示,纳米氧化铁对病毒的吸附均为有利吸附(favorable adsorption),并可能存在多层吸附,吸附比例均随着病毒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纳米氧化铁对病毒的吸附比例随着背景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示其吸附行为以电性吸附为主.背景溶液中阴离子存在显著降低了病毒的吸附量,这可能与阴离子竞争病毒吸附位点有关,其中HPO24-比HCO3-表现得更为明显.结果同时显示背景溶液中多价阳离子的存在(比如Ca2+和Mg2+)比单价阳离子(比如Na+和K+)更有利于纳米氧化铁对病毒的吸附.综上可知,纳米氧化铁是一种潜在的病毒净化理想材料,应用时需考虑其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土壤重金属镉标准值差异比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伴随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物超标等问题逐年加剧,由土壤镉污染导致水稻出现"镉米"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对土壤镉环境标准的广泛关注.建立土壤环境标准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世界各国虽皆以镉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最大允许值作为定值的基础依据,但定值方法、标准应用目标各有侧重,因而标准限值差异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镉标准限值和我国土壤镉背景值的研究,给出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土壤表层镉背景含量范围值和部分土壤类型镉背景含量范围值;报告了我国现行土壤镉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应设置土壤镉梯度标准限值、有效态与总量标准限值并存以及严格区分人为污染与高背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7.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藏北可可西里的2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全样和<20μm粒级样品中的3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藏南雅鲁藏布江沉积物元素含量、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中国地壳丰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在<20μm粒级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全样的含量;研究区多种元素含量与西藏土壤背景值接近,而Ca、As的含量远大于全国均值,这主要与当地的高寒干旱气候和广泛分布富含As的母岩有关.对全样元素含量的EOF分析揭示了不同元素的来源及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大部分元素如Al、Fe、Ga等保存了该地区母岩的特性,同时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元素(Mg和Sr)和主要存在于重矿物中的元素Zr对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也有一定贡献,而且B和Cs等元素显示了热泉对该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及其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珠江口348个表层和2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了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同时,利用柱状样品结果对背景值进行检验,并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区Cu、Pb、Zn、Cr和Ni的背景值分别为16.1、21.9、94.3、69.3和30.3μg·g-1,且本文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更具有代表性.最后,采用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对珠江口区域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珠江口大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单个重金属元素及总体污染程度属于中、低水平,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八大口门附近区域,特别是东四门的西滩.ZY1柱状样品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均快速上升,2003—2005年间增速虽减缓,但2005年以后又呈现增大现象,重金属污染历史记录较好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流域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重金属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探讨华东高山背景区域春季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2014年3月至5月在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采集PM2.5及PM2.5~10样品,获取了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并同步收集气象因子及SO2、NO2、O3、PM10和PM2.5等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结果表明,春季武夷山背景点PM2.5和PM2.5~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分别为(8.3±2.8)μg·m-3和(1.3±0.9)μg·m-3,分别占PM2.5和PM2.5~10质量浓度的(43.7±7.5)%和(24.4±6.4)%.SO2-4占PM2.5质量浓度百分比最高,为(32.4±6.3)%;NO-3占PM2.5~10质量浓度百分比最高,为(8.9±3.7)%.春季武夷山背景点硫酸盐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且以(NH4)2SO4和K2SO4的形式存在,粗颗粒中的硝酸盐则主要以Mg(NO3)2的形式存在.春季武夷山背景点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来源于沙尘、海盐及高污染区域的远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170.
中亚热带背景区重庆四面山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伟明  马明  王定勇  孙涛  魏世强 《环境科学》2016,37(5):1639-1645
以重庆市四面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作为中亚热带背景区的典型代表,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测汞仪(Tekran 2537X)于2012-03~2013-02对该区域大气气态总汞(TGM)进行了连续1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四面山地区气态总汞的年平均含量为(2.88±1.54)ng·m~(-3),高于北半球大气汞含量的背景值,低于国内大部分背景区监测点,表明以四面山为代表的中亚热带背景区大气汞从区域尺度而言尚属正常范围,但从全球大尺度比较,大气背景汞浓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升高.TGM浓度按季节表现为:冬季(3.68±2.43)ng·m~(-3)夏季(3.29±0.79)ng·m~(-3)春季(2.44±0.69)ng·m~(-3)秋季(2.13±0.97)ng·m~(-3),冬季TGM浓度变化波动较大.TGM日变化特征为春季夜间TGM浓度较高,秋、夏、冬三季白天TGM浓度较高,TGM浓度日变化与温度和光照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风向和后向轨迹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重庆本地燃煤排放等是该地区气态总汞的主要来源,此外印度季风等造成的大气汞的长距离迁移也可能是该区域大气汞含量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