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511篇
安全科学   376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489篇
综合类   1113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导流墙偏置位置对氧化沟性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偏置导流墙氧化沟复杂结构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和Fluent计算方法,将导流墙偏置距沿径向从0至1m,间隔0.25m进行偏置距位置变化,对氧化沟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导流墙的偏置距设置对改善隔墙背后的水流低速区和消除污泥沉积有促进作用,但当导流墙的偏置距增加到一定值时,在隔墙背后径向半宽处会形成第二个水流低速区。在比较不同导流墙偏置距的速度曲线基础上,认为导流墙的偏置距应设置在0.3m~0.4m之间较合适,从而为偏置导流墙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2.
生物膜滴滤塔性能受多孔填料、生物膜和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共同影响,传质过程复杂,流体流动强烈地影响生物滴滤塔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同时生物膜在滴滤塔中的分布反过来影响填料层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实验研究了生物滴滤塔挂膜前后填料层的孔隙率和不同气、液流量下压强降的变化,结果表明:滴滤塔内生物膜分布不均匀,填料层孔隙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加,填料层中下部,孔隙率低,生物量最大,填料层顶部,孔隙率与挂膜前相等,无生物膜生长;挂膜前气体流量对填料层压强降影响较液体流量影响大,挂膜后液体流量对填料层压强降影响较气体流量影响大;同时微生物挂膜成功后填料层气体压强降远大于挂膜前压强降。  相似文献   
943.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as ons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was discussed.The ABR consisted of one sedimentation chamber and three up-flow chambers in series was experimented under different peak flow factors(PFF of 1 to 6),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between 0.6 and 3.1 cm/hr)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s(HRT)(24,36 and 48 hr).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RTD)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R.It was found that the PFF resulted in hydraulic dead space.The dead space did not exceed 13% at PFF of 1,2 and 4 while there was 2-fold increase(26%)at PFF of 6.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 did not result in more(biological)dead space.The mixing pattern of ABR tended to be a completelymixed reactor when PFF increased.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 did not affect mixing pattern.The effects of PFF on mixing pattern could be minimized by higher HRT(48 hr).The tank-in-series(TIS)model(N=4)was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hydraulic behaviour of the studied system.The HRT of 48 hr was able to maintain the mixing pattern under different flow patterns,introducing satisfactory hydraulic efficiency.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removals under all flow patterns were achieved more than 85% and 90%,respectively.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effluent COD and TSS concentration did not exceed 15 mg/L.  相似文献   
944.
BAF中多相流运动与处理效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工艺简单、占地节省、有机负荷与水力负荷高、投资较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我国资金短缺的中小城镇分散型污水的处理。文章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前人较少涉及的BAF中气液两相流的相关规律,揭示流场形态与溶解氧的关系,并分析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纵横比、气体流速、曝气孔径三种因素均能改变流场形态,并且单位体积内气泡数量多、漩涡结构发展充分、气液两相混合充分的流场能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45.
气箱式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清灰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应用压缩气体流动能量方程,推导出滤袋表面的反向清灰风速教学表达式;根据袋式除尘器实验模型测定的数据,得出了剥离力与粉尘剥离率之问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灰系统设计方法;应用气体射流理论得到了脉冲喷吹质量流量、喷吹口直径、空压机供气压力和供气量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粉尘负荷一定的条件下,给定预期的剥离率,可以得到所必需的反向清灰风速和喷吹气体流量,据此可以确定清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46.
依据VOC浓度变化优化场地SVE通风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气相抽提(SVE)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的扩散速度是确定SVE抽提流量的依据。为了优化场地SVE通风流量,结合试验现场土壤的土质条件和含水率,测试了污染物在不同均质土质中的扩散速度,绘制了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表明污染物的扩散在不同种土质和含水率的条件下,浓度的变化具有相似规律:快速上升阶段,出现拐点,浓度稳定阶段;在测试的压力场范围内,结合场地不同的抽提流量(Flow rate)的通风以及停止通风进行浓度恢复的试验,同样获取了场地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曲线,即场地污染物浓度平衡破坏和浓度平衡的恢复。测试数据显示,不同土质结构的场地内不同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恢复曲线和单一土质的污染物扩散具有相同的规律。因此可以采用扩散速度来求解抽提的通风流量。根据室内外的测试数据,文中给出了理论计算的场地优化通风速率建议。  相似文献   
947.
陈进军  郑翀  郑少奎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29-2035
以无植物空白系统为对照,通过批量盆栽试验探讨了表面流人工湿地中不同类型水生植被(苦草(沉水植物)、水葫芦(浮水植物)、芦苇(挺水植物))的引人对富营养化水体不同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根据不同污染物去除的阶段性特征设计了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好氧塘-水葫芦湿地一苦草湿地),并通过示范工程探讨了富营养河流的原位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批量盆栽试验中,与无植物空白系统相比,芦苇的引入显著增加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蒸发蒸腾量(为无植物空白系统的1.5倍),而水葫芦和苦草的引入则显著降低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蒸发蒸腾量(分别为无植物空白系统的80%和30%);3种水生植物的引入均显著促进了CODcr、TN、NH 4-N的去除(与无植物空白系统相比),其中水葫芦系统具有最好的CODcr和TN去除效果(起始CODcr和TN水平分别为35.8 mg·L-1和6.86 mg˙L-1时,去除率分别为58.91%、76.67%),而苦草的引入则显著地促进了水体中氧化态氮的形成与积累.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原位净化研究表明,水力负荷为6.2cm.d-1时,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对CODcr的净化效果较好,水力负荷过高会影响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48.
在线消解流动注射光度法分析水中痕量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与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相结合,并采用微波在线消解水样,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中痕量总磷的快速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检出限为0.003mg/L,线性范围为0.003~0.4mg/L。应用于天然水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49.
气提升交替流复合滤池(AALCF)在气提升循环流化床(ALR)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研究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型生化反应器。通过该反应器,研究了其流体力学和氧传质特性以及它们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气体流量和颗粒滤料层高度。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反应器内液体流速、循环时间、气含率以及氧传质系数均有线性的影响;而随着颗粒层高的增加,液体流速会减小从而循环时间延长,但其对气含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氧传质系数随之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颗粒层高为15cm时可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950.
基于因子-神经网络预测南渡江海口段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南省南渡江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现状,根据南渡江海口段2001年-2006年的监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要污染指标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预测精度满足要求,再利用训练、检验后的模型对近几年主要污染因子进行预测,发现了变化规律,最后提出南渡江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