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篇 |
免费 | 426篇 |
国内免费 | 6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篇 |
废物处理 | 35篇 |
环保管理 | 31篇 |
综合类 | 1198篇 |
基础理论 | 175篇 |
污染及防治 | 125篇 |
评价与监测 | 88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辽宁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在线连续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2008年3月—2009年2月辽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和本溪ρ(黑碳)观测资料,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及重要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5个城市小时ρ(黑碳)的变幅较大,最小值出现在抚顺秋季的2008年9月23日00:00,ρ(黑碳)为0.14 μg/m3,最大值出现在本溪冬季的2008年11月11日08:00,ρ(黑碳)为64.52 μg/m3;本溪ρ(黑碳)日均值最高,为6.87 μg/m3,其次是沈阳、鞍山和抚顺,大连的ρ(黑碳)日均值最小,为3.18 μg/m3;ρ(黑碳)日变化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最高值一般出现在06:00─09:00和17:00─19:00,低值出现在02:00─04:00和12:00─15:00;风速对ρ(黑碳)有重要影响,当风速<3.5 m/s时,ρ(黑碳)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当风速>3.5 m/s时,风速对ρ(黑碳)的影响不大;后向风轨迹较好地反映污染物在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传输特征,在冬季沈阳以上风区域北部影响为主;ρ(黑碳)日均值变化和大气低层垂直温度梯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12.
Ci Zhang Xiaohui Lu Jinghao Zhai Hong Chen Xin Yang Qi Zhang Qianbiao Zhao Qingyan Fu Fei Sh Jing Jin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8,30(10):118-132
To investigat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 in Eastern China,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n urban site in Shanghai in the summer of 2015. A period of high O_3 concentrations(daily peak 120 ppb) was observed, during which daily maximum SOC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9.0 μg/(C·m~3). Diurnal variations of SOC concentration and SOC/organic carbon(OC) ratio exhibited both daytime and nighttime peaks. The SOC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d well with O_x(= O_3+ NO_2) and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daytime and nighttime,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in Shanghai is driven by both photochemical production and aqueous phase reactions. Single 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formation pathways of SOC. Along with the daytime increase of SOC, the number fraction of elemental carbon(EC) particles coated with OC quickly increased from 38.1% to 61.9% in the size range of 250–2000 nm, which was likely due to gas-to-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photochemically generated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nto EC particles. In the nighttime, particles rich in OC components were highly hygroscopic, and number fraction of these particles correlated well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nd SOC/OC nocturnal peaks. Meanwhile, as an aqueous-phase SOC tracer, particles that contained oxalate-Fe(III) complex also peaked at night.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aqueous-phase processes ha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 nighttime formation. The influence of aerosol acidity on SOC formation was studied by both bulk and single particle level measurements, suggesting that the aqueous-phase formation of SOC was enhanced by particle acidity. 相似文献
213.
沙尘暴事件中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浓度变化和硫酸盐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质谱和离子色谱分析了2002年3月28日-4月8日在山东长岛县采集的共11对粗、细大气颗粒物样品的化学组成,探讨4月6-8日沙尘暴事件中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变化和硫酸盐的形成.沙尘暴事件应区分前锋和后续部分,前锋与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相互作用,具有硫富集的特征.后续部分较好地保持了长距离传输风沙尘本身的特征.硫酸盐的形成机理可能是多相氧化而不是简单的酸碱中和.硫酸铵是首先生成的含硫物种,这是细颗粒主导的形成过程.硫酸铵逐渐转化为其他硫酸盐,硫的成分也逐渐向粗颗粒转移.在沙尘暴事件中含硫污染物不但有一个从气相向颗粒物转变的过程,也有一个从细颗粒向粗颗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14.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AURORA-3000积分浊度计、AE-31黑碳仪和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的地面逐时观测资料,以及该时段同时次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RH和NO2质量浓度),通过Mie散射理论与免疫进化算法反演气溶胶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RH),并利用光学综合法测量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RH),探究了Gf(RH)与f(R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RH<85%,Gf(RH)和f(RH)随RH的增加均表现为平缓式增长;当RH>85%,Gf(RH)和f(RH)随RH的增加则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Sigmoid函数f(RH)=17.34/(1+e-2.43·[Gf(RH)-2.15])较好地拟合了f(RH)随Gf(RH)的变化形态,其f(RH)拟合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97和4.01%.利用sigmoid函数计算Gf(RH),模拟了观测时段内一次灰霾演化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系数bsp(RH)和吸收系数bap,二者的模拟值与测量值基本吻合,对应的R2分别为0.99和0.98,MRE分别为2.94%和5.24%. 相似文献
215.
216.
海洋气溶胶对沿海地区降水组成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岛地区为对象,对沿海地区大气气溶海洋因子对降水组成的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夏季受海洋影响要比冬季明显得多;(2)降水中主要的碱性物质,不论是夏季或冬季,99%来自大陆气溶胶,海洋的影响可忽略;(3)海洋影响的程度和离海边的距离有关,离海愈远,受海洋影响就愈小,离海愈近,受其影响就愈大。 相似文献
217.
文章首次尝试以新颖筛选方法对台湾及大陆两岸当地微生物自然生态中,以非偶氮染料脱色作为优势筛选条件,以筛选出可有效电子传递于非偶氮染料RB198脱色的混菌,再进行优势纯化分离,以得到可对非偶氮染料具有强电子传递脱色能力的菌株。再藉此特性来研究其对偶氮染料电子传递生物脱色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脱色测试及蛋白质电泳初步筛选出4种对非偶氮染料RB198具有较优异脱色能力的菌株,并进行16S rRNA分析,此4株纯菌分别为Microvirgula aerodenitrificans,Acinetobacter guillouiae,Pseudomonas sp.,Rahnella aquatilis。其中Rahnella aquatilis DX2b,Microvirgula aerodenitrificans SH7b为脱色新菌株,文章首度发表其具有脱色性能,对非偶氮染料RB198及偶氮染料RB160,OrangeⅠ有优异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218.
东海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中的二元羧酸因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潜在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利用2011年5月12日-6月6日在东海采集的气溶胶样品,分析其中水溶性二元羧酸及常量离子浓度,探讨东海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显示东海大气气溶胶中乙二酸、丙二酸和丁二酸的浓度分别为26.0~1475.5 ng·m-3、0.1 ~61.4 ng·m-3和0.1~132.4 ng·m-3,乙二酸在这3种二元羧酸中的贡献最大,为88.3%.东海气溶胶中二元羧酸浓度的昼夜变化不显著.空间分布整体呈现近海高、远海低的趋势.气团的来源和迁移路径以及气象因素影响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分布,气团来自污染较重的陆源时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浓度较高,气团来自清洁的海洋源时,二元羧酸的浓度则较低;阴雾天气时气溶胶中二元羧酸浓度相对较高,降雨发生时二元羧酸的浓度较低.二元羧酸与常量离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源和人为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在液相中氧化生成二元羧酸是东海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主要源,而汽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的一次排放、海洋源以及碱性粗颗粒吸收气体二元羧酸不是主要源.液相中乙醛酸氧化形成的乙二酸和长链二元羧酸氧化形成的乙二酸对东海气溶胶中乙二酸的贡献分别为41%和59%. 相似文献
219.
农药废水的“物化+生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久效磷和亚磷酸三甲脂产生的废水是高浓度、毒性大的有机农药废水 ,采用适当的物化手段作为预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CODCr和毒性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再经过以光合细菌为主的接触氧化处理 ,整个系统CODCr的去除率达到 99% ,出水CODCr降低至 2 0 0mg/L。 相似文献
220.